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绿孔雀:中国唯一原生孔雀
春回大地,云南省中部元江畔的热带季雨林里,绿孔雀正逐渐进入求偶繁殖期。
绿孔雀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目前仅分布于云南省境内,种群数量555—600只,属于极度濒危物种,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元江中上游的河谷两侧,保存有较大片的季雨林。这一带的季雨林植被茂密,干扰活动少,是绿孔雀的理想家园,庇护着国内60%以上的绿孔雀种群。
孔雀尾屏伸展开有一米多长,羽毛绚丽多彩。供图/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云南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
每年的2月份,绿孔雀开始进入繁殖期,2月中旬左右,雄性绿孔雀便会开始占域,它们通常会通过鸣叫相互确定各自的领域。所以在二三月份里,每天的清晨和傍晚都会听到雄性孔雀在河谷附近的叫声。
雄性孔雀如果发现在自己领域内有雌孔雀来访,便会贴上前去开屏,进行求偶炫耀。绿孔雀在求偶炫耀时为了显示长长的尾屏,需要较大的开阔地,这对它们来说非常必要。
雄孔雀跟随雌孔雀求偶,时展开尾屏,展示耀眼的羽扇,并开始舞动迴转。这样曼妙的舞蹈可持续几十分钟。供图/阿拉善 SEE诺亚方舟 - 新平绿孔雀栖息地共同管护区
雌孔雀如果对雄孔雀的舞蹈满意,便会接受雄孔雀。供图/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云南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
当然,雌性孔雀也不会因为雄性一次两次的开屏就轻许芳心。成年雌性和亚成年孔雀通常从1月左右开始结成家庭群四处游荡,造访不同的雄孔雀领域。
可能由于此时处于旱季,它们会在山涧、河滩附近频频露面,饮水、取食或者休憩。有时不同的绿孔雀集群会碰巧遇在一起,来者都是客,它们便临时聚成十几只的混合群(我们最多在一个镜头内记录过13只绿孔雀,包括一只在求偶的成年雄性),共同度过早餐时间之后就友好告别,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旱季时,成年雌性或亚成年绿孔雀会结成家庭群一起活动。供图/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云南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
这些家庭群会继续在成年雌性绿孔雀的带领下在雄孔雀领域间来往,大约是在考察哪里资源更丰富,更适合筑巢产卵。雌性绿孔雀在选择造访不同雄性领域时,如果没有确定心意,并不会让雄性靠得太近,而会保持一小段距离觅食活动。
3月中旬以后,雌性孔雀选定了雄孔雀后便在其领域内觅食生活,不再躲避雄孔雀。
绿孔雀在石滩上栖息觅食、来回踱步。摄影/奚志农
繁殖期的绿孔雀领域性非常强,通常情况下,绿孔雀会通过鸣叫确立各自的领域。然而年轻雄性孔雀因为争夺领域和交配权等资源的需要,会进入其他雄孔雀领域并发起挑战。此时,领域内的主人必须出手驱赶,一场打斗不可避免,而输掉打斗意味着输掉一切。年轻雄孔雀甚至在3岁时就会试图抢夺领域了,而那时它们的尾屏甚至都没有长满。打斗时双方正面或侧面相互对立,如功夫大师一般踱步绕圈,一方伺机一跃而起,利用腿(跗蹠)后侧尖锐的距进行攻击,直至另一方认输败走。
雄性绿孔雀体长加上尾羽最大长度可达2.3米,红河上游河谷栖息地内的雄性绿孔雀。摄影/庄小松
4月份基本进入孵化期,雌性绿孔雀会找灌丛下、倒木或者沟箐附近的隐蔽处筑巢产卵。虽说是筑巢,但雌性孔雀的巢过于简陋,在地上基本就只有一些叶子或者枯草,如果没有卵的话,基本上看不出那是巢。由于巢隐蔽而不容易被发现,滇中地区还传说绿孔雀的窝四四方方的像一个精美的小棺材。
进入孵化期后,雄孔雀的尾屏似乎没有了用武之地,便会开始脱落,长长的尾屏会稀稀拉拉地掉干净,猛一看跟雌性孔雀十分类似。
我们5月份到保护区出差时,常常会在山路上捡到一把一把的“大眼睛”,近距离地看这些羽毛,真是为大自然感到惊奇。大家在动物园里见到的蓝孔雀也同样会在繁殖期过后脱羽,所以有时见到动物园或者公园门口有人卖孔雀毛的时候需要知道,这些羽毛并不是他们追着孔雀尾巴扯下来的。
一小群绿孔雀在开阔的地带觅食。供图/阿拉善SEE诺亚方舟-新平绿孔雀栖息地共同管护区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孵化,大多数小孔雀会在4月底5月初破壳。刚出生的雏鸟会跟随雌性孔雀在雄性孔雀的领域内小范围地生活。
经过连续多年的红外相机监测,监测样区内每年都会至少监测到两窝小孔雀,且窝雏数多为3-4只,而孵化后最脆弱的前几个月内成活率又非常高。仅粗略地从新生雏鸟数量来看,只需两年,其种群数量就会翻番。而且我们从这些年的连续监测发现,保护区内的绿孔雀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并有向外扩散的趋势,所以绿孔雀本身的繁殖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小孔雀在雌孔雀的呵护下慢慢长大,不知不觉进入下一个繁殖季,新一轮的监测工作又开始了。而我们每年也都为看到一只只新生的小孔雀而感到兴奋。
绿孔雀雄鸟亚成体的羽屏还没有完全生长出来,但高贵的冠羽已经非常醒目。摄影/奚志农
种群的保护监测和管理固然重要,但是还有一个最关键因素则是栖息地的保护。资料显示,无论在国内外,季雨林都是绿孔雀最主要的生境,而且根据我们的监测,一年之中绿孔雀多数时间都会在季雨林中活动,只有在雨季时才偶尔到针叶林里觅食活动。
但是在云南,这些季雨林往往处在河谷流域,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是人类的生活聚居区,由于人口增长以及开发建设,过去很多有绿孔雀分布的地区如今再也没有它们的身影。现在这些所剩不多的栖息地对于绿孔雀而言已经弥足珍贵,怎样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尽量保全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这就需要群策群力,社会大众共同参与。
绿孔雀在晨昏时到水源地觅食饮水,喝口水后会停下来观察周围片刻,然后继续喝水,十分警觉。摄影/奚志农
所幸的是,远在公众关注绿孔雀之前,保护工作者们就一直在坚守和付出,双柏恐龙河保护区目前成为国内孔雀种群密度最集中的地区,而且已经向周边扩散。
除此之外,双柏县、新平县现在也都于保护区外以成立保护小区等形式加强保护工作。在当前国内乃至全世界绿孔雀种群剧减的大形势下,这些地方的绿孔雀种群还有所增长。
相信未来恢复绿孔雀的种群数量可期,重现过去“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景象,让绿孔雀走出濒危的困境。
来源:《森林与人类》杂志 原标题:《绿孔雀,雨林里的聚会》 撰文:单鹏飞、杨晓君
原标题:《绿孔雀:中国唯一原生孔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