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征稿优秀指导老师顾跃芳:让写作变“苦差”为“乐事”
在一线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了三十多年的顾跃芳老师对于学生写作教学有自己的一套“秘籍”,她指导的几篇作文都获得了此次澎湃新闻第七届寒暑假征稿的优秀作品奖。顾老师指导过的学生在对她评价时最多出现的几个词是:温柔、细致、一丝不苟、春风拂面一般的亲切感。
北蔡中心小学的顾跃芳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讲解。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主要的。因此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顾老师认为,只有使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变“苦差”为“乐事”,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写,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她总结了自己的三点方法。
第一,激发学生写身边的小事。
第二,激发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先布置观察任务,设计观察要求,然后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说出来,最后整理成文。观察的时候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用脑想,这是写作五感法。写作文的时候也正是从五种感官来写出不同的体验,才能让文章有内容。
第三,侧重鼓励,激发兴趣。首先,老师对作文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遵循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从老师对一个词、一个句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兴趣,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多采取肯定,使学生觉得作文并不能写,从而产生对作文的兴趣。
其次让学生准备两本本子,一本摘抄好词佳句的积累本,一本素材本。爱阅读的孩子不要放过书中的好句,值得欣赏和模仿的句子。只有会欣赏他人的文采,才能促进自己写出精彩的美句。素材本是替代了日记本,没有时间写日记就用记录素材的方式,每天只需要二三十个字便可以写下事情的主要内容,为今后写作提供了真实有效的素材,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不知道写什么了。
最后平时教学写作时让学生大胆想象,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尽量写长句,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让文章具体又生动。
例如:天空中的白云千姿百态:有的白云像蝴蝶;有的白云像雄鹰;有的白云像骏马。
可否改写成:天空中的白云千姿百态:有的白云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正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有的白云像一只只雄鹰,在天空中展翅翱翔,正在寻找自己的美食;有的白云像一匹匹强壮的骏马,正在努力奔跑,掀起了阵阵尘烟。
顾老师表示,像这样写长句是要通过合理的想象才能做到的,这样多多练习之后,就再也不怕文章写不长,字数不够的烦恼了,既锻炼了想象力又让文章具体生动。
教会学生自己改作文,让学生自我检视,自我提升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这是语文老师在教授写作的时候所公认的一个方式。但是“如何改”其中大有学问。顾老师认为,不少老师长期以来受“学生作,教师改”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效率低下。她认为仅仅靠老师修改作文不能改变学生作文的初衷,老师仅仅是帮助孩子修改错别字,修改病句等,其余的修改都应该交给孩子自己。
“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传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领。”在实际教学中,顾老师经常让自己的学生们自改、互改,在同学之间相互阅读习作,修改习作,相互发现问题,自我思考和提升。顾老师说,“老师应深入浅出、由易到难,我相信传授给学生的自改方法,学生们将受益终身。”
亲子学堂:学生在写作积累过程中,平时应该做到哪几点对提升水平有一定效果?
顾跃芳:提升写作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
一,重视观察。
观察既是思维、想象的基础,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但是作文的源泉来自于生活,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所以要让学生多走进生活、多观察生活、多体验生活、多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只有学生参加了实际活动,作文就有东西可写,积极地参加实际活动,写出的文章就更有特色。
1,观察要有顺序,表达才会有条理。比如引导学生观察一只小猫,由整体到局部。从整体的顺序,先说外貌、特征;再说局部的头部的眼、嘴,身体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四肢和尾巴;然后说它的生活习性。观察之后,他们说出来才有说服力、有条理,写出来的内容才不会杂乱无章,反映出来的内容才真实可信。
2,观察事物要认真,抓住事物的特点。利用多种感官,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从多种角度感觉事物,了解事物。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事物,才能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这样的文章才能感动读者。
3,观察事物要懂得筛选。大千世界,观察的对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在观察中要有所选择,要筛选出贴近生活气息的物品,再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准确地认识事物。只有这样就能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精彩片段就在学生笔下生辉。
4,观察要贵在坚持。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横向与纵向、动态与静态、从整体到局部,抓特点、抓联系,并持续不断地观察,再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是习作系统化、个性化的又一“锦囊妙计”。
在观察中只有通过多渠道、全方位观察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观察中张扬个性、拓宽视野、发展思维,解决习作的“源头”。从而形成了敏锐的观察力,缩短说写的距离,逐步达到“我要写、我能写”的境界。
二,重视写作积累的养成。
有的同学掌握的词汇量很少,作文时一提起笔来就觉得没有词儿,腹中空空,肚子里什么可写的东西也没有,有的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空空洞洞,干干巴巴的,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词。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等。教师平时就应要求学生不断积累。把平时学习中一些有用的材料记录下来,如名言警句、漂亮的开头、优美的描述,提升立意的佳句等。知识积多成学问,用起来就会文思如泉,笔走如飞,顺理成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学生准备好摘抄本,以便进行好词佳句的摘抄,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1,从课文内容中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从摘抄中积累材料。三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在每篇课文中摘录一句或几句佳句,并加以背诵,这样循序渐进。通过现成课文的摘抄和背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本,感悟佳句,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在写作时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在教学有些课文时,我要求学生找出喜欢的片段反复诵读,并把课文中优美的片断和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只“破万卷”还不够,还要提倡让学生多想,多记。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时常拿起积累本,记一记,读一读,背一背,与同学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处在低级的水平,不能准确的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评判和分析,让他们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并能慢慢的发现文章的立意,慢慢品味文中的佳句,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积累。学生步入欣赏的殿堂,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
3,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常感到头脑空空,即使搜肠刮肚,也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缺乏素材。所谓素材,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原材料,也就是作者看到、听到、想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古语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存在大量的写作素材,这些是直接源泉,也是主要的。每天多留一份心,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相信这“素材积累本”里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相信学生今后不会为了没有素材而头疼。
三,重视文章的修改。
首先,让学生认识自改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论作文批改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鲁迅是这样教导的:“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契可夫是这样指出的:“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接着,让学生懂得怎样改。最基本的要求是: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卷面是否整洁;三看错别字有几个,并加以订正;四看有没有病句,并予以改正;五看标点符号有无明显错误,并加以修正。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的最低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掌握了。熟练掌握了后,再过渡到高层次的要求:①审查主题思想。这是最重要的修改。通过改,使主题鲜明。②审查所用材料。多余的、无关的删去;典型、生动的留住或补上。③审查结构。开头是否有吸引力,结尾是否深刻,段落之间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全文能否构成有机的整体。④审查表达方法。记叙是否清楚,描写是否生动,抒情是否自然。⑤审查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明白、通顺。总之,通过“增”、“删”、“调”、“改”来完成修改工作。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但我深深相信,只要教师和学生努力地做个有心人,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天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写作的兴趣大门会被打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