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场葬礼引发的骚乱:当“英国脱欧后遗症”在北爱尔兰大爆发
4月第一个周末,突如其来的暴力冲突打破了英国北爱尔兰地区应有的假日宁静。
自4月2日起,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及第二大城市伦敦德里等地持续爆发骚乱,而当地警方和警察局成为袭击者的目标。4月3日晚上,贝尔法斯特一所警察局遭到30枚汽油弹的冲击;与此同时,暴乱者劫持并点燃了三辆汽车。一时间,火光、砖头、火焰与弹瓶齐飞,点亮了贝尔法斯特的黑夜。其中,被当地人称为“忠于(英国)王室”的桑迪街则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骚乱焦点地区。
4月7日,骚乱在贝尔法斯特进一步升级为“多年以来未见”的场景,示威者甚至劫持、烧毁了一辆正在行驶的双层公交车。截至4月8日,骚乱已导致北爱尔兰警方48人受伤。
暴乱中心的贝尔法斯特,一辆行驶的双层公交车被劫持、烧毁。
尽管英国首相约翰逊公开谴责暴力行径,英国北爱尔兰事务大臣布兰登·刘易斯和北爱尔兰首席部长阿琳·福斯特也早已呼吁参与者冷静行事,但并未达到平息骚乱的效果。据北爱尔兰警察局表示,暴力袭警的参与者多为年轻人,最小的甚至只有12岁。在警方最先起诉的7人中,年龄最大的只有25岁,最小的仅为13岁。
颇为讽刺的是,据北爱尔兰警察联合会主席马克·林赛所说:“有些年轻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何袭击警察,只是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还有人是觉得好玩便参与其中。”
在英国和北爱尔兰各界人士看来,这场看似“荒诞”的暴动背后,其实是当地势力有组织、有预谋的袭击,年轻人则成为他们手中的工具。而直接激发这次暴动的,却是去年一场葬礼引发的争议。
一场葬礼引发的骚乱
2020年6月21日,原爱尔兰共和军及其正式政治组织——新芬党的资深人物鲍比·斯托里去世。作为北爱尔兰第二大政党和地方自治政府的组成力量,新芬党的众多重量级人物(包括党主席玛丽·卢·麦克唐纳、北爱尔兰副首席部长米歇尔·奥尼尔、该党资深领袖杰里·亚当斯)几乎全员出动,于去年6月30日参加了在贝尔法斯特举行的鲍比·斯托里葬礼。
去年6月,鲍比·斯托里的葬礼严重违反当地疫情防控规定,成为新芬党和独立派人士的大型集会现场。
这场汇聚了众多爱尔兰民族主义和共和主义者的葬礼游行声势浩大,参加人数超过1500人,但也引发了巨大争议:根据当时北爱尔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交距离的规定,一场葬礼参加人数不得超过30人。尽管新芬党承诺会尽可能压缩葬礼参加人数,但却在事前将葬礼详细信息以电子邮件形式告知数千名党员及支持者,绝口不提疫情防控规定。
英国各界普遍认为,新芬党的举动实乃知规犯规,要求对参加葬礼的该党24名政治人物提起诉讼。
然而,经过大半年的调查,北爱尔兰公共检察部门于3月30日做出了对上述政治人物不起诉的决定,公共舆论一片哗然。两天后,北爱尔兰议会迅速召集会议,一致通过由社会民主工党提出、议会第一大党民主统一党等四个政党支持的动议,对新芬党籍的北爱尔兰地方自治政府部长予以正式谴责。自去年1月民主统一党和新芬党联合组阁以来,北爱尔兰新一届联合政府遭遇了内部最为紧张的时刻。
但争议并未止于议会谴责。作为独立派的重要成员,鲍比·斯托里长期秉持以激进手段建立独立、统一的爱尔兰共和国这一理念,多年来积极参加爱尔兰共和军各项恐怖袭击活动,并在1983年的梅兹监狱越狱事件(英国和欧洲和平年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集体越狱事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此,他曾入狱服刑累计长达20年,直至1998年《贝尔法斯特协议》签署后获释。
此后鲍比·斯托里致力于推行爱尔兰共和主义的理念和策略,并一度担任新芬党北部地区负责人,多年来都是颇具争议的北爱尔兰政治人物,尤其不为亲英派所喜。而他的去世和葬礼,不仅成为北爱尔兰地区独立派(尤其是原爱尔兰共和军成员)政治人物再聚一堂、举行大规模公开活动的重要契机,更勾起了亲英派对于爱尔兰共和军以恐怖手段试图“分裂英国”的痛苦回忆。
尤其是作为地方政府重要成员,新芬党籍的政府高级官员和议员带头违反防疫规定、直接在情感上声援这位志在颠覆英国北爱尔兰现有政治体制的“恐怖分子”,更为这次葬礼事件增添了浓重的政治意味。
由此可见,此次葬礼争议引发的众怒,自然也不仅在于对违反当地疫情防控规定行为的不满,所以即使在3月31日北爱尔兰检方迅速决定重新审视其不起诉决定后,暴力活动反而进一步升级。事实上,不少参与骚乱的袭击者均为亲英派青年,北爱尔兰新芬党议员保罗·马斯基也直指此次袭击者与警方的冲突是源自亲英派政治人物组织的抗议活动,马克·林赛甚至表示“一些更年长的邪恶元素”正在唆使年轻人袭击警方。
当疫情防控争议与北爱尔兰地区原有的亲英和独立之争交织时,检方的一纸决定也只是导火索。这场葬礼争议引发的骚乱也许有望尽快平息,但骚乱背后北爱尔兰地区的长期对立则并不然。
脱欧后遗症加剧北爱尔兰传统对立
由于历史上天主教与基督教、独立派(“共和派”)与亲英派(“保王派”)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北爱尔兰自20世纪60年代晚期以来长期处于动乱之中,暴力恐袭甚至波及英国其它地区、爱尔兰共和国和欧洲大陆国家。1972年的“血腥星期日”惨剧更是将各派别的敌对情绪推向极致。长达30年之久的流血冲突造成3532人死亡、超过47500人受伤,直至1998年英国政府、爱尔兰政府与北爱尔兰各党派签署《贝尔法斯特协议》后方才基本结束。
北爱和平协议确定了北爱尔兰地区在英国主权范围的自治地位,以及独立派与亲英派多党联合执政的制度安排,并确立了处理英爱关系和南北爱尔兰关系的制度框架,是北爱尔兰和平进程与正常化的重要里程碑。
1997年至今的欧洲议会、英国议会与北爱尔兰议会大选中,亲英派(红)与独立派(绿)得票率近乎平分秋色,体现了北爱尔兰社会两种思潮的对立。
由于协议生效后的20年间英国与爱尔兰都是欧盟成员国,且两国在加入欧盟前早已存在共同旅行区,确保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共和国边界开放,在人员、货物、服务等方面均可自由往来流动,因此北爱地区独立派与亲英派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为北爱和平进程提供了保障。
然而,随着2019年英国正式脱欧(但北爱尔兰多数民众在公投中支持英国留在欧盟),英爱两国不再同属于欧洲单一市场和欧盟关税同盟,南北爱尔兰边界不止成为英爱两国的国境线,更成为欧盟区与非欧盟区的分界线。出于对爱尔兰岛出现“硬边界”的顾虑,再度激化了亲英派与独立派的对立情绪,引发了公众对于北爱尔兰社会进一步撕裂、重回动荡时代的担忧。
尽管英国与欧盟达成一致的“北爱尔兰议定书”确保北爱尔兰继续采用欧盟单一市场规则、留在欧盟关税同盟之中,避免了“硬边界”的出现,但这反而进一步凸显了北爱地区政坛与社会内部的分裂:
最大“保王派”民主统一党始终坚决反对北爱尔兰议定书,因为这意味着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之间的爱尔兰海出现了事实上的边界与边境管制,在民主统一党和其它亲英派政党看来是对英国主权完整的破坏,更导致英国其它地区货物无法及时进入北爱地区,一度造成当地超市商品和物资短缺;因此,民主统一党甚至支持英国政府去年推出部分条款违反国际法的《内部市场法案》,以确保北爱尔兰和英国其它地区的自由贸易畅通。
北爱尔兰议定书第16条“保障条款”赋予各方在特定情况下单方面采取行动的权利,而英国首相约翰逊和欧盟便分别因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间的贸易争端和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争议威胁使用该条款,令议定书中的南北爱尔兰“软边界”保障遭到冲击,进而破坏1998年《贝尔法斯特协议》,引发了以新芬党为首的独立派政党不满。
事实上,正是在北爱尔兰议定书将边界管制从爱尔兰岛转移到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之间,造成英国内部出现“硬边界”,引发亲英派强烈不满的背景下,独立派一次违反防疫规定的集体行动便可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应,而司法部门的不起诉决定导致亲英派支持者针对警方的过激行为甚至骚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南北爱尔兰的边界争议到北爱尔兰与英国其它地区的贸易不畅,再到欧盟与英国的阿斯利康疫苗争端,英欧结束脱欧“过渡期”、彻底“分手”仅三个多月,便已经在诸多领域出现一系列矛盾。作为双边直接互动的前沿地带,北爱尔兰往往陷入争议漩涡的中心。疫情之下,随着脱欧后遗症的集中爆发,北爱政治与社会传统势力的对立注入了新能量,因此进一步激化。
近日来,骚乱集中的区域——贝尔法斯特市中心,以及伦敦德里、纽顿阿比、卡里克弗格斯的河畔地区均为所谓“保王派”聚居区,便可证明这一点。这些坚定的亲英派视北爱尔兰在英国主权下现有的宪政地位高于一切,甚至认为英国脱欧是强化北爱尔兰在联合王国地位的途径。在他们眼中,现有的英欧协议尤其是北爱尔兰议定书是对北爱地区现状的威胁,其不满情绪已然积累了数月之久。
4月6日,亲英派聚居区的抗议者身披英国国旗,再次打出废除北爱尔兰议定书的标语。
因此,当北爱尔兰检方决定不起诉亲英派的死对头——独立派领军力量新芬党政治人物时,愤怒情绪自然从“保王派”聚居区爆发。在示威者走上街头之初,亲英派最大党领袖阿琳·福斯特首先要求“包庇独立派”的北爱尔兰警察部门负责人辞职,直至打砸抢烧行为已经突破底线,方才公开谴责暴力示威者,将其与亲英派做出切割。
尽管4月8日北爱尔兰内阁再度召集会议应对不断升级的暴乱,当地警方也开始采取强力措施以尽快平息骚乱,但亲英派支持者主动出击、以暴示威,令不少经历过30年流血冲突时期、心有余悸的北爱居民深感忧虑,甚至担心北爱地方联合政府体制将分崩离析,和平进程会倒退至1998年之前。
面对亲英派与独立派的公开对立进一步撕裂北爱尔兰社会,越来越多关心该地区事务的民众和政治人物呼吁英国政府主动作为、扭转北爱局势。英国工党议员、北爱尔兰事务影子大臣路易丝·海格便在个人社交网络上呼吁英国首相应在此时展现领导力,发挥其作为北爱和平协议维护者的应有作用。
新一波疫情威胁未褪,脱欧后遗症反而令北爱社会传统力量的对立更加极端、激烈。紧跟英国还是心向爱尔兰(乃至欧盟)?一场葬礼争议,不仅点燃了围绕这个老问题的激烈交锋,也进一步撕裂了处于冲突漩涡中的北爱尔兰。
(胡毓堃,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国际政治观察分析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