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办实事】623个岗位!中建三局拓展南疆少数民族工友“幸福空间”

2021-04-01 19: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

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

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

中建三局抓牢抓实党史学习教育

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基本着力点

将学习教育成效

体现在开新局、谋发展的思路举措上

体现在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上

为职工群众办了一件件

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实事

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期走进

南疆少数民族工友的幸福生活

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

中建三局西北公司4年累计为623名

来自和田、喀什的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

开展职业培训,提供就业岗位

南疆少数民族工友

生活条件、精神面貌

发生了巨大改变

迎来了新的幸福生活

01

学手艺,开辟致富新路

30岁的麦麦提敏·木萨来自和田地区于田县一个偏僻的村庄。由于气候恶劣、土地贫瘠,以玉米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他常常入不敷出,生活较为困难。2017年,麦麦提敏·木萨来到中建三局承建的乌鲁木齐检验检测园从事杂工工作。在一次项目谈心会上,麦麦提敏·木萨提出向往成为一名电工,“学一门手艺,不怕没饭吃。”

麦麦提敏·木萨

项目电工贺清泉成了麦麦提敏·木萨的师傅,教他如何管理机械设备、检查线路、安装工地大灯……“我干这行10年,带了3名徒弟,麦麦提敏·木萨是最好学的,遇到困难他也总是冲在前面,是个好苗子。”贺清泉记得,施工现场的电箱有40公斤,需要两人抬着走,麦麦提敏·木萨总是抢着抬重的那一头。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工,必须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除了“手把手”传帮带,为让麦麦提敏·木萨尽快熟悉理论知识,贺清泉还给他买了十几本电工技术方面的书籍,不断地跟麦麦提敏·木萨交流,细心为其讲解专业名词。在师傅指导和麦麦提敏·木萨自己的努力钻研下,2019年10月,麦麦提敏·木萨顺利取得建筑电工操作证,成为了一名正式电工。

目前已经有52名少数民族工友取得了建筑行业电工职业资格证,走上了致富新路。

02

配岗位,保证稳定就业

吐孙古力·伊布拉伊木来自莎车县阿拉买提乡阿祖拉村,和所有维吾尔族姑娘一样,她有着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吐孙古力·伊布拉伊木的3个女儿都在上学,76岁的婆婆已经年迈,家中收入主要靠丈夫打零工每月赚来的2000块钱和吐孙古力·伊布拉伊木打理的3亩贫地的收成。

“真希望我也能像男人一样出门挣钱。”2020年,她丈夫来到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项目后,吐孙古力·伊布拉伊木也鼓足勇气报了名,“没想到中建三局这么快同意了我的申请。”

吐孙古力·伊布拉伊木

在机场项目,吐孙古力·伊布拉伊木从事保洁工作,“从没想过一个农村妇女每月也能拿到4000元工资。”今年春节,吐孙古力·伊布拉伊木把自己的存款寄给婆婆,为家里添置了电冰箱、彩色电视机,家里的生活条件也逐渐变好。

“女儿平常发视频过来说学习上的问题,项目上的同事都很热心地帮忙解答。”吐孙古力·伊布拉伊木说,“希望女儿和他们一样,能考上好大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西北公司新疆经理部结合少数民族群众特点和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匹配就业岗位,让每一位在此就业的少数民族群众都能舒心地工作、愉快地生活。

03

结“亲戚”,共创美好未来

2020年4月,中建三局扶贫培训基地在巴楚县技工学校正式成立,吸引了当地350名建档立卡户农民工报名参加学习。5月,首批116名学员通过培训,从巴楚来到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项目的艾尼·吾布力便是其中之一。

7年前,艾尼·吾布力一家人年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全家人眼巴巴地指望着3亩地过活。为了能过上好日子,艾尼·吾布力农闲时做临工,挣点钱补贴家用。

艾尼·吾布力有两个孩子,一家四口生活拮据,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得知扶贫培训基地在村里招生的消息后,艾尼·吾布力主动报了名,“新疆儿娃子,就要走出去干点事业。”

艾尼·吾布力

来到中建三局,艾尼·吾布力被分配到了砌砖组,并与乌鲁木齐“三条路”项目经理刘伯军结成“亲戚”(新疆当地扶贫工作中有一项是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结对”,一对一帮扶模式统称为“亲戚”),全身心投入到技能学习中来。

新疆经理部成立了劳务中心,在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实地教学、定期考核、技能比武等方式,以能力提升为抓手,实现农民就业产业化。艾尼·吾布力在“砌砖组”技能比赛中总能脱颖而出,连续三次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艾尼·吾布力每天可以砌筑1.6方砖,已经达到了熟练工人的80%,垂直度和平整度都能满足验收的标准。”刘伯军介绍道。

在工作中,艾尼·吾布力主动成为8名工友的职业导师,把自己学习的经验向“徒弟”们分享。对于未来,艾尼·吾布力说他以后想开一家劳务公司,让更多的乡亲们走上致富的道路。

“现在新疆正在稳定发展,很多人和我一样,生活越来越好,安居乐业就是最好的证明,谁都没法抹去这个事实!”艾尼·吾布力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艾尼·吾布力言语中透着自信,对于未来,他满怀憧憬,信心十足。

主创丨西北公司

文案丨冯跃龙 王 阳

编辑丨杨国勇

审核丨叶 青

【相关推荐】

原标题:《【办实事】623个岗位!中建三局拓展南疆少数民族工友“幸福空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