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纪录片《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英雄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于2016年启动并完成制作,历时10个月,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以这样的规模和体量为共产党人立传。该系列通过革命先烈真实动人的故事,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理想。整个系列共20集,22个人物,首轮播出5集:《方志敏》《赵一曼》《彭湃》《江竹筠》《萧楚女》。
该系列由时间任艺术顾问,王韧、徐冠群、秦敏、吕刚等创作。是纪录片《大师》《大上海》主创团队的又一力作,也是《大师》总制片人王韧退休前做的最后一部大片。
《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海报
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叙述切入点
“质感的、形象的、细微的……在历史的深处,看到共产党人的初心究竟是什么?”在谈及创作初衷时,总撰稿王韧对澎湃新闻记者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系列由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八十多岁的焦晃先生任讲述人。
谈到为何选择焦晃担任讲述人,王韧表示,建议是时间首先提出来的,“时间老师是这部片子的艺术顾问。他认为国际上很多知名纪录片都是由好莱坞巨星参与完成的,所以我们就应该用焦晃这样的艺术家来讲述。焦晃老师一丝不苟,为此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声声入心,堪称典范。”
总的来说,《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是一部可供阅读的作品。整个系列追求电视的文学表达,而不作教科书式的铺陈。全篇以人带史,以史写人,采用中国传统的如《史记》那种内在的历史结构和表述的方法,在历史框架清晰的前提下,展示历史中的人物具象,从而昭示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的内在精神力量。
“我们主创团队都特别关注,他们(英雄人物)反思自己的那一面,虽然他们都是为了解放他人,但我们尤为关注他们解放自己的那一面。我们片子的根基是,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王韧强调说。
片中的人物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倘若细细追究,却发现——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是什么人?他何以成为这样的人?——这些问题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甚了解,或者说都是人云亦云。
在该系列里,这些英烈人物被更加具象,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叙述切入点,除了我们熟知的那些感人事迹,他们在各自情感世界里,还有着生动且鲜为人知的故事,既有对革命理想的忠贞和坚韧,也有着对家人朋友无限的热爱和不舍。
《江竹筠》英雄人物手绘海报
比如《江姐》这一集:
“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养,粗服淡饭足矣。”
1949年8月的一个深夜,江姐用竹签子笔沾着棉花烧成灰的墨汁,在一张草纸上写下了著名的《狱中致谭竹安书》,她清醒地认识到敌人是非常残酷的,自己已经做好了必死的思想准备,所以这封信算是临终之前的遗嘱。
“像《江姐》这一集的剪辑也是不太容易的,那是从心而出的,完全是手艺活儿”,谈到在创作方法上和《大师》相似之处,王韧表示,“其实都是一样的。《大师》里的人物心中都有一个大目标、大问题,这个大问题就是中国的出路何在,他们都是为中国努力的一群人,英雄人物们亦是如此。”
真情再从头说
《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有着国际语言的视听表达,同时也是按照文学的准则在创作。这是一部具有完整的文学叙事精神的纪录片。从撰稿的角度,叙事并不是低开高走的传统叙事,而是如同大海波浪般的情感体验不断涌向观众。
“我管它叫做‘真情再从头说’,这个真情既是真实的感情也是真实的情况,一个故事段落里必须一波三折,和写书法一样一起一伏,再转折再高潮,感情就会一波波往上推。”王韧介绍说,“片子的声音处理也颇为讲究,比如《江姐》那一集,访谈声和电影音乐《红梅赞》交替进行,很见功力。”
虽然从立项到真正播出经过了5年,导演徐冠群感叹说,终于在今天可以部分播出,也是欣慰的事。制作完成之难度,在当时属于不可为而为之。
谈到制作过程中的棘手之处,徐冠群表示,第一是体量,总局和台领导要求做20集,每集50分钟的体量;第二是时间只有几个月。而且当时《大师》组还承担着总局的国家纪录片表彰活动晚会。上海广播电视台相关部门、新影集团探索发现频道、《东方时空》早年的老编导都给了巨大的支持。
“主创人员是按照世界顶级的人物传记纪录片要求创作的,现在看来这部片子从叙事结构、技巧、人物的真实性和厚度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徐冠群对记者说,“在机房里制作的时候,90后甚至00后都喜欢看。每一个片子,每一个人物,可以说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无论是材料的比对、选择,还是创作方向的确立,都是思考和研究的结果。”
据了解,该系列的大部分人物,摄制组基本上追寻他们人生足迹重走了一遍,比方说赵一曼,摄制组去了东北、宜宾、武汉、南昌等地,采访专家、寻找后人、走访档案馆图书馆,寻找史料与实证等等。
“关于人物的挑选,当然是和我们的认知水平有关。比如我们选了恽代英、萧楚女,完全是有感于他们是怎样做青年工作的。没有读过大学的萧楚女确是运用了当时最新的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综合学科来写文章,帮助年轻人,深受欢迎。”徐冠群说道。
《萧楚女》英雄人物手绘海报
在采访中,王韧和徐冠群同时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许包野。
在很长的时间里,许包野是一位无名英雄,是目前已知的雨花台所有牺牲的英烈中,学历最高的,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
“我是在雨花台烈士名录上发现的,最初的想法是因为他与上海有关,因为他在最危险的时候回国,曾到上海担任江苏省委书记,但后来发现很长的时间里,他是一个无名英雄,牺牲时人们只知道他叫‘老刘’,而他的事迹是在整整半个世纪后,才弄清楚。”徐冠群进一步介绍说,摄制组去了他的家乡澄海以及工作过的厦门、上海、开封,牺牲的地方南京,不漏掉任何一点信息。
在任何文艺创作中,都缺少不了前期细致缜密的调研,而主创团队成员正是靠着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慢慢从中挖掘出人物更多的细节和感人之处。
如何在已有的素材基础上,重新讲述人物
徐冠群强调说,文稿的创作与后期的剪辑是成片的灵魂和关键。
“这些英烈人物其实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如何挖掘出新鲜的、更有感染力的一面?”记者问。
他回答说,“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一是,许多年过去了,因为很多人物资料有限,像许包野只有一张照片,赵一曼多些,有三张,资料的缺失给后期剪辑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是,这些人物大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挖掘,很难在寻找到新的史料或实物,难再有所谓的独家新发现等等。如何在已有的素材基础上,重新讲述人物,确实是大的挑战。
徐冠群说,这些名字成了符号,而名字背后代表的一个人物的形象与命运故事都是模糊的。
“怎样才能把这个名字所承载的内涵质感地呈现在受众面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采访以外,还一头扎进图书馆。高峰时期,导演秦敏几乎每周以20本的借阅量把上海图书馆的书搬进搬出。”
《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叙述切入点,用生动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彰显他们“为他人求解放”的精神和理想。一方面告诉大家他是谁,也就是他是怎样的人;一方面则是挖掘人物的源,也就是她何以成为这样的人。片中多次引用了先烈们的诗文、家书、遗书等等,在电视上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是可供阅读的展现人物思想的第一手材料。
另外,注重历史环境的交代与营造。
“人都是在具体的时代环境下成长,只有把这个历史的舞台搭建好了,那么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才更鲜明。”徐冠群说道,“整个系列是以人代史,以史写人,特别注意对时代历史背景的准确描述;再者,是把他们还原成一个人,有着烟火气、带着人性的敏感与脆弱,而不是一味地‘高大全’,架在神坛上。”
《方志敏》英雄人物手绘海报
如方志敏,写他的革命生涯,也写他与母亲的感情,对女儿的探望,还他一个母亲的儿子、女儿的父亲的形象;如江竹筠,既写她受刑的坚贞不屈,也有她思念亲人时的深夜痛哭,让人们感悟到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母亲。
又如赵一曼,写她寄养宁儿的不舍,写她受刑时的不屈,片中更是数次出现她以及留给宁儿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在这里,她是革命者,也是母亲。
《赵一曼》英雄人物手绘海报
谈到成片风格,徐冠群表示,整个片子很朴实。叙事上努力追求质感地再现历史的场景,用细节和深描刻画人物,全篇娓娓道来而让观者动容。“片中很少有航拍、逐格等,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调动了一切手段为内容服务,再现、绘画、雕塑等等都是我们的素材。我们请人为这些先烈画像:寓意印在苍穹、刻在大地。”
谈到最令他印象深刻的片段,是《赵一曼》中她的孙女陈红的一段采访:
“1956年,当人们把李坤泰和儿子与赵一曼和宁儿对起来的时候,当年的宁儿已经28岁了。他叫陈掖贤,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母亲就是抗日英雄赵一曼。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他痛哭着抄下了母亲的那份遗书。遗书是在日伪档案里发现的,由日文转译过来。
回到家,陈掖贤用钢针蘸着蓝墨水在自己的手臂上刺下三个字“赵一曼”,陪伴了他终生。
陈红 (赵一曼孙女):以前北京市民政发的一个烈士之家,我就看着那个烈士之家的牌子,红的,我就问我父亲,我说我们家烈士证是什么样子,我没见过,想看看。他当时跟我说他没有。我说那怎么没有啊,没发给你?他说不是没发,我自己没去领,就包括抚恤金烈士证我都没去领。他说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对,怎么去拿那个东西。就说奶奶在心里就行了。”
“如果说有什么独家的发现,我想在《赵一曼》中,这样的情感的流露,我们应是第一。”徐冠群说。
令他印象深刻地还有在《江竹筠》这一集中,渣滓洞幸存者,狱友孙重的采访,他关于江姐的描述非常有质感——
“孙重 (95岁 渣滓洞幸存者):我是1948年4月份坐牢,她是6月关进渣滓洞的,圆圆的脸,个儿不高,是个中等个儿。江姐受了刑罚之后,手指头血肉模糊,手指头肿得一个一个地发亮,手指肿得发亮了。我们在放风坝里头,在散步的时候,江姐从门洞子里把手伸出来,向我们招手,一个个手指头都是肿的,发光发亮的……”
徐冠群最后感慨地对记者说,可惜老人没能看到片子的播出,已在2020年12月去世。
“事实上,等待播出的时间里,有不少采访对象都过世了,如江竹筠的入党介绍人戴克宇老人,2018年去世;如《赵一曼》中采访的张碧琏老人,2019年去世,她是为赵一曼医治伤口的医生张柏岩的女儿;最近的是彭湃之子彭士禄去世,时间是2021年3月。他们都没有看到片子的播出,是我们的遗憾。”
《彭湃》英雄人物手绘海报
这样一部真诚的系列作品,凝聚了创作者的慧心,传递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富有历史质感地让受众读到他们为人民的幸福、为民族的解放、为社会的进步勇于奋斗和敢于牺牲的品格,从而揭示出共产党人优秀的品质是人性的光辉,是人类文明的财富。他们生命的印迹刻在大地上、写在苍穹间,人民铭记他们,祖国铭记他们,历史铭记他们。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