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厌女,“姐姐式”道德绑架……中国女孩最害怕的,电影说透了
原创 晏非 新周刊
“姐姐”们的悲剧,不该再次重复下去。/《我的姐姐》
父母因意外双亡,留下24岁的姐姐和6岁的弟弟面面相觑。亲戚们帮姐姐把生活成本算得周全,却不知姐姐一心想去北京读研。该留下弟弟、照顾他直至成人,还是送养弟弟、离家追求被耽误的梦想,成了横亘在姐姐面前的难题。
新片《我的姐姐》的结局,引发了近乎两极的讨论。编剧游晓颖对此的解释是“想说姐姐在不拒绝爱的前提下,依然可以走自己的道路”“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支持,而不是一种支配”。
但姐姐们是怎么想的呢?
不出所料,《我的姐姐》豆瓣评分,从开画的7.9掉到了现在的7.3。虽说还处于中上水平,但这0.6分的滑坡,“归功”给结局,毫不冤枉。
《我的姐姐》这名字,其实多少有点冒犯人。而第一个被冒犯的,正是那群“我真的有个弟弟”的姑娘。
我们太熟悉中国式叙事了,以至于看到类似的表述,脑中难免条件反射般出现“恢宏煽情背景乐就位”“全员泪水就位”“前方道德绑架”的预警。
这么说吧,姐姐们还能对这部电影抱有的一丝期待,多半是由女导演、女编剧构成的主创团队给的。
但就目前来看,宣传口径中的“开放式结局”,似乎并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
是什么,让中国式姐姐如此之痛?
挣扎的姐姐
逃不开的桎梏
《我的姐姐》趁清明档上映,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妙的巧合。
毕竟这世上有相当一部分男孩,并不知道在自己之前,还有过无法出生的姐姐。
如果姐姐“有幸”降生了,她有可能经历什么呢?
午夜难眠时,姐姐仍为自己得不到足够的父母之爱而失声痛哭。/《我的姐姐》
以主角安然为例——
父母想要二胎,于是逼她装瘸子欺骗计生人员,以期得到生儿子的机会。
被寄养到姑妈家的日子里,表哥拿她当沙包,姑父偷看她洗澡。
想上北京读临床医学,却被父母以“就近好照顾家”的名义改了志愿,只能在家乡当护士。
全力备战考研的当口,父母因意外去世的噩耗传来。办完丧事,还得面对骄纵蛮横的年幼弟弟。
世人对她的期待,当然是“当好姐姐,养大弟弟”。但她得到的又是什么?
父亲手机里的合照上,没有女儿的身影。父亲拿手的红烧肉,女儿从未吃过。
亲戚们一口一个喊她“老大”,说的却是学区房该给二胎、扶养责任该归她。着手找领养家庭的消息传出,姑妈赶来泼她一脸水,骂她不配当“姐姐”。
不愿搭上余生扶养弟弟的结果,是污名纷至沓来。甚至当她的经历被好事者传上网,看客也只觉得她是“克死了爸妈”的天煞孤星。
弟弟无辜,但姐姐又做错了什么?可有人在乎她是谁,她想要怎样的生活?
正因为如此,姑妈一边摆弄俄罗斯套娃、一边念叨俄语单词的场景,会轻易逼出观众的眼泪。
她也是姐姐。
见过母亲半夜特意避开她,偷偷给弟弟喂西瓜;拱手让出本属于她的房产;放弃就读西师俄语系的机会,给考上中专的弟弟让路;在成为外贸女商人的前夜,返程回家照顾新生的侄女。
而她摆弄着、念叨着的,正是她被扼杀在萌芽中的梦想和人生。
她逼迫自己麻木,麻木到以为“向来如此便是对的”,麻木到要求侄女走上同样的道路。直到历数过往才恍然想起,“她”本不该是任何人的陪衬。
影片固然是细腻的。片中真实得像纪录片一样的细节,是许多人不曾发觉甚至刻意忽视的。而主角安然一开始秉持的拒绝态度,亦证明了时代与观念的转变。
和一味要求女性在父权下自觉无私奉献的“娘道”们相比,当然是更现代的。
但安然只是个普通姑娘,并没能强大到免受道德感所苦。而这也是影片广为诟病的源头。
编剧游晓颖对结局的解读,是“姐姐在不拒绝爱的前提下,依然可以走自己的道路”“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支持,而不是一种支配”。
但对于有着切肤之痛的姑娘们来说,她们更期待哪吒式“剔骨还父”的决绝。
她们恨的是弟弟吗?不如说,她们恨的是重男轻女偏见背后的“厌女病”。
要不是心不够狠,谁不想一走了之。/《我的姐姐》
多少偏见
假借二胎之名
《我的姐姐》的设定,让人很难不联想到2013年天涯论坛上的一则热帖——《父母去世后,我把两岁的弟弟抱养了出去》。
两者共同点非常多:
父母都是在女儿上大学(即成年)后生下二胎;
二胎都是弟弟;
姐姐都因此决定与父母断绝关系;
弟弟出生前父母闹离婚,姐姐因此得到了家中的房产;
父母都骤然离世,姐姐都不愿意承担弟弟的扶养责任。
不同的是,发帖的作者更早与父母发生了利益上的冲突:
为了给儿子留下遗产,父母大打亲情牌,甚至联合亲戚威逼利诱,只为拿回房子的产权。更可怕的是,他们最初甚至想剥夺姐姐全部的继承权。
而作者也比电影中的姐姐更狠心:一分钱都不愿意给弟弟留。
在发帖作者看来,这一切闹剧的源头,都在于姐弟俩的年龄差距过大。对于姐姐来说,这份亲情不存在“共同成长”的可能,只剩压力和负担。
二孩政策的放开,无疑让愿意多生多育的父母看到了希望。“让孩子多个伴儿互相照顾”,是他们口中常见的理由。但如果第一胎已经十几岁甚至成年,这种来自父母单方面的“陪伴”愿望,往往成为对家庭关系的一种考验。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8年,@各色人类研究中心 发现,在1686个调查对象中,父母离异的占比将近六分之一。其中,独生女孩父母的离婚率比独生男孩父母的高出了3.43%。而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独生女孩父母的离婚率比独生男孩父母高出7-9个百分点。
将地区限定在村镇后,结果更为触目惊心。独生女性其父母的离婚率高达26.47%,几乎是独生男性的两倍。
如果觉得这个样本量过小,我们不妨再来看看1990-2015年中国分孩次出生人口性别比。
镝数聚整理发现,孩子的出生次序越靠后,性别为男的概率就越大。十几年过去了,新生儿性别比的天平始终没能回到正常范围。
国家卫健委历年数据亦显示,人工手术流产量在2014年开始猛增,且多年保持高位,时间基本与“单独二孩”政策的施行一致。
其实这甚至都不需要数据佐证。多少人在面对非男性的二胎孩子时,甚至不能掩饰住自己脸上的惊诧。
作家罗赛迩借亲身经历对此表达不满。
仔细想想,有几个姐姐是被“创造”出来的?
早在1996年,央视《东方时空》播出的纪录片《姐姐》,就曾引发过热议。
只因家长认为“女孩可以照顾男孩”,一对剖腹产下的龙凤胎有了姐弟之分。自懂事起,女孩蕊蕊必须承担起姐姐的角色,处处忍让、将就男孩峰峰。
为了哄弟弟开心,姐姐不能画画,得勉强自己陪着弟弟下国际象棋,还要容忍弟弟耍赖。姐姐刚收拾完的积木,只要弟弟想玩,就得重新拿出来。姐姐看不了想看的《狮子王》,得顺着弟弟看球赛。
从始至终,妈妈都是站在弟弟那边的。常年不着家的爸爸,因为体恤妈妈辛苦,也一味要委屈的姐姐道歉。
而蕊蕊说过多次的那句“妈妈不喜欢俺”,似乎没有人听进去。
在这个家里,姐姐就像是个局外人。/《姐姐》
所幸,这个故事的后续是美好的。
导演李玉透露,报道播出后,舆论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引起了当事父母的反思。这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得以转变,姐姐得到了更为公平的关爱和发展机会。
但有多少父母,会被“戳着后脑勺”纠正?能少点指教姐姐“多帮爸妈承担”的外人,就已经是女孩们的幸运了。
身为父母
别再拿孩子当工具人
这个时代下头胎与二胎的关系,似乎不如父母们预想中那么融洽。
2015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不少“子女有没有权利干涉父母生二胎”的讨论随之而来。相关评论区下,一些头胎孩子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拥有兄弟姐妹,固然可以让孩子有机会获得更强的共情能力。但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已经逐渐脱离儿童甚至少年范畴的人,性格和观念已经趋于定型。这时候再拿“手足情”来说事儿,或许有掩盖父母真实意图之嫌。
年龄差摆在眼前,头胎孩子即将付出的“亲情成本”,也显而易见。
孩子长大了,看得清是非利弊,自然会在新成员到来之际,重新权衡家庭中的种种关系。
而高龄父母的二胎,也有自己的艰险要面对。
我们总强调,产妇的高龄可能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隐患。但有研究表明,致命的危险同样有可能来自“产父”的高龄。
2017年,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遗传学论文指出,父母尤其是父亲年龄越大,子女的自发性遗传突变发生率越高。
影片中,一位患先兆子痫的孕妇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生下第三胎。/《我的姐姐》
另一项发布在英国医学期刊官网上的研究,调查了2007年至2016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四千万新生儿及其生母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父亲的年龄如果达到了45岁或以上,不仅会增加婴儿早产和癫痫发作的几率,还会增加孕妇患上可能伴随终生的妊娠糖尿病的概率。
自身的健康、孩子的健康、家庭关系的平衡……多重隐患摆在眼前仍不放弃,高龄生二胎的人究竟在坚持什么?
在我们周遭,有很多人不能逃脱“成为家庭工具人”的宿命。
《奇葩说》第六季有个辩题,叫“生二胎是否必须经过老大同意”。其中一位辩手提出,这个辩题不应该存在,认为征求老大的意见就是惯着孩子,让孩子以为世界都围着TA转。
连知情权都不愿意给,盲目混淆“尊重”和“溺爱”的概念,这可以说是相当一部分人的内心写照。明明养儿是为了“防老”,却还要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让孩子一生都在“追随自我”和“遵从家庭”之间苦苦挣扎。
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依旧不能改变生育率逐年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新生儿不足1500万,其中近60%都是二胎。
正如詹青云所说:“生育权本来就是为了同时保障父母和孩子的利益而存在的,如果生育权是一个既定的事实,那么我们今天更应该讨论的是生育观。”
年轻人生育观点改变,固然与当下社会的各种因素有关。但要问什么是最初的助力,或许是对自己父母的某种参照。
等到父母们也能认识到“世界不是围着自己转”,并能与孩子建立起真正健康的关系之后,或许年轻人们才能从另一种维度上找到繁衍生命、成立家庭的意义。
《<我的姐姐>结局令人不满?两位主创这样回应》,空山,Ifeng电影,2021-04-04
《父母去世后,我把两岁的弟弟抱养了出去》,2013-08-28
《我们父母辈的离婚率高达17.67%,身为女性这个值还会更高》,各色人类研究中心,2018-12-14
《这部25年前的纪录片,戳中了多少中国孩子的隐痛》,闫如意,凤凰WEEKLY,2021-03-28
《关于节育手术,我们从官方数据里找到了这些》,予她同行StandByHer,2020-09-19
《父母年龄越大 子女自发性遗传突变发生率越高》,科技日报,2017-10-06
Association of paternal age with perinatal outcomes between 2007 and 2016 in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BMJ,2018-10-31
✎作者 | 晏非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标题:《中国女孩最害怕的事,被这部新片剧透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