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基建浪潮中的算力突围:寻找数字时代新密码
随着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值最高汽车公司,汽车正在逐步进入智能时代。汽车厂商也从比拼动力与速度,转而开始较量芯片和算力。
所谓算力,简而言之就是计算能力,由计算、存储及网络三项指标决定。它指代了人类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也集中代表了人类智慧的发展水平。更高的算力,就意味着在智能驾驶场景下,汽车对道路和行人的识别更精确,对突发情况的反应速度更快,对电力动力系统的控制更有效。
算力正成为数字时代的生产力核心,它不但带动自动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更带来了智慧工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创新成果的高效率产出。未来,国家与国家竞争的核心也是算力。
对此,中国的政府、科研界、产业界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原文首发于2021年3月29日,原标题为《新计算时代的算力突围》,原刊于《瞭望》杂志2021年第13期。
1
算力:新基建中的“基建”
“新基建”的浪潮正奔涌而起。
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指出将重点支持虚拟企业专网、智能电网、车联网等7大领域的5G创新应用提升工程,并对边缘计算(MEC)平台建设提出要求。
算力作为新基建的“基建”,是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的关键。有专家分析,只有在计算速度、传输效率和网络等算力指标得到极大提升的基础上,数字经济的底座“ABCD”,即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大数据BigDate等技术才可能应用到生产系统、工业系统中,形成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数字经济。
“算力是衡量数字经济的核心指标。”瞭望智库2021年发布的《赋能数字经济拥抱算力时代》课题研究报告指出,算力作为新的生产力,可用以评估以数字产业为驱动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从综合算力来看,中国属于国际算力大国,其国家算力水平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规模及地位相匹配;但以人均算力水平算,我国还是一个中等算力国家,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国算力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结构水平仍有待提高、优化。
2020年,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型基础设施范围,提出建设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吸引地方积极布局计算产业。
广西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数据中心发展规划(2020—2025年)》,计划实施“筑基工程”,打造国家级新基建算力基地,推动以南宁超大型数据中心为核心、其他地市差异化大中型数据中心为补充,“一核多点”建设布局中国—东盟国际新基建算力基地;上海、湖南、贵州、宁夏、河南等多个省区市也针对新基建和算力产业出台了自己的发展规划。
2
“鲲鹏”破局
2020年5月,英伟达发布了面积达826平方毫米,集成了540亿个晶体管的7nmGPUA100,其在云端推理的基准测试性能是英特尔最先进CPU的237倍,这意味着它能为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科学计算和云图形工作负载等提供更为强劲的算力支持。
这是计算产业为应对智能时代海量算力需求、打破架构垄断、向新计算时代突进的一个缩影,即计算不再局限于数据中心,而向云、网、边、端全场景扩展;计算不再仅仅是通用计算,更是包括AI计算在内的多样性算力混合部署;计算不再局限于IT产业,而成为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持多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我国技术厂商也为推进新计算做出了多方向、多层次的努力。我国自主研发的鲲鹏计算系统——以鲲鹏处理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为核心、面向云—边—端三层级智能计算需求的计算生态系统。该系统与传统的X86架构的计算系统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开放共享、自主安全。
鲲鹏计算系统为上下游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合作基础。目前,鲲鹏与2000多家合作伙伴推出了超过4500个通过鲲鹏技术认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12家整机厂商达成合作,推出自有品牌的服务器。与麒麟软件、普华基础软件等6家操作系统软件提供商共同发行了基于openEuler的商用版本操作系统。
鲲鹏计算系统也为各地提供了基于算力产业的发展引擎。截至2021年2月,全国已有22个省市成立了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以贵州为例,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成为承载硬件更新与软件应用的枢纽,省内已经有一批基于鲲鹏产业的产品顺利落地,助力贵州从中国机房向中国数谷迈进。
安全可靠的鲲鹏算力为智慧政务保驾护航。在北京平安城市的大数据项目中,基于鲲鹏的大数据节点规模已经超过2000台;在上海,基于鲲鹏底座和全栈云智慧政府新架构,上海建成了市、区两级电子政务云平台,能实现市政府各部门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有效协同,打造上海“最强大脑”。
3
“合力”突围
在向新计算时代迈进中,我国算力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也显而易见。
首先,算力资源不均衡。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缺乏专有算力平台;平台用户间算力资源衔接较难、算力发展整体大而不强、粗放投入是我国目前算力产业的主要态势。
其次,异构性计算产业整体弱势。相对于以X86架构为基础的传统计算生态,异构性的计算产业依然处于边缘状态,产业生态脆弱、人才缺失严重,市场主流对于计算新技术、新架构、新应用的参与还远远不够。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深圳市湾区数字经济与科技研究院院长曹和平认为,在3~7年的中期远景上,应对我国国家算力产业链进行顶层设计,对国家干线、区块链、东西南北中算力布局进行总体规划与部署。
“各地搞新经济、数字中心、超算中心的投入已经不少,未来可考虑类比国家电网建设思路,将各地算力中心联结入网,优化全国的算力资源配置。”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理事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曹文炼建议。
构建新计算生态系统需要长期投入和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力。这就要求新计算厂商要坚持最大程度上的开放,将市场机会与产业合作伙伴共享,从根本上促进生态系统快速扩大。对此,华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入15亿美元来构筑鲲鹏生态。比如,为解决鲲鹏开发跨语言、跨处理器环境的割裂问题,华为推出支持鲲鹏原生开发环境的华为云CloudIDE,以及鲲鹏开发套件和鲲鹏开发者社区,并在2019年推出了“沃土计划2.0”,计划五年内在全球发展500万开发者。
原标题:《算力突围:寻找数字时代新密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