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沿着高速看中国|走进淮安周恩来纪念馆,追寻伟人的革命足迹

澎湃新闻记者 庄岸
2021-04-07 14:09
来源:澎湃新闻
初心之路 >
字号

【编者按】

天空的上面还是天空,路的前方还是路,跟着澎湃新闻在16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上看辽阔中国。以高速为径,走访山川,眺望湖海,云游城镇乡间,澎湃新闻“沿着高速看中国” 历时近3月的全媒体报道已经启程。

4月7日,澎湃新闻沿着京沪高速来到了江苏淮安市的周恩来纪念馆,这里收藏着周恩来南开学校读书时写的作文、长征途中用过的公文包和望远镜、生前穿过的衣物等,以丰富而详实的资料、图片和实物来展示周恩来总理的光辉一生。

周恩来纪念馆正门,碑刻文字由邓小平书写。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庄岸

“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来看花。在花下树前,大家一边赏花,一边缅怀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这是33年前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前追忆先夫时写下的句子。

位于湖心岛上的周恩来纪念馆。

四月初,距离北京八百公里外的江苏省淮安市桃花垠人流如织。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走到成排的海棠树下,眺望坐落在湖心岛上的周恩来纪念馆,缅怀这位早已故去的共和国开国总理。

少有人知的是,自12岁北上求学之后,此后的66年人生里,周恩来再也没有回过淮安。“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是他毕生的遗憾。动荡时,他心系家乡人民安危,担心牵连无辜,更怕影响组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恐“衣锦还乡”影响不好,亲笔写下“十条家规”,告诫亲属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讲出与周恩来的关系。

周恩来纪念馆瞻仰大厅外观。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自1992年1月落成对外开放以来,已经累计接待中外瞻仰者4000余万人次,是当地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周恩来纪念馆80后讲解员贾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淮安人心中,这里更像是一座精神家园,徜徉历史的长河中,回望一代伟人的革命足迹,更能收获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为中华之崛起

从事讲解工作已有十年,闭上眼睛,贾茹都能清晰地说出展馆内每一张图片的位置和内容。可每到周恩来诞辰之日或清明等重要时节,她还是禁不住在讲解时落下眼泪。

学生时代,贾茹主修经济,如果不是父亲的坚持,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一名周恩来纪念馆讲解员。初来乍到时,领导塞给她厚厚一沓资料,要求是“一个月内,必须倒背如流。”

志愿者帮助老年游客登记入园信息。

作为土生土长的淮安姑娘,贾茹对周恩来的生平故事本不陌生。可当她真正捧起资料开始学习才发现,要在短时间里向游客概述周恩来伟大的一生,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于当时的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6岁时,周恩来随同父母和养母及两个弟弟,合家六口迁居清江浦,先是寄居在外祖父家,后搬入离外祖父家不远的一处宅院定居、读书。在那里,周恩来度过了五年的童年时光,接受早期的启蒙教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礼教的熏陶。

少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目前周恩来最为大众熟知的故事。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转折却常被忽略:北上求学。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江苏淮安,随伯父周贻赓来到沈阳。当时,东北是帝国主义在华争夺的重点,白山黑水间,生死存亡时,他开始了求索。1912年10月,他在《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中写道:“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

也是在沈阳,周恩来接触到一批进步的教师,开始阅读进步书报,深受革命思想影响,最终说出了那句广为流传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直到1913年,他考入天津南开中学,才离开了沈阳。周恩来后来回忆时曾说过:“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4月4日从各地前来参观的家长和孩子。

平日里,周恩来纪念馆的参观者中不乏淮安本地或从外地组团前往的中小学生。贾茹告诉澎湃新闻,她最喜欢向孩子们讲述的正是周恩来在东北求学立志的少年时光,希望他们了解周恩来投身民族解放与振兴伟大事业的历程,同时也给幼小的心灵播下爱国的种子。

为给到访者呈现更好地观展体验,贾茹利用空余时间用心琢磨,她在笔记本上将展馆内每一幅照片和画作背后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密密麻麻地记录下来,再重新加工,进行“二次创作”。有时,一些年长的参观者甚至会一边听讲解,一边和贾茹探讨,这给她带来莫大的灵感。“讲解不是生硬的背诵史料,每一次来参观的人不同,都会给我新的启发。”她说道。

 

孩子们在纸上书写对周恩来总理的思念。

家风永流传

除了少年立志的篇章外,让贾茹讲解时最动情的莫过于周恩来被疾病缠绕的晚年时光。

1972年5月,周恩来被确诊患膀胱癌,逐渐发展至每天便血,但仍继续超负荷工作。从确诊到住院的两年时间内,除其中13天外,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

直到邓小平复出并参加联合国会议归国后,周恩来才于1974年6月住进医院。即便是在住院期间,他仍坚持工作,共会见外宾65批,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出院开会20次,找人谈工作200次以上,甚至带着重病飞到长沙商讨解决四届人大“组阁”的关键问题。

如今,在周恩来纪念馆瞻仰大厅一楼,高挂着用树干雕刻的“公仆”二字。

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曾在《反对官僚主义》一文中写道,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

周恩来纪念馆内高挂着树干雕刻的“公仆”。

身在高位却从不以权谋私,不拿原则作交易,一生清白两袖清风,是周恩来留给后人最深刻的印象。在贾茹看来,这其实都源于良好的家风。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周恩来纪念馆内,陈列着他手书的“我的修养原则”和《告亲戚朋友》的“十条家规”等珍贵的历史资料。

其中,“十条家规”包括: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到北京看望、来者一律住机关招待所、不准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汽车、不许说出与周恩来的亲属关系来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等。

这些条框并不只存于纸上,也化入了周恩来和家人生活的点滴。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就曾在《我的伯父周恩来》中写道,有一年寒假,几个兄弟姐妹在学校没人接,周秉德的哥哥就写了一封寄往中南海的信,内容是“派车来接,已经放假了。”当天下午,周恩来的警卫员骑自行车到了学校,另招了两辆三轮把孩子们拉回家。到家后,邓颖超用严肃地告诉周秉德:“汽车是工作上用的,不是给你们用的。”伯父伯母的言传身教,给周秉德此后人生的所有重大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

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适逢清明小长假,不乏家长带着孩子从外地驱车前来,也有不少本地的中小学组团来到周恩来纪念馆踏青参观。贾茹也带着正在放假的女儿一起来了。

孩子们手持白色和黄色的鲜花,走到周总理的白玉雕像前,深深地鞠上一躬,并在场馆外部空地的展板前,用稚嫩的笔体写下:“周总理,我们永远怀念你。”

贾茹告诉澎湃新闻,在淮安人心中,这里更像是一座精神家园,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一代伟人的革命足迹,不仅是为了瞻仰,更为收获面对真实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馆内陈列的珍贵史料。

 衣锦未还乡

鲜为人知的是,少时离家后投身革命,直到78岁在北京逝世,整整66个春秋,周恩来一直没有回过故乡淮安。

贾茹说,斯人虽未归,但他的心一直牵挂着故乡。1960年,周恩来在接见淮安县委领导刘秉衡时曾问起家乡的古老的小河:“文渠没有堵塞吧?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那里划船打水仗……”

更深厚的感情是对于逝去母亲的。1946年5月,国民政府由重庆还都南京,在抗战胜利后的重庆招待会上,周恩来沉痛地说道:“36年了,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

为什么不回去?1950年1月,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动员干部过好“土改关”所作的报告中,曾坦陈自己的思乡之情,以及4年前没能回老家的原因。

原来,淮安当时虽是解放区,但从多次谈判中,周恩来判断内战在所难免,担心自己回去会连累亲友遭到迫害。此外,周家本是当地望族,他也害怕亲戚中会有部分人因与他的这层关系而给苏皖边区政府推进土改带来困难。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先后担任政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长达26年,同时承担着经济、外交、科教文卫等领域的重要工作,更没有机会了。

不仅如此,他还阻止身边的亲人回乡。有一回,弟弟周恩寿委婉地向他提出,故乡有人来信,说起驸马巷老家的房子破旧,想回去修葺。

周恩来严词拒绝:“院里的住户不需搬迁,我们的房子,尤其是我住过的房子,要塌就让它塌掉,塌平了最好,不许翻盖维修,更不允许搞什么纪念馆组织群众参观。只要活着,就不许搞。”

贾茹告诉澎湃新闻,正因如此,周恩来纪念馆选址在距离周恩来故居两公里的外湖心岛上,就是为了达成老人生前不愿意打扰百姓生活的心愿。

一个没有遗产、后嗣、墓地、甚至没有留下骨灰的人,却在人民心中树立了永恒的丰碑。

在周恩来纪念馆,人们几乎嗅不到商业的气息。总占地面积为44万平方米的馆区由两组气势恢宏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所组成。

周恩来铜像。 

在馆区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瞻台、主馆、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和仿中南海西花厅、西花苑碑园等纪念性建筑。

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游人沿南边51级台阶而上,便可抵达主馆第二层的瞻仰大厅。贾茹说,这呼应了新中国成立时,周恩来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时年正好51岁。在瞻仰大厅内,矗立着一座周恩来全身汉白玉坐像,连基座高4.7米,和煦的阳光透过蓝色天棚撒下来,落在汉白玉座像上熠熠生辉。

澎湃新闻从周恩来纪念馆获悉,自1986年3月由中宣部批准兴建,到1992年1月6日落成开放,时至今日,该馆已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4000多万人次。

    责任编辑:谢寅宗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