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管好非机动车这个老大难问题

2021-03-29 17:16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长期以来,非机动车给市民带来的烦恼真不少。并不宽敞的楼道里,正在充电的电瓶车让大家寸步难行,还极易引起火灾;原本幽静的马路上,电动车报警器的声音格外刺耳;部分外卖、快递小哥无视交通规则,横冲直撞,险象环生……非机动车,该好好管一管了。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5月1日起,《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施行,从各环节、全链条规范非机动车安全管理。

《条例》一一回应了市民关心的诸多问题: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首层门厅、走道等部位停放和充电;逆行、鸣喇叭、不礼让行人等不文明驾驶习惯将会受到处罚;明确快递、外卖非机动车必须使用专用号牌。

在许多城市,非机动车管理历来是个老大难问题。上海的交通状况本就复杂,非机动车的保有量又远超机动车,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不少非机动车驾驶者规则意识、安全意识相对缺乏,自认为非机动车可以随便骑,“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此心态极易成为滋生意外事故的温床。据报道,上海交通事故中超过50%与非机动车有关。

因为难,才要花更大力气、用更坚定决心去治理。出台《条例》,就是要变突击整治为常规执法,将非机动车管理正式纳入日常化的工作轨道中。换言之,管好非机动车,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今往后,广大非机动车车主,必须改一改自己的不良习惯了。

被称为上海“最严非机动车新规”的《条例》,也展现出治理的决心和力度。比如,根据《条例》,在人员密集场所室内区域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的,最高可以处五万元罚款。

不过,加强治理不是为了“管”和“罚”,而是更好地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比如,外卖、快递小哥的违规行为,常常是为了“抢时间”。《条例》规定,企业应根据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配送时间、路线等标准和要求。这既是对广大市民的人身安全负责,也是对快递小哥的保护。

又比如,一些小区里,居民未必不想安全充电,但因为住宅条件所限,不得不“铤而走险”。因此,《条例》在“严禁”的同时,也致力于推动住宅小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设施建设。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才是真正的绣花式精细管理。

当然,立法只是手段,改变观念、规范行为才是目的。上海一直是一座讲规矩、守规矩的城市,市民的规则意识和文明素养较高。要让上海的交通更安全、出行更安心,归根结底还要靠每一位上路的车主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文明驾驶、身体力行,我们都可以。

    责任编辑:李勤余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