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艺术“家”| 地下室里的光和风

王潇雨
2021-04-11 13:40
来源:澎湃新闻
生活方式 >
字号

说起地下室,你第一印象是阴暗潮湿还是堆满杂物?因为缺少光线和通风,地下室一直是不被重视的空间,能被改造成放映厅或是练歌房已经算用了心思。除了被当做“暗房”,如何通过光线和空气的引入让地下室和地面有所互动?来自台湾的设计师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一个东方院子的纵横之道

既要保证生活的便利,又要贴近自然,在住宅上,园林算得上是一个和谐的载体。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园林被不断重新定义,尤其对于有地下室的园林别墅来说,如何让地下空间也不输园中景色是一个新命题。被誉为新装饰主义大师的邱德光,就在苏州打造了一个内心圣殿。

书房傍晚景色,书房灯光流入院中,如水中月

推开正门,绕过玄关,映入眼帘的是书房。整面墙的落地窗让院落的景色完全落入眼中,不规则的木板桌面,宛如伏案在林间。书房另一个别致的设计是弓形的房顶,配合波浪状的切线,有些许在游船上的错觉。

整栋建筑地上地下分别有两层,地上建筑和书房一样,无论是餐厅、卧室还是走廊都尽可能纳入园中景色,步步皆景又有所不同。

客厅的家具在布局上,并没有特定的方向性,也是尽量多的引入窗外的景色和光线。看似普通的客厅茶几,还藏着这座设计最大的伏笔——光的隧道,也正是整栋房子的“一纵”。

茶几的玻璃是调光玻璃,通电透明,断电雾化。一旦打开开关,光会通过一楼顶部直透地下二层的“内心圣殿”,是整座建筑的“精神意象”:联通着地上与地下,光与黑暗,隐喻着自我与他者,个体与世界等诸种关系的共融。

设计剖面图,客厅茶几下方隧道般开口联通地下

光道两侧是透明的亚克力通道,由一个个亚克力方盒构成,既增加了地下的采光,又可放置对住户来说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作为展示柜。

杨柏林雕塑《耦》置于内心圣殿中心,通过爱人的意象,表达着爱侣、长幼、家庭、社会各种永动的互动关系间不变的解决之道,即:爱。

引入光线后的地下室,兼具休闲、酒吧、健身等功能,展现出和地面园林不同的另一番景色。

一个台北地下室的四口之家

另一个在台北的地下室面积只有60平米,相比于苏州院子的宽敞大气,这栋房子的住户更追求空间的实用性。地面一层只有40平米,因此多出一半面积的地下室,不仅仅是地面空间的补充,而是被寄予成为主要生活空间的希望。设计师曹均达、刘冠汉将天光和绿意带入了这间地下室,也成功将卧室、厨房、客厅、健身房等空间转移至地下。

KC design studio设计的概念轴测图

住宅一层和沿街地面有落差,设计师利用落差打造通光和通风口。

靠近一层院子的楼梯处设计了一个天井,让更多的光透进。顺楼梯而下,一侧是厨房和餐厅,另一侧是客厅。

地下室的楼梯采用网格状的金属,增加透光。不同区域的分割,也尽量减少用实体的墙或者门,取而代之的是绿植和玻璃,增加透光性。

天井中的植物除了增加绿意,还成了男孩和女孩房之间的隔断。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