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豆瓣用户给翻译打差评被举报,还让不让人打差评了?
文 | 杜 虎
近日,北京语言大学在读研究生高晗遇上了事,她读了韩烨翻译的乌拉圭名著《休战》一书后,认为翻译得不好,“机翻痕迹严重”,于是在豆瓣上给了该书两星的差评。对于这个差评,韩烨女士“感觉挺糟心的”“近乎人身攻击”。韩的朋友直接举报到学校,高晗被迫向韩烨和出版社公开道歉,并删除短评。
致歉声明
高晗之所以差评韩烨的著作,也是因为她对此书抱有很高期待,还因为她同样是西班牙语系学生,所以对这本书的评价属于专业评价。韩烨及其朋友如果认为高晗冒犯了她,完全可以在翻译的字词句上进行专业讨论,而不是将学术争鸣搞成看似堂皇实则学阀意味浓烈的举报。
有关这次不适当、乃至于龌龊的举报行径,论者在第一时间都有论述。我们要说的是,举报的失德与失范确实是本次风波的一个侧面,但另一个角度的思考更不能少,那就是高晗有使用差评的权利,哪怕豆瓣没有设置差评选项,高晗完全有权在其他场合、以公认的方式给予差评的判断。
确实,在像豆瓣这样的点评类平台上,差评有被不加节制地使用,成为控评的不良手段。然而,就事论事而言,高晗给出差评属于独立评论,是她根据自身的阅读感受自主得出的结论,既不等同于黑产的控评,更不是无事生非。相反,韩烨及其朋友阴谋论太重,甚至不无诛心之论,是对高晗差评权利的“侵犯”。
有差评,有中评、好评,这是点评网站的正常生态。相较于一介学生的高晗,韩烨在圈里有名气、有人脉,一个直接证据是她的朋友直接将举报信发给高晗所在系的老师。如此敏感,又如此脆弱,可见差评的威力不算小。
韩烨及其朋友对高晗差评的反应,完全证明了“差评”这一选项是必要且合理的设置。但遗憾的是,无论是韩烨还是替她举报的朋友,都配不上这种有差评的文学评论。在韩烨他们那里,可能只剩下“眼到手到心到”等无原则的肉麻吹捧。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高晗一个差评就戳穿了翻译小圈子的虚伪。
高晗在豆瓣网上对《休战》一书的评价
对于出版社和译者来说,恐怕得睁开眼看一下除了小圈子以外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是存在差评的,是可以不问出身只看译作质量的。高晗说的话难听,但韩烨应该明白,不只是她才看得懂西班牙语,她也许有出版社的关系,但能看得懂原著的人多得是,每个人都有差评的权利,作为译者不能自视甚高。
高晗与韩烨之间就译作的问题产生矛盾,完全可以有比“让高晗闭嘴”更好的解决办法。因为高晗的差评不是随便说说的,她举出了许多句子,还证明韩烨的译句有机翻的痕迹。在这个时候,高晗列举的是例证,但韩烨强调的是自己多么用心。换言之,韩烨没能驳倒高晗的举例,最后依仗权势让高晗消声。
高晗的道歉,当然不是真心的,是迫于压力使然。高晗有真知灼见,韩烨有替她出头的朋友助阵,最后确实是把那个差评删除了,但经此一役,韩烨将背着这个差评行走翻译江湖,永远被差评定格。这就是面对差评不能好好讨论的必然结果,也是打压给差评之人,恶果反噬韩烨及其朋友的结果。
时至今日,还有译者自认为可以联同出版社一手遮天,对不同声音抱着强烈的敌意,将所有批评都看作是阴谋,定点清除有不同意见的评论者。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差评机制的存在,这些人不知道还会做出什么来捍卫自个儿那点私利。有差评在,照见如此译者的小格局,可见差评权利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译者韩烨对高晗差评“机翻痕迹严重”的回应
从始至终,外界没看到韩烨自辩《休战》一书的具体翻译字句,其实是默认了高晗的差评。韩烨可以让人脉资源为其所用,却无法以专业自证清白,这是她理应感觉羞耻的地方。差评像一面照妖镜,照见翻译圈任人唯亲、小圈子互捧的现状。如果没有差评的社会机制,外人还看不到这份“热闹”。
翻译的圈子很小,西班牙语翻译的圈子更小,高晗道歉自然也是被晓之以利害的结果。但这种对差评的压制,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若差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更多人从高晗的违心道歉中,看到差评机制的正当与必要。韩烨及其小圈子打压高晗,却让差评机制为更多人理解,这也是反面典型的积极效应。
当韩烨说高晗的差评让她“感觉糟心”的时候,她可能没意识到,随着事态向举报的劣质程度演变,韩烨及其举报的朋友让关心南美洲文学的读者更糟心。如果韩烨还对翻译有基本的尊重与羞耻心,在局面如此糟糕的情况下,应该公开向高晗致歉,并真心实意地表达维护差评机制的立场,否则会让人继续看不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