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位资深raver的音乐之旅

2021-03-31 11: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当人类发明电子音乐的时候它就是开放的,人类用声音的振动去表达情绪和情感,无论是何种电子音乐流派,万变不离其宗。所有隐秘的声音都是经过人的思考去创造出来的,因此电子音乐依旧带有人味,所有的一切就只等待舞者自己去应答。”

作为前媒体人,和如今的资深raver,Vengo向我们讲述了关于电子音乐的一次精神之旅,以及他在旅程中记录下的图像。

柏林情绪的尾声Outro

疫情发生前的2018年夏末周一的早上十点,我走出了柏林那家臭名昭著的电子音乐俱乐部,神情复杂地往前迈出了十几米,突然遇见了十几个小时之前在厕所里认识的身材微胖的菲裔德籍女孩。于是在柏林夏末微弱的晨光中,我和她开始了一段类似于Outro的对话,脚下一看就是不常维护的碎石小径上尘土扬起一丝复杂的情绪。Uber司机很快抵达,我们给了对方一个离别的拥抱,不善言语的我也不知道能说些什么,就淡淡说了句See you later,她笑着回答我See you soon,very soon。彼时,巨大建筑物的身边有一颗大树,太阳躲在后面向我投射出一片殷情的光点,像极了害羞的花朵,也散发出一种莫名的使命感。

天还没有彻底的亮堂起来,在俱乐部里连续奋战了16个小时的我坐在车上开始回味这段旅程,回想起Oni Ayhun那首穿越时空的《OAR003-B》略微有点忧伤起来,但在这里发生的一切行为和语言让我开始思索和意识到,它并不是一段激动人心的蹦迪野史,它更多的应该是一次次自我更迭的精神之旅。对不起,我想先把我旅途的结尾画面告诉你,再带你钻进回忆一起寻找那些在电子音乐场景里有迹可循的情感和即个人又共生的精神体验。

来自成都,前往柏林

我特别享受生活在成都这座城市,因为摇滚、嘻哈、电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在这个城市里野蛮生长,音乐这个基因深埋此地,它像一条河流一样哺育着这片天府之国。进入21世纪,电子音乐成为了时代主旋律之一,成都的电子音乐场景也慢慢经历了时空的跨度飞速成长起来,如今成为了受德式techno影响最深的电子乐场景,除了当地的电子俱乐部以德式techno闻名全国以外,街头巷尾也以德国制造的影音制品作为优质标签进行贩售,一家取名叫“柏林之声”的街铺很能说明问题。当主流电影《柏林召唤》用一曲《Sky and Sand》召唤全世界锐舞人群的时候,它也向大众宣告了柏林作为techno圣地的存在感,而去柏林就是去远方。但疫情之后的现状使得前往柏林变成了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

Vengo摄于成都俱乐部

2018年夏天,我第一次有机会去欧洲旅行,很幸运的以电子音乐作为了旅行的脉络。我与如今叱咤中国电子音乐场景的Cora相约前往,我们是因为都非常喜欢一个叫做Giegling的德国电子音乐厂牌而在舞池中相遇的,此行的目的地便是葡萄牙的Waking Life音乐节,在那里Giegling组织了其中一个电子舞台,他们以出色的舞台装置和精绝的音乐品味在全球乐迷中享有盛誉。于是我趁此机会给自己安排了一趟前往柏林的朝圣之旅,从南部葡萄牙,经西班牙到法国,再到北部德国,穿越整个大陆并在沿途深入体验不同国家的派对文化和电子音乐场景。待我即将抵达柏林泰格尔机场(如今已经关闭)的时候,看着机舱外绿树成荫的城市时,内心的归属感早已泛起了涟漪。

欧洲电子乐之旅

这一趟欧洲电子音乐之旅,并不是按图索骥,而是随遇而安。在抵达里斯本之后,便与当地朋友去了很多地方,从知名的唱片店开始,接着是Time Out美食市场上的House俱乐部,然后是街道小店铺里的Disco派对,最后凌晨3点转场到了当地最大的俱乐部Lux Fragil听DJ Bone的演出。House舞池里一个看起来六七十岁白发苍苍的老头子正在最靠近DJ舞台的区域前热舞,听人说他是本地知名的导演,我不好意思地观察着他,再回头看看窗外的内海平面,内心一万个惊叹号随着声波不停地起伏。

最惊奇的经历是搭乘大巴前往音乐节的现场,它身处葡西边境的乡村,有一片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湖泊,我和Cora没能赶上DJ Dustin的演出,但这位德国男孩却载着我们在夜空下去湖对岸听到了Object的Techno Set,更神奇的是在舞池当中我竟然仅凭舞姿动作就识别出了曾经在中国台湾遇见的某位来自以色列的Raver。在音乐节这样的场景中,人与人的相遇可能是因为气味、频率等一切偶发因素,太神奇了。之后我与Cora告别,独自飞抵西班牙巴塞罗那,闯入了一家很小的俱乐部,当晚John Talabot的Long set一直延续到早上6点。一个头戴黄金橄榄枝的俄罗斯男孩在人群中一闪而过,拥挤的舞池让我遇到一对日本游客夫妻和一个本地西班牙大叔,他们在犹如多米诺的曲线律动之余发出阵阵欢呼,我们的交流保持在舞姿中,

百转千回。在法国巴黎,我和前来出差的北京朋友们一起去了一个叫做“Flash Cocotte”的Queer派对,全城最美的男孩女孩以及流动性别都出动了,我更是巧遇了Kim Ann Foxman的演出,她用Depeche Mode一曲经典的《Enjoy the Slience》收场时,我和身边的年轻人们都沉迷其中,久久不愿离去。挥别了旅途中的一个个新老朋友,谈论了各自憧憬的生活,旅行中的这些景象无时无刻让我的心柔软如初生的婴儿。最终,我带着层次丰富的南欧印象抵达了看似冰冷的柏林。

柏林,一个把人字大写的城市

万万想不到,下飞机第一件事居然是打乒乓球。曾经跟我在北京上海成都蹦迪的德国朋友Peter,他用保温杯为我手冲了黑咖啡,然后叫上邻居在小区楼下乒乓球台玩耍,我的柏林之行由此展开。Peter是一个非常热心环保的人,他在自己的厨房里专研发酵工艺,主料来自柏林能买到的材料,佐料则是从东亚带回来的各式发酵菌。我和他住了几天,每天睡到自然醒,我便同他去土耳其餐厅买早餐面包,再去他自己种的小菜园采摘一些可食用的蔬菜。有时候他一边制作着美味食物,一边给我分享在他成长经历中感受过的电子音乐,讲诉每一种音乐背后的故事脉络。这些日常的景象丰富着我的感知,让我意识到柏林与成都的距离其实仅是物理存在性,它也拓展了我对于电子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在柏林,对于创作者和表达者来说,参与电子音乐场景是一条非常酷且自由的道路,事实上柏林的日常生活也给派对文化提供了非常多的养分。在Englischer Garden的裸体草地,人们能以最纯粹的状态安全地共享一片蓝天;在各个社区中心的周日跳蚤市场,人们可以交换和传递彼此使用过的二手物品,减少消费主义对人的掠食;在Berghain,Tresor,://about blank,Kate Blau,Watergate,OHM,Kit Kat等等电子俱乐部空间里,人们可以宣泄人性里的欲望并用博大精深的电子音乐来消解它;在各色人种的聚会上,世界公民可以不带有任何偏见地友好认识彼此。人人都成为一个人,你可以骄傲地做一名诗人,你也可以骄傲地做一个失败者,你认可的即是你所得,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评判你。就像被柏林滋养的当代摄影艺术家Wolfgang Tillmans所说的,柏林的日常生活也是他很多作品的灵感来源,“你自由的使用它时,它就是自由的”。也正如他拒绝解释图像的意思一样,我们也应该放下解释电子音乐的动机,而是让身体参与其中,你的手掌、肘关节、小腿都会拥有与众不同的运动轨迹,让跳动的舞姿去给予答案。

Vengo摄于柏林俱乐部Berghain外

在Berghain里,我认识了很多陌生男女,出于一种职业习惯,我用一个问题采访了他们。你们在这里面经历过的最难忘的一刻是什么?他们讲述了最美妙的时刻,女孩子说是朋友为她准备的像俄罗斯套娃一般的惊喜蛋糕,男孩说是他看到每一个个体都在疯狂的舞动时……在电子音乐场景中,由于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不一样,以及能量流动的方式也并不相同,自然而然每个人得到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假如你有幸能潜入一场拥有微妙情感和复杂人群的电子音乐派对,请静静享受其中的宁静,尝试像冥想一样的观察自己和周围的人。

当你真正进入电子音乐的时候,你并不会思考你自己想要什么,而是观察得知——假如世界是一个点线面构成的平面,置身其中的你只是其中的一个点。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而是跟随音乐去流动,不要去询问去路,是用身体感受震动,最终的答案会在你心中流淌。

电子音乐就是人与人的相遇

当人类发明电子音乐的时候它就是开放的,人类用声音的振动去表达情绪和情感,无论是何种电子音乐流派,万变不离其宗。所有隐秘的声音都是经过人的思考去创造出来的,因此电子音乐依旧带有人味,所有的一切就只等待舞者自己去应答。我在这一趟欧洲之旅中更加了解自己当下所处的位置,每一条路都是通向自己的道路。如果你缺乏勇气,遇到想要搭讪的陌生人,请勇敢一点面对你的欲望,做出你想要做的行为。如果你缺少耐心,请放下自己,把信任交给音乐家,让音乐带你缓缓启航。如果你有某些欲望强烈到不可自控,那就试着去行动,但行动之后要勇敢接受并承担所有可能的后果。在电子音乐制造的各式场景中,柏林的的确确是一个万花筒般的城市,每一位喜欢电子音乐的人无一例外都曾奔赴于此。

在柏林,所有不同际遇的人最终都会相聚在一起,而在那一刻我看到了曾经在各大洲不同场景中见到的人们,他们的笑容和舞姿能说明彼此的体验和连结,而这一切都让我由衷地感恩命运让我们行止于此——那一刻,世界上所有善良可爱的人们都无所畏惧地在一起跳舞。

重振世界的序曲Intro

很遗憾我们现在不能旅行,柏林的电子音乐场景也已迈入了沉默的时代,当年的盛况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遥远的回忆和不可企及的梦境。当下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理解和感受电子音乐的精神性,在自己身体能抵达的电子音乐空间里去探索除了人性欲望以外的生命力。在浪潮之下,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救自己,自己爱自己,用微弱的声音去与自我相处,进而找到人与人相处的方式。

Vengo摄于里斯本俱乐部

在疫情之后,人与人之间能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关系。希望再次遇见的时间不会太长,当我们再踏入同一个电子音乐场景的时候,请蜕下你的伪装和保护色,让我们彼此看看最真实的模样。

撰文、图片提供 — Vengo

原标题:《一位资深raver的音乐之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