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学何为|港科大副校长:大学排名只作参考,学术氛围最重要
【编者按】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国高校从此开始了“双一流”建设的历史过程。
不久前,第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已迎来周期总结工作。在第一轮周期中,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遇到了哪些困难?未来各家“双一流”高校准备采取哪些新举措?
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何为”专题,聚焦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试图回答中国高校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备受关注的话题。
今天刊发的是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叶玉如的专访。
三十而立。从1991年到2021年,香港科技大学(简称“港科大”)创立刚好30年。
这所坐落于香港清水湾海滨的亚洲顶级学府,从无到有,已跻身世界一流: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顶尖400所年轻大学排名第一、2021年度《QS全球大学排名》全球顶尖1000所大学中排名第二十七(在香港排名第二)……
年轻有实力——港科大的崛起,被誉为“香港的奇迹”,也是大学发展史上的奇迹。
何谓大学?大学何为?近日,国际知名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叶玉如教授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详谈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及内地香港科研如何合作共赢。
国际知名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叶玉如教授。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热潮中,人们不禁会问:什么样的大学才是“世界一流大学”?
对于权威机构发布的榜单,叶玉如坦然地说,世界大学排名只是起参考作用。“我觉得一所好的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学术氛围。”
按她的说法,好大学就是能够吸引到一大批学术水平高、以探索未知世界为乐趣的一流学者,也能够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产生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科研成果,对社会进步有积极贡献。
简而言之,一流大学吸引一流的学者、培养一流的人才。靠什么?良好的学术氛围、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前景可观的职业发展路径。
正如教育家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人才,才是大学的根本。叶玉如提出,要疏通人才从大学和科研院所向企业流动的渠道。“让适合学术界的进入学术界,适合产业的进入产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机融合的创科生态系统。”
尊重独立性,强调多元化,与时俱进,是港科大的立身之本。
纵观其发展史,有两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创立之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推进的重要时期,香港成为亚洲金融中心以及珠三角的知识和经济枢纽。积极创新,不断求进,协助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众创办人赋予港科大的使命。
另一次机遇是在2019年,港科大广州校区的筹建办学申请顺利获批,同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改变未来”, 港科大这一愿景,从此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紧密联结。
谈“双一流”:没有统一标准,良好学术氛围最重要
澎湃新闻:怎么看待内地建设“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的风潮,您认为目前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哪些地方,一流大学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叶玉如:评估一所大学是否为世界一流因素其实有很多,现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内地现在很多大学,在很多权威机构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都位居前列。
当然,这些排名只是起参考作用。我觉得一所好的大学,最重要是要有良好的学术氛围,能够吸引到一大批学术水平高、以探索未知世界为乐趣的一流学者,也能够培养出世界顶尖的人才,产生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科研成果,对社会进步有积极贡献。
澎湃新闻:您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着管理与教学工作,您认为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香港的高等教育应该怎么面向内地和国际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叶玉如:我觉得大学应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人才。首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鼓励他们毕业后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另外,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的背景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都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创新驱动发展是我们国家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全球大趋势。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有能力提出和解决关键核心问题的人才。
一所大学要保持自身的竞争力,最重要是要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让科研人员可以专心开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为学生多元化成长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另外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首先,大学的学科设置要与时俱进,针对国际科学发展前沿以及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进行学术规划和课程设计,开设和增加能够反映新时代创科需求的学科,为大湾区培养新兴科技领域的专业人才。现在单一的传统学科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许多尖端技术和先进产业,如大数据、可持续能源、生物医学和金融科技等领域,都是通过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才取得长足发展。我所在的港科大以广州校园的建设为契机,主动布局了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比如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学、金融科技等,希望培养具有融合学科思维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让这些青年人有足够能力应对21世纪的挑战,并给世界带来积极改变,推动创新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第二,发挥香港高校的科研和国际化优势,吸引海内外领先实验室、科研机构、高校、跨国公司在香港/大湾区设立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的科学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汇聚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比如香港特区政府正全力推动在科学园建设两个InnoHK平台,支持世界顶尖的大学院校、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在港进行更多合作研发,现在已吸引了近百个申请。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措施,可以促进国际科研合作、提升香港研究水平。我自己也跟UCL、Stanford的教授一起合作,在InnoHK平台成立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
第三,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在大湾区探索搭建创新型的产学研协同平台,整合大湾区不同区域的科研和产业优势。香港在科创方面有很多优势,基础科研实力雄厚,国际化程度高,但是市场有限,也缺乏相关工业。可以考虑建设一些创新型的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促进香港优秀的科研成果在大湾区产业化,一方面为大湾区的创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人才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空间。
叶玉如教授与毕业学生以及实验室团队成员合影。
谈科研发展: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一定自主权
澎湃新闻:大家现在说高校学术圈“内卷化”,年轻学者进入高校门槛越来越高、考核越来越多,各种指标层出不穷。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和现象?您觉得中国科研人员开始趋于饱和或者过剩了吗?您对于国内平衡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有什么看法?
叶玉如:过去几十年,我们国家科研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科研人员队伍增长量也非常大,整体水平也越来越高,很多高校的门槛越来越高,其实是一个正常现象。国外顶尖的大学,比如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的进入门槛也非常高。
加强人才培养,其中很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让喜欢学术的人才可以沉下心来做科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同时这是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另外,要为科技人才提供多元化的、前景可观的职业发展路径,疏通人才从大学和科研院所向企业流动的渠道,让适合学术界的进入学术界,适合产业的进入产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机融合的创科生态系统。
澎湃新闻:今年1月份,科技部发布了一份“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引发了大家对科研诚信的广泛讨论和思考,您怎么看待科研诚信问题?您觉得应该怎样建立和健全科研诚信的监督、奖惩和管理机制,保障学术活动的有序开展?
叶玉如: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加大对科研造假等学术不端的惩治力度等,都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保障科研活动健康有序发展。但是同时要注意不能矫枉过正,设立过多条条框框和审查程序,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一定程度的自主权,让他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潜力。
澎湃新闻:目前国内高校广泛开展“破四唯”活动,强调“不唯论文、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奖项”,突出“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也有声音说“不唯代表不仅”,反而要求科研人员面面俱到、全能选手,给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学者带来更大考核压力和晋升难度。在科研人才的评价和管理方面,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调整以促进科研圈良性发展?
叶玉如:去年教育部、科技部研究制定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合理和公平的体系。我觉得其中有几点非常好。例如,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研究成果的形式就很不同,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也应该不同。另外一点是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同行专家更了解这个领域的特点、发展情况,可以对科研工作的质量、贡献和原创价值有一个更全面的评价。
谈医疗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药物研发
澎湃新闻:您曾在采访中提到,做科研并不是一个孤独的事情,喜欢与其他科学家合作,您的科研团队也一直与内地的院校、医院保持合作关系,这些合作是如何展开的?您认为这种合作能够为科研带来哪些帮助?
叶玉如:我1993年回到香港工作,1995年开始参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的建设和学生培养,从那时候至今一直与内地科学界保持紧密的合作和交流,包括参加和组织科学会议、担任学术委员会专家等。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大家常常能发现一些共同的研究兴趣,很自然地会一起开展合作研究。这么多年来跟内地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培养了很好的默契,建立起长期的、连续的合作关系,共同发表论文、申请项目等。
科学发展到今天,很多项目都不是某个人、某个实验室就能够完成的,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很多启发,至为重要。我在科研路上,就一直得到许多良师益友互相扶持鼓励,才可以产出这些成果。
叶玉如教授与学生讨论实验结果。
澎湃新闻:我们注意到,您长期致力于探索神经科学的前沿领域,在阿尔兹海默症等重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以及药物开发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您能否在这方面给我们分享一些专业的见解,或者聊聊正在着手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将对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叶玉如:我们科研团队主要研究神经生物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神经发育及信号环路,以及记忆形成的相关机理。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了解各种神经系统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并对开发相关诊断工具和治疗药物有积极作用。
以阿尔兹海默症(AD) 为例。我们团队发现,AD的主要病理学标志“淀粉样蛋白斑”会过度启动EphA4蛋白,从而减低神经细胞之间的通讯能力,造成病人认知功能障碍。我们成功从传统中药筛选出一种天然化合物,可以抑制EphA4的活性、改善AD症状。
另外,我们团队还发现人体自身的一种称为白介素-33 (IL-33) 的蛋白质,与AD的发病机理有关。IL-33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一种蛋白质。我们发现在动物实验中,注射IL-33能够成功逆转神经细胞通讯缺陷和记忆力衰退的情况,快速修复认知功能。这表明,白介素-33有机会发展成为有效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新药物。
我们团队近期开展的另一项研究则是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运用大数据分析中国人群与AD有关的遗传因子,可以快速对罹患AD的风险进行检测,幷对患者进行分类评估。
我们的工作不限于基础研究,同时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我们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针对疾病特定蛋白靶点,结合虚拟药物筛选及患者临床信息的分析,开发了一系列的潜在药物并致力于临床前研究。
我们团队也正在尝试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到药物研发的过程中。传统药物研发过程中,化合物的筛选和优化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投入,而且精确度不高。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通过设计机器学习模型,综合考虑多种关键性质对候选化合物进行排序,并推荐最有可能有效的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和动物模型实验,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筛选的效率和成功率。我们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阿尔兹海默症新疗法的开发。
谈两地合作: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科技发展的新机遇
澎湃新闻:香港科技大学接下来有哪些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规划?
叶玉如:粤港澳大湾区有四个重大合作平台,包括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深港河套。港科大在其中三个平台都有布局。
深圳前海:港科大的蓝海湾孵化港于2017年6月入驻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为创业青年提供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旨在通过汇聚深港两地的技术、创业、创投、产业等资源,为创业团队提供优质及专业的孵化服务,打造深港创新创业生态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发展。
广州南沙:港科大正在广州南沙建设分校,已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筹建,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布后首个具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目标是2022年9月正式开学,首阶段以招收4000名研究生为目标。相信新校区可以大大拓展大学的发展空间,发挥香港与内地的优势互补,与本部产生协同效应;另一方面也是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思考和谋划,为粤港澳大湾区引进香港优质的教育资源。
深港河套:港科大是第一批入驻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高校。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横跨深圳河两岸,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为两地创新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港科大在合作区成立了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希望可以凭借自身在创科领域的独特优势,吸引国际科研人才,推动区域创科合作,一方面在前沿科学和国家战略发展领域布局,强化基础研究,在生物科技、信息科技、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同时也结合福田的产业优势,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另外,国家正在大湾区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创新力量也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作出贡献。
香港科技大学。
澎湃新闻:“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会为香港的科研带来怎样的机遇?
叶玉如: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香港科技再上一个新台阶的新机遇。
近几年,我们看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推动大湾区创科发展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提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措施和投放资源,并在政策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缔造了良好的环境,为两地的科研合作交流以及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极为有利的良好基础。其中包括实现了科研资金过境,容许香港的大学科研机构能够直接申请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计划,也让申请的资金能够在香港使用。香港和深圳还共同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即深港河套。“十四五”规划也首次将深港河套列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显示了国家对香港创科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另一方面,香港可以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香港在创新科技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在基础研究等方面,各大院校都吸引了很多优秀的人才。香港政府在政策上也非常支持科技创新;另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国际化程度高,容易接触科学前沿,把握国际科技发展的趋势。而大湾区内地城市有广阔的市场,完善的产业链,拥有突出的先进制造能力,两地共同发展,必能产生1+1大于2的协同效应,建设具备国际竞争力、在特定领域具备领先优势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香港乃至整个区域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为创科人才尤其是年轻人的发展带来很多发展机遇和空间。结合粤港两地的优势,有意创业及发展创新科技的香港年轻人可以考虑在大湾区起步。香港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就有不少在大湾区创业成功的例子。比如在深圳创立了大疆科技的汪滔,以及在珠海创立云洲智能研发无人船的张云飞。
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香港的科研资源,进一步优化了香港的创科环境。我相信,随着大湾区的建设,未来会陆续有更多相关便利措施和合作机制出台,统筹科技创新资源,优化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科研创新合作。香港也将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继续发力,更加积极和深入地参与国家的创新及科技发展;而配合国家科技发展规划,香港科技发展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澎湃新闻:您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希望能够尽快推动在香港成立国家实验室分中心,在未来条件成熟的时候,在香港成立国家实验室的建议;同时您也希望香港科学家未来有机会参与到“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您认为香港的科研力量尤其是香港科技大学,将在哪些方面助力科学研究的发展?
叶玉如:我觉得香港高校包括港科大可以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助力国家科研发展。
首先,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对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加大投入。香港在基础科研方面有很好的优势,可以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特定的学术领域牵头建设具备国际领先优势的科研中心,开展前沿探索和技术攻坚。例如我自己很关注的一个领域是健康老龄化。我们国家现在老龄化压力很大,各种相关疾病给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带来沉重负担,健康老龄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香港有很好的科研基础,有条件在这个领域牵头建设具备国际领先优势的国家级科研平台,一方面推动相关科学研究的突破,促进疾病诊治疗法和药物研究转化,发展为健康老龄化研究的亚洲枢纽;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老年人健康和生活水平。
此外,香港可结合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强大产业化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带动产业链发展。香港在科学研究方面有优势,而大湾区城市群有广阔的市场和多元化的成果转化空间,大家协同深化产学研合作,相信可以大大加快基础科研成果的转化。我们港科大与华为、腾讯、微众银行等企业都成立了联合实验室,让港科大前沿的科研成果与业界的经验结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等创新应用。
另外,香港拥有多所世界级的优质大学,可以在人才培养和汇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和香港特区政府都很支持香港高校前往大湾区办学,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为大湾区培养、吸引和汇聚人才,推动两地科研合作和交流。我所在的香港科技大学正在广州筹建新校园,针对国际科学发展前沿以及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布局了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与本部产生协同效应。这也是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思考和谋划,为粤港澳大湾区引进香港优质教育资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