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拯救欧洲的“天主之矛”: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翼骑兵

2021-03-31 18: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帕拉丁选帝侯 历史心发现

导⾔:在欧洲,有⼀个“⼩国”因其在历史上被五次⽠分⽽时常成为被调侃的对象,但鲜有⼈知,这样 ⼀个国家也曾名列列强之位,平过独,镇过露,也令东⽅的穆斯林世界闻⻛丧胆。这个所谓⼩国,即是波兰。15到18世纪的波兰,还叫波兰⽴陶宛联邦,或者波兰⽴陶宛联合王国,是以波兰贵族主导的 议会君主制国家,国王由贵族选举得出,可以是本国贵族,也有可能是外国贵族。例如著名 的“强⼒王”奥古斯特,就曾经同时担任过波兰国王和萨克森公爵之位。波⽴联邦的国⼟⾯积曾达到欧洲第⼆,南及⿊海之滨,北⾄波罗的海,⻄邻神罗之疆,东接帝俄之域。也正是因为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波兰的地缘政治状况⾮常的被动,东方直接⾯对来⾃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威胁,⻄⽅的普奥两个⼤国也给他们带来了巨⼤的压⼒。但也就是在这样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波兰打出了⾃⼰的赫赫威名,得到了“天主之⽭”的称号。波兰得以在欧陆称雄数百年,其所依靠的⼀⽀重要⼒量,就是最精锐的骑兵部队——波兰翼骑兵。

翼骑兵的英⽂叫做“Winged Hussar”,是波兰特有的⼀⽀骑兵部队,类似骠骑兵但⼜有些许不 同,可以被视为重装骠骑兵。战法与编制有着⼤量奥斯曼⼈和鞑靼⼈的影⼦,但融⼊了⼤量波 兰特⾊。这⽀部队活跃在16-18世纪,在艺术作品中通常被描述为“身披兽⽪,⼿执⻓⽭,头 戴各式华美头饰,背后⽴着⼀根向前弯曲的华丽⽻翼的半身甲骑兵”。背后的那个翼饰,上有空洞,插上了⼤量的⽻⽑和装饰品,据传作⽤有三种,其⼀是可以发出 尖啸声,震慑对⽅战⻢;其⼆是可以对抗奥斯曼和鞑靼骑兵⽤的反骑兵套索;其三是可以起到 威吓和装饰的作⽤。然⽽—— 不是吧阿sir真有⼈觉得会有⼈把这东⻄拿上战场?

先说第⼀点,根据⽬前对翼骑兵装备的复原,⽻翼的尖啸声在战场上是盖不住⻢蹄声的,第⼀ 种作⽤根本发挥不出来;再说第⼆点,翼骑兵作为精锐部队,战术定位类似重骑兵,以冲锋为主,不可能拿出去对抗敌 ⽅使⽤套索的轻骑兵。退⼀步讲,就算真的有这个作⽤,根据⽬前的还原,这种⽻翼也会使得⻢匹的负担增加很多,同时降低速度,为了以上⽬的付出损失机动性和速度的代价⼀⽐,也是 得不偿失的;最后说第三点,还是那个理由,为了装饰效果损失机动性绝对是不值得的,但若是不是在战 场,⽽是在仪仗阅兵等场合时,还是相当帅⽓的。即便那些⼤好喜功的波兰贵族对这样的配饰情有独钟,也仅仅是会在仪仗队的表演上装备这样 的⽻翼,⽽不会真的装备上战场。

当然这只是⼀种可能的猜测,同时也是⽬前最主流的推论, 依照⽬前留存的⽂献和装备复原之后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但不排除真的存在带上战场的⽻翼。真实的翼骑兵 在装备⽅⾯,因为⼗六世纪和⼗七世纪翼骑兵经过数次装备改⾰,⽽今天介绍的主要是特兰⻄瓦尼亚⼤公斯特凡·巴托雷改⾰后的翼骑兵部队。

波兰翼骑兵部队的装备因为战术的改变和⽕枪的进步,发⽣过重⼤的改变。在改⾰之后,铠甲 主要使⽤特制的半身板甲,根据个⼈喜好和身份地位可能会有⼀些特殊的装饰或是兽⽪披挂。⽽武器则相当繁杂,包括多把特制的⻓⽭,被称作科⽪亚(Kopia,波兰语⻓⽭),上⾯挂有 ⼀⾯战旗,⽐起以往的重骑兵骑枪要更轻、更⻓,在接战后断裂,可以直接丢弃;⼀把波兰军 ⼑,被称作扎布拉军⼑,⽤于近身的混战;⼀把重型的破甲刺剑,与⻄欧的破甲剑类似,同样 ⽤于冲锋;以及两把簧轮⼿枪或者⼀把⽕枪。在编制⽅⾯,翼骑兵主要以200⼈左右的编队作为⼀个战术单位,⼀同发起冲锋,并在冲锋完 成之后抛弃骑枪,改⽤⻢⼑进⾏近战,如果对⾯阵线过于坚固,也同样会使⽤⼿枪进⾏半回旋 作战。03 翼骑兵的战术 以往,提起骑兵的作战,我们不难想象出成百上千的骑兵身披重甲,⼿执巨⼤的骑枪,以惊⼈⽓势发起⼤规模冲锋的场景。伴随着远处⼤地的震颤与被⻢蹄扬起的尘⼟,如⿊云⼀般压过 来的骑兵们⽤⼿中平举着的骑枪将敌⽅部队的阵线彻底撕裂,这正是中世纪时期重装骑兵的主 要作战⽅式。

有别于17世纪骑兵⼴泛使⽤的半回旋战术,翼骑兵虽然属于重装骠骑兵,但他们的战术定位 与中世纪的重骑兵类似,同样是通过多次冲锋撕裂敌⽅战线,进⾏分割,完成第⼀次冲锋后, 机动迂回⾄⼰⽅阵线,准备⼆次冲锋。翼骑兵部队⼀般会携带备⽤的骑枪,在回到⼰⽅阵线后 更换。备⽤骑枪⽤光之后则会使⽤配备的破甲剑冲锋。如果对⽅的阵线过于严密,冲锋难以突破,翼骑兵也同样会转⽽采取半回旋战术,消耗和骚扰敌军,并寻找冲锋的时机。翼骑兵在历史上声名远扬,但也并⾮战⽆不胜,波兰的⽼对⼿瑞典⼈就多次依靠⻓⽭⽅阵阻拦 住了翼骑兵的冲锋。实际上,这种骑兵冲锋战术已经是中世纪留下来的⽼古董,早已落后于时 代,⾯对⻓⽭⽅阵,翼骑兵很难击破敌⽅阵线。但有些时候波兰翼骑兵也能依靠着⾼昂的⼠⽓ 与战⽃意志,以及出⾊的战术思维,完成对⽅阵的突破,达到分割包围的⽬的,最终将对⽅彻底击溃。

翼骑兵的经典战役 翼骑兵最出名的两场战役,均发⽣在17世纪。分别是第⼀次波兰⽴陶宛-瑞典战争中的基尔霍姆战役,以及奥斯曼围攻维也纳时神圣同盟的解围之战,在此简单介绍⼀下基尔霍姆之 战。第⼀次波兰-瑞典战争发⽣于1600年⾄1611年间,主要是因为瑞典王冠的宣称和爱沙尼亚领⼟问题⽽起。战争之初,双⽅各⾃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各⾃占据了部分爱沙尼亚的领 ⼟。为求彻底击败波兰⼈,瑞典国王卡尔九世集结了开战以来规模最⼤的⼀⽀部队,并雇佣了苏格兰、德意志与尼德兰等地的⽼牌雇佣兵团,总⼈数来到了⼀万⼈,其中骑兵2000⼈(多 数为轻骑兵),步兵8300⼈,还有⼗余⻔⼤炮。这⽀部队在基尔霍姆遭遇了波兰指挥官切德 卡维奇带领的不过3600⼈的部队,其中有1000余名步兵,数⻔⽕炮,和2500位由哥萨克骑 兵、鞑靼骑兵、⽴陶宛骑兵与翼骑兵混编的骑兵部队。

卡尔九世亲⾃带领这只军队出战,将⽕枪和⻓枪结合的⽅阵步兵列在最前,希望以此来阻挡波 兰骑兵的冲锋,并将瑞典轻骑兵排布在⽅阵之后,以待波兰骑兵冲锋被阻⽌后⽴刻发起反击。这种⽅阵正是瑞典⼈⽤以对阵波兰骑兵的依仗,这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枪和⻓枪在战术上的结合促成了⽅阵步兵的诞⽣,⽽这种⽅阵正是绝⼤多数骑兵天然的克星。⽕枪虽然精准度不 ⾜,但是⽕枪的轰鸣可以起到恐吓⻢匹的效果,同时⾯对集群冲锋的骑兵阵列,⽕枪也能起到 ⼀定的杀伤作⽤。⽽在近程,排布密集的⻓枪阵列⾜以保证骑兵不敢近身向前,以免被戳成筛⼦。

当然,完全悍不畏死的冲锋确实⾜以冲垮这样的阵线,但较之训练简单、成本低廉的⻓枪兵,训练⼀个合格的骑兵以及战⻢的花费绝对是⻓枪兵的数倍以上。⽤骑兵去不计代价地和⻓ 枪兵做交换明显是⼀种得不偿失的⾏为。这也因此促成了簧轮⼿枪骑兵的诞⽣(具体可以参考 ⿊衫恶魔:最早的⼿枪骑兵⼀⽂)。因为两军对垒的地⽅靠近河边,对骑兵的战⽃不利,因此波兰军队先佯装撤退,利⽤卡尔九世 不愿意放弃歼灭波兰骑兵主⼒的⼼理将战⽃场地引到⼲旱的平原,同时让骑兵提前在两翼埋 伏。卡尔九世带领步兵部队向前推进,正好踏⼊了波兰军队的陷阱。提前准备好的⽕炮阵地开 ⽕,将瑞典军队的阵线扰乱,同时⼤队翼骑兵直接开始向阵线冲锋,在炮⽕的配合下将步兵⽅ 阵撕碎,⼜配合两翼的骑兵包夹,最后由步兵压上收尾,将近乎全部的瑞典军队歼灭与俘虏。这场战役是翼骑兵战术执⾏⼒和冲击⼒的最好体现,也是改制后的翼骑兵真正的成名之战。

时代变了

到了⼗⼋世纪,⽕枪技术的发展,让射击精度和射击威⼒⼤⼤提⾼,翼骑兵的半 身甲已经再也⽆法阻挡射击,只得作为中世纪的余孽黯然落幕,在最后的残存时光中沦为 了“丧事骑兵”,只得在仪仗队和葬礼上中出场,被⼈们耻笑,直到1776年被议会彻底解散, 宣告这⼀时代的传奇的彻底退场。翼骑兵作为中世纪重装骑兵战术的延续,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战术意义。但翼骑兵最⼤的 依仗依然是他们⾼昂的战⽃意志、精确的战术执⾏⼒以及完善的战术规划,这让翼骑兵成为了 与当时那个时代格格不⼊的⼀⽀奇兵,也正是这些特质让他们⾜以逆时代潮流⽽⾏,将他们的 巅峰延续数百年。但令⼈唏嘘的是历史的⻋轮依然不可阻挡,贵族们在安逸的⽣活中逐渐腐 朽,原本武德充沛的翼骑兵也不复以往的荣光,⽽⽕枪的⾼速发展更是为翼骑兵,也许不⽌翼 骑兵,⽽是骑兵这⼀兵种的辉煌历史,钉上了棺材钉。将以往令⼈⼼潮澎湃的骑兵⼤规模冲锋作战淹没在了历史⻓河中。

原标题:《拯救欧洲的“天主之矛”: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翼骑兵》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