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术馆长去世之后,这个贫瘠山村的萧瑟春天

2021-04-06 19: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这是Figure的第274支 ▼ 原创视频

 

在甘肃大山深处,平平无奇的贫困小村庄,因为一位艺术家的创意,摇身变为一座美术馆——这个故事似乎有一些不合情理之处:艺术殿堂,可以这样随意定义吗?

「用艺术拯救农村,修复人与土地的关系。」艺术家靳勒生前一直怀抱这样的梦想,却没有等到梦想完全成真的一天。这位从大山中出走半生的艺术家,在2021年初猝然离世。仅一年之前,他才回到故乡,安葬了自己的父亲。

导演|老胡巴

撰稿|朱静渊

编辑|张  帅

出品|FigureVideo

2021年年初,甘肃省秦安县石节子村,天色阴暗,但寒意已经较十几天前消减不少。

村口壁立的土崖上用铁锨刻凿的「石节子美术馆」几个大字,歪歪斜斜,带着几分稚拙,与深褐色桃木条扎制的英文译名相伴。

因为出了一位艺术家村长,这个西北小山村与当代艺术结缘。十余年里,大部分村民都曾走出大山,去了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成为艺术展的一部分,最远的还去过德国。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也来到村子里,和村民合作,「这种合作产生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作品,而是村民作为人的自信和尊严」。

艺术改变了石节子村,让村民们有了脱离贫困的希望。然而,世事无常。

2021年1月11日,Figure关于石节子村的纪录片还在拍摄过程中,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石节子村名誉村长、「石节子美术馆」馆长、艺术家靳勒猝然离世,享年56岁。

「想不想去德国旅游?免费」

「走得太早了,对村里人打击很大!」结束了自己果园劳作回到家的李保元喃喃地说。靳勒去世后,他一直缓不过劲来。

十几年前,李保元突然接到了靳勒从兰州打来的电话:「保元,想不想去德国旅游?一切免费。」

「当时我以为他在开玩笑,根本没当回事!」李保元笑着说。

几天后,靳勒回到村里,召集所有村民推举四人代表全村孙、李、靳三大姓去德国,他们是靳女女、李保元、靳茂林和孙宝林——靳女女年龄最大,当时已经60岁;孙宝林最小,25岁。

村民们在卡塞尔文献展参观

2007年6月16日,世界顶级艺术盛会、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在德国小城卡塞尔开幕。石节子村的4名村民在靳勒带领下,出现在卡塞尔威廉宫的展厅、街头和广场。

他们成为行为艺术作品《童话》的一部分:1001个人,统一配发了奶牛图案的拉杆箱、T恤、手环(类似通行证);文献展厅还放置着作品的另一部分,从北京运去的1001把不同时代的木椅。

在卡塞尔展馆参观时,突下大雨,靳女女转身看着窗外的雨水出神。细心的德国记者问靳女女:「你为什么要看下雨?」

靳女女:「我的家乡半年没下过一滴雨了!」

记者又问:「那你觉得艺术和水哪个重要?」

靳女女用秦安话说:「艺术重要,雨水比艺术更重要。」

村民们在筹备展览

缺水,是这个村子的集体记忆。

地图上看,石节子村距秦安县城不算远,只有5公里。但这个由山腰土崖切割出的四块台地组成的小村子,偏僻闭塞,人口稀少。到今年,全村包括新生人口才50人。

祖祖辈辈,石节子人靠从山下河湾挑水,走一路担心一路。村里人家修了水窖后,生活用水基本得到解决,但庄稼和果园还得靠天吃饭,只能种些花椒、桃树等相对耐旱的经济果木。

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作为先锋艺术的实验现场闻名于世。穿着麻鞋的靳女女、李宝元、靳茂林和孙宝林,在卡塞尔梦幻般的旅行,其实是现实生存铁律和纯粹艺术之间的一次碰撞。

靳勒想通过与艺术相连,让生他养他的石节子村从沉默的大山里走出去,为此他此思索了许多年。

全世界最「土」的美术馆

靳勒是土生土长的石节子村人,村子里考出的第一位大学生。如何能让艺术和普通人发生联系,激活乡亲的生活状态,这是他一直心存的执念。

靳勒与村民们在「石节子美术馆」大字下合照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是贫下中农最光荣。眼睛看到的就是这片山,这条路,根本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的世界。当我走出农村,来到城里,或多或少会有自卑感,你知道你与城里人是不一样的,穿的,吃的,住的都有区别……我运气好,上了大学离开了这个地方。每年回到这里,你会发现除了人老了、小孩少了、年轻人少了,再没什么变化。」在靳勒生前的采访中,曾经这样说。

离开家乡多年,但靳勒几乎每年春节都要回来,除了看望父母,就是村民喝酒、聊天。「他们把我当做村里的一份子,没有抛弃我。」

靳勒买了一台DV开始记录村里原生态的生活,这是他尝试的开始。

2005年,靳勒给老家的炕洞、推耙和父亲栽植的一棵李子树上贴上了金箔——他后来的行为艺术作品之一《贴金》——这个不为父母所理解的「稀奇」举动,被靳勒认为是他「艺术生涯中真正和村庄第一次发生联系」。

接下来,从事公益演出的赵半狄熊猫艺术团,在靳勒的联系下,也走进这个地处大山的村子。

2007年2月14日,腊月二十七,大雪封山,石节子村却沉浸在一个梦幻而诗意的世界里。赵半狄给村民买了一头猪,白天全村人聚在一起,喝酒吃肉;晚上,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里,石节子村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老人们和来自北京的演员们亲切地说话,交流,孩子们则在头上顶着熊猫的叔叔阿姨身旁追跑。

也就是这个晚上,兴奋的村民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靳勒的信任:选举靳勒为本村名誉村长、李保元为名誉副村长。

一年内,村民出国,艺术家进村。石节子村的新鲜事,似乎给村民开启了一扇窗户,人们的内心和眼神开始发生变化。靳勒生前回忆:「村民们很信任我,对我的想法也很支持。」

 

村里展出的雕像

接下来,他开始更大地「折腾」:把整个村庄命名为「石节子美术馆」,并在网络上宣布,要在这个全世界最「土」的美术馆展开一系列当代艺术实践。

2009年2月3日,石节子美术馆正式创建开展。馆名是靳勒的母亲何蠢蠢题写的,确切地说,是她一笔一划「画」出来的,年逾古稀的她并不识字。

靳勒自己掏钱,装裱了100多幅照片,每家每户分挂10余张。村里13户人家,一户人家就是一个分馆。比如靳女女家,叫「女女馆」,李保元家叫「保元馆」,甚至山上的一块块坡地,果园、树木等等,「也是美术馆的一部分」。

在13家分馆里,这些充满艺术意味的影像,和传统的年画悬挂在一起。土房、爬满青苔的院墙,交织着石节子村别具意趣的景象。农耕文化,城市文明,现代艺术与乡村风俗,在这里交织碰撞。

「让外面的人看看我们的美术馆,感觉很自豪。」李保元感叹,「过去,我们这里很少有外面的人来,谁知道石节子村是个啥样子啊?」

以户主名字命名的美术馆分馆

2010年农历正月初四,村子里办起了电影节。「石节子第一届电影节」就在村口举行,放映影片包括法国导演托尼.·加列夫的《只爱陌生人》在内,都是和农民、农村生活有关的电影。不只是图热闹,「想让村民看看银幕上的自己,和自己更贴近的生活,并和世界能有交流」。兴奋的石节子村村民,也第一次踏上了深红色沙土铺成的「红地毯」。

靳勒还尝试带村民一起「做」艺术。他自己动手给村民们理发,将满地的毛发收集起来,加上村民们的旧衣服破布条,和了石节子的红胶泥,让村民们做出了几十个大泥棒子,命名为「基因棒」——这个作品还参加了银川当代美术馆的开馆展览。

一个「基因棒」50元。村民们第一次尝到了艺术带来的真金白银,艺术终于实实在在地对他们的生活有了帮助。

「用艺术拯救农村,修复人与土地的关系」

「用艺术拯救农村,修复人与土地的关系」是靳勒的理想,这句话出自日本著名乡村艺术建设策划大师北川富朗之口。

村民们在做着展览前的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全国唯一以自然村命名,以13户村民为分馆的乡村美术馆声名鹊起。在靳勒的谋划组织下,大学生、艺术家进驻创作等形式的艺术实践,在石节子村美术馆密集展开。

2015年5月15日,中央民族大学教师、北京「造空间」负责人琴嘎发起的《一起飞——石节子村艺术项目》在石节子村靳勒家院子里启动。活动用土豆抓阄的方式,由25位前卫艺术家和25名村民结对,共同完成作品创作,历时一年。

琴嘎认为,「一起飞」计划代表着「艺术就是要再回到生活中去搅动现实」。而在李保元的理解中,「一起飞」,「就是艺术家拉着我们村民一起往前走。」

巧合的是,琴嘎和李保元抓阄到一组。李保元从山沟里拉来好几车花岗岩石子,和琴嘎以及几个村民干了半个多月,修成了60.8米长的「公民之路」。这就是他俩的作品。

李保元笑着回忆说:「和艺术家合作,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我感觉自己成艺术家了。」

「石节子美术馆」引起了国内外艺术机构的关注。2019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乡村建设论坛暨中国艺术乡村建设展」会上,「石节子美术馆项目」成为全国选入的三个案例之一,呈现在官方研究机构、专家、学者面前,以其独特性供论坛交流探讨。

十几年过去了,石节子村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人口老龄化、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的「空心村」问题依然困扰着这里。但李保元觉得挺满意:「道路硬化了,自来水拉上了,互联网接通了,公共路段,家家门口,都安上太阳能路灯。」

他说,艺术家进村,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政府部门也看到希望,尽力支持。更大的变化是,村民们心态变了,「会主动跟来村里的人打招呼,爱护环境卫生了」。

 

坐在路口的村民们

在视野所及的石节子村,由靳勒创作的《鱼人》《将军》《母亲》等十几座雕塑作品安置在村口,路边、山坡,给村里平添了一种现代气息。

「没有靳勒老师,外界不会有人知道石节子村。」李保元一直坚持说着这句话,「虽然靳老师走了,但石节子美术馆我们要继续做下去。」

这片干旱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依旧贫瘠,但来来去去的艺术家们,把艺术和一些朦胧的希望留在了这里。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