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5岁女孩弑母藏尸: 谁在助长青少年极端化

2021-04-03 20: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化纵横》2021年4月新刊上市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在文化纵横微店订阅

文化纵横微信:whzh_21bcr

投稿邮箱:wenhuazongheng@gmail.com

✪ 刘宏森 |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本文原载《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10期)

【导读】近日,某女中学生因与母亲发生口角,将母亲杀害后藏尸冷库,三个月后父亲发现遗体后报警。青少年的极端行为再次触动公众神经,这到底是对青少年教育的缺失,还是社会出了什么问题?

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分析当下青少年极端行为的思路,即“一删了之”的极端思维方式,表现为轻易否定生命价值和轻易放弃改善努力。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内外多种因素共同助长的结果:

(1)从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来看,一次性消费的盛行,培养出青少年“一扔了之“的生活态度,而互联网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又使一些青少年将虚拟世界“一删了之”的极端处事态度移植到现实生活中,导致其缺乏对生命的理解和珍重;(2)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来看,“一宠了之”的家庭教育、“一考了之”的学校教育,乃至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推了之”的不负责任现象,也将急功近利、漠视他者的观念深植于他们心中。

种种严峻现实表明,在教育引导青少年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非不知也,而是少作为也,以至于留下许多缝隙和空白地带,而青少年极端行为恰恰是在这些缝隙和空白地带长出的恶之花。因此,这看似是个别青少年出了问题,实际上是一些社会问题“冰冻三尺”的结果,事到如今,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改变了。

本文原载《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10期,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位参考。

青少年极端行为的一种解读

近年来,全国多地青少年极端行为频发。一些青少年或因人际纠葛,或因心中不满、不爽, 往往一言不合,便动手动刀下毒设套,伤害甚至直接夺去同学、教师等人的生命,引起社会关注和震惊。也有一些青少年或因个人愿望未能得到满足,或因不满他人批评,自伤甚至自戕。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伤人或者自戕的种种极端行为,是他们破解困境、纾解烦闷、发泄不满的最为便捷的方式。这就像在电脑键盘上揿下“delete”键,一删了之一样顺手。为此,本文借用计算机操作术语“删除”,指代他们的这种种不计后果、草菅人命(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的极端行为,努力发掘这些一删了之行为背后潜藏着的种种问题。

▍令人触目惊心的青少年极端行为

1.青少年极端行为的表现形态

(1)青少年极端行为针对的对象多种多样。首当其冲的是同学,第二是教师,第三是产生矛盾纠葛的他人,第四是亲属,最后是青少年自身。《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搜集了2013年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报告分析指出:中小学阶段自杀率最高为初中。北京大学《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披露: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1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仅2010年上半年,江苏省自杀的大学生人数就超过40人。

(2)青少年极端行为所采用的手段多种多样,都以致人/自己于死命为直接目标,非常直接,非常残忍。2014年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一帮青少年用脚猛踢,助跑起跳,飞踹同学,还多次搬起水泥块砸向同学头部。同学不再动弹后,他们还纷纷解开裤子,对同学身体撒尿。四川师范大学大一学生腾某残忍杀害室友。死者身中50多刀,头颈离断,光遗体缝合整容就花了将近2万元。2016年5月5日,因日常学习产生矛盾,济南一初三学生吴某在矿泉水瓶中放入0.5克硝酸铅,致同学郑某中毒。

(3)青少年中的种种极端行为,关键就在于它们并非一般性伤害他人或自身,而是一言不合,便直奔要害,招招致命,直接引发命案。从网络搜索的内容来看,“男子吃宵夜因邻桌男盯自己看,将对方数刀捅死”“男子与女烧烤摊主口角,持刀将其捅死”“男子捅死情敌被判死缓死者家属索赔10余万”“男子不满相恋6年多女友另结新欢,持刀捅死情敌”“丈夫夜归发现妻子出轨,将‘情敌’捅死被刑拘”......这些惨剧的主角基本都是青少年。除了直接毁灭他人生命外,多地还屡发青少年通过跳楼、投河、上吊、割腕等多种形式毁灭自己生命的惨剧。

2.青少年极端行为的实质

(1) 轻易否定生命价值。这些青少年对包括自己生命在内的所有生命现象缺乏自觉认识,缺乏基本的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对于他们来说,生命只是可以由他们随意处置的一砖一石而已。由此,他们情绪一失控,便会轻易、直接地否定他人生命存在的理由和权利、价值和意义。“去死”,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头禅,也意味着他对他人生命价值的直接否定。《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指出,中国18~34岁人群死亡案例中,自杀是其中最大的死因,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超过了车祸、疾病等。自杀人数是他杀人数的7倍以上。

(2)轻易放弃修缮努力。不少走极端的青少年往往都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人和事,他们不是想办法化解和解决、修缮和改进,而是以决绝极端的方式,“快刀斩乱麻”,对种种不顺心的人和事一删了之,只图省事,不计后果。山西朔州的弑师案中,相关学生因为被视为“差生”“坏学生”,发誓“做鬼”也要杀掉两位初中老师。有人对2001-2015年这15年中58起青少年学生弑师案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58起案例中,受害者有22人为班主任,占青少年学生弑师总数的37.93%;其次为语文老师(7起,占总数的12.07%),英语和物理各3起(占总数的5.17%)、数学和值班老师各2起(占总数的3.45%)。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一些青少年闯了祸,惹了事,却不愿承担后果,一不做二不休,采取杀人灭迹等极端行为,试图把自己的过错一删了之。药家鑫对被自己撞伤的张妙杀人灭口便是一例。笔者以“青少年杀人灭口”为关键词上网搜索,首页便显示出如下标题:15岁少年盗窃被发现杀人灭口11岁少年毙命(网易新闻中心),14岁少年用榔头杀人灭口(百度贴吧),13岁少年行窃后因老人报警而杀人灭口(新华网安徽频道),4岁女童半裸死亡令人震惊,18岁少年欲性侵杀人灭口(话题-四海网)......

▍青少年极端行为何以频发?

一些青少年往往是脑袋一热、一时冲动,以极端行为戕害他人和自己的生命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青少年中频发的极端行为,其实是其成长过程中,多方面因素合力培植出的恶果。

1.“一扔了之“的生活方式

当今青少年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早已习惯于享受现成的一切,而无须承受稼穑之苦、体验生存之难。很多青少年逐步养成了不同于前辈的生活方式——一扔了之的生活方式。衣物用品旧了,可以送人,或者干脆扔掉。剩菜剩饭,常常被毫不在意地倒掉。一扔了之得到了“一次性”消费方式的有力支持。种种“一次性”物品携带着一扔了之的消费和价值理念,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一定意义上也成为一次性消费:只要通过了考试,教材和教参、笔记和习题,都失去了学习和使用的价值,都可以被一撕了之。每年高考结束后,许多中学校园都会上演的“撕书大戏”。很多青年成家立业后,倾向于依赖老爸老妈保姆佣人,把清洗、修缮、整理之类的家务事一零了之。毫无疑问,一扔了之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一些青少年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缺乏必要的情感和珍惜。什么都可以扔掉,生命何以独能避免被一扔了之?

2.“一删了之”的网络生存方式

互联网生存方式为一些青少年“一删了之”的行为方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游戏中的对手也只是一些符号,可以随时被消灭,甚至可以被随意屠戮杀死。只要删掉重来,死去的对手又会满血复活;其三, 互联网生存方式是一种“无背景”的生存方式。这就为人们于其中为所欲为,甚至胡作非为提供了便利。

从不少极端行为的“套路”可以看出,以极端行为对待他人和自己的青少年,大都是在虚拟世界中浸淫多年的年轻老网民。他们的很多极端行为方式往往就脱胎于互联网。比如河南买凶杀死父亲和姐姐的男孩,其一招一式令人想起很多类似游戏和图文作品。很显然,不能把这种网络中的一删了之移植为现实中的一杀了之,简单视为年幼无知,一时糊涂、失控的表现。正如《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所指出的那样,很多青少年也是在清醒状态下对他人生命一删了之的。他们其实很清楚其一删了之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杀人前,这个少年上网详细查过相关法律”“知道未成年人犯罪不会被判死刑”。因此,真正可怕的不在于他们年幼无知,一时糊涂、失控,而在于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从电脑和网络中的一删了之中,逐步培养出了对他人和自己生命价值的漠视,能够自自然然地实现从一删了之到一杀了之的过渡。

3.“一宠了之”的家庭教育

大多数家庭最关注孩子的功课和考试成绩,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公民素养、校园表现、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往往理论上重视,实际上却无暇顾及,更多“无为而治”。孩子只要成绩好,一俊便可遮百丑;孩子倘若成绩差,则难免一丑遮百好。在功课和成绩上,家庭往往都是不让步、不松懈的,而在其他几乎所有方面,则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流于溺爱。溺爱必然会使孩子缺乏“承认他者”的意识。27次违章的浙江男子遭交警拦查时说:“你扣我车我就毁灭地球。你要是激怒我,我是要灭掉地球的!!......我从小没有受过任何委屈,因为我要登上一个帝位,我要坐伟大的帝位!!”溺爱不仅会孕育出雷人雷语,更有可能纵容出对他人和自己生命一删了之的残忍行径。

教育责任一推了之。教师事实上缺乏批评、处罚学生的授权,非但不能打骂学生,有时候甚至连一句重话也不能讲,必须小心翼翼对待他们。家长们则忙于生意交易、外出打工挣钱,对孩子在家庭之外的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连自己的孩子杀了人、闯了大祸,有些家长也只是通过媒体方才曲线得知消息的。山西运城学生被同学打死后,他父母才知道他在学校“几乎天天挨打”。

4.“一考了之”的学校教育

应试教育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被促进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种几乎唯一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所统摄、所简化。这就使得很多青少年始终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中度过自己的求学生涯。一些青少年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方面面临着困难,成绩不理想,不幸被视为“差生”。“一考了之”的教育使之直接面临着被淘汰、价值被简单否定,却又难以依靠一己之力进行修缮、调整和改进的困境。对于他们来说,“一考了之”其实就是对他们的“一删了之”。由此,破罐子破摔成为不少“差生”共同的处世态度。事实上,恰恰就是这样一些青少年,成为对他人或自己生命一删了之的主力。

5.“一×了之”的社会现实

当今社会中,多种“一×了之”的现实状况,构成了青少年生存发展的基本背景。例如“一推了之”的懒政。一推了之,主要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是一些党政机关在不了解实际状况、不顾及百姓难处和意愿的情况下,拍脑袋决策,制订和推行一些政策指令。二是遇到困难和问题,一些党政机关往往互相推诿扯皮,一推了之。无论哪一种一推了之,事实上既拉低了公众对党政机关的信任度,也给很多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起了极恶劣的反向示范作用。此外,渎职酿成惨祸,官员和老板上下其手,一瞒了之;无良商人以次充好,欺客宰客,一骗了之;医患矛盾时有发生,动辄大打出手,甚至一杀了之......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日益发达的媒体进入青少年的视听之中,共同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的体认和行为的选择。

▍应对青少年极端行为的思考与策略

1.要治事更要治心。消除青少年极端行为需要治本之策,而治本的关键在于矫治人们心中肆虐的急功近利的社会价值观。从根本上说,“一删了之”和种种“一×了之”之间高度同构的,就是急功近利的社会价值观。毋庸讳言,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价值观已经深深地渗入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几乎每一个角落之中。处在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中,善于模仿的青少年难免近墨而黑,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当眼前的人和事非但不能成为实现眼前的物化利益的手段和资源,反而成为一种“障碍”的话,那么,对那些“障碍”一删了之/一扔了之/一推了之/一×了之,便成为最便捷的合乎逻辑的行为选择。因此,治心才是治本之策。只有努力从人心中荡涤这种只顾眼前物化利益,不管长远利益的急功近利的社会价值观,才能使家庭、学校和社会真正重视青少年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才能使青少年免受成人社会种种急功近利行为的影响,远离一删了之的邪恶。

2.要教育更要用重典。教育的形式有多种,而事实一再证明,很多时候,尤其是在人们物欲膨胀、心智失常的情况下,苦口婆心的说服往往没有什么效果。此时,更需要的往往是重典。重典不仅是惩罚,也常常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一是以严惩教育青少年。对那些以极端行为戕害他人生命的青少年,是否应该严惩?人们有不同意见。但通过严厉的惩罚而不是“保护”,对他们,特别是一些钻法律空子的青少年进行教育,以培养和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这无论如何都是必要的。二是以责任规约家庭和学校。有些家庭或者因为经济条件较差,或者因为经济意识较强,家长忙于打工挣钱,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保障和条件。忙累之中,就会忽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对这样的家长,应该通过多种宣传教育的途径,不断强化其家庭教育的责任。要明确学校在防范各种校园暴力现象防治中的责任。对那些只关注升学率,却常常忽视学生思想和行为状况的学校,尤其是那些对校园霸凌现象捂着盖着的学校,应该追究相关领导和教师的相应责任。三是以法制遏制急功近利。只有党政带头摒弃急功近利的政绩观,静下心来,破解“应试教育”、留守儿童等牵动千家万户的难题,谋划和推进未来各项事业的长远、协调发展,有效引导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和行为逐步踏入理性轨道,才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优化的社会环境。很显然,用制度的笼子套住权力,优化政绩观,既是前提,也是根本。

— 2021年4月新刊目录 —

▍域外

印太区域:大国竞争的新“战场”

史 庆

▍特稿

01 知识,如何才是力量

韩少功

▍封面选题:反思美国模式

02 被遗忘的阶级议题与寡头政治的未来

孔 元

03 “两个美国”才是常态?——美国社会分裂的历史脉络

欧树军

04 空心国家与美国的制度危机

李 泉

05 超越灯塔主义:美国种族与族群政策再认识

励 轩

06 亚健康”的帝国与负重的“本部”

章永乐

▍学术评论

07 “伪身体化”:当代人文学危机与港台青年

赵 刚

▍专题: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

08 整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潍坊模式”

王立胜 刘 岳

09 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

宋 棠

10 乡村振兴的“宁波经验”——基于五个村社的讨论

刘炳辉

▍疫情改变中国与世界

11 国家引导的合作责任治理——中国抗疫对风险治理的启发

郑振清

12 双重边缘的自我加压:意大利普拉托华人华侨抗疫经历

杨 肯

▍地方

13 市场机会与理性选择:藏族农民如何参与市场经济?

强 舸

▍政策

14 开放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移民政策与身份焦虑

田方萌

本文原载《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10期,原标题为“青少年极端行为的一种解读”,篇幅所限,内容有所编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版权方。

打赏不设上限,支持文化重建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原标题:《15岁女孩弑母藏尸: 谁在助长青少年极端化 | 文化纵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