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花100万送孩子去私立学校,却大失所望:好学校为何重要?
原创 Cheryl 精英说
今天这个多元社会带给我们选择和机会的同时,也给家长们带来很多焦虑。是什么造就了杰出的教育?成为许多父母心中最难解的谜题。
在公立与私立学校的博弈、学区房市场的剧烈膨胀,以及低龄化留学的浪潮之中,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加剧了“内卷”,也让“鸡娃”成为流行新趋势。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缓解焦虑?最重要的是,应该怎样学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
带着这个问题,精英说独家采访了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李爽。
在社会阶层论仍然盛行的全球趋势下,成功的教育应该提供什么?当我们谈论教育的时候,学校、家长,以及孩子本身,究竟谁是主体?
在《成就孩子:好学校为什么重要》一书中,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图片来源自网络
教育为什么让我们焦虑?
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说,“教育焦虑”是日常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
从自然界的角度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来看,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和焦虑,也许是残存的动物本能,这种养育下一代时天生的警觉是维持本类生物繁衍的条件之一。
因此,父母的“本我”不由自主地想要干扰孩子的生活,觉得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和养育者息息相关。而父母在成为社会人,受到教育之后,会尽量地去抑制这种本能。
于是,父母对于何时放手、如何放手的挣扎和纠结自然成为了教育焦虑的一大来源。
图片来源自网络
在今天,教育俨然成为一种商品,学生们接受教育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消费行为。
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投资的进一步增加,海外高校纷纷向国内输入重要的品牌形象。而双语教育让中国的孩子可以用英语学习,接受更西式的教育法,进入全球认可的考试体系,从而更有效地为以后被世界顶尖大学录取和全球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很多不甘泥足深陷的家长不得已为年幼的孩子选择了海外留学之路。在英国的小留学生这些年日益增加:“中国留学市场的「碎钞机」主力军是中学生,父母大多为70后,有留学经验的很少”。
然而,大部分家长对于教育体系的运作和整体社会氛围的了解是非常平面化的,因为他们大多没有时间和经验来甄别这些信息,很多时候只是焦虑裹挟下的盲目跟风。
图片来源自网络
家长作为购买教育产品的人,为孩子选择了“完整而成功的教育品牌”,但他们并不是最终的使用者,很难分辨其中细微的「消费体验」。
所以,很多家长在选择了让孩子在海外接受素质或者快乐教育之后,先是担心他们能否适应。在发现学校给足自由成长的空间后,又开始担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是不是足够拔尖,能不能去藤校或者罗素集团大学。
他们完全将教育责任推给了教育机构,却对孩子的校园生活和所接受的教育理念知之甚少,渐渐的,父母与孩子之间互不理解,交流减少,矛盾增多。
直到这时父母们才惊叹乃至悔恨:“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培养出来的孩子却不合理想呢?”
图片来源自网络
对于父母们来说,焦虑的本源正在于他们不了解、不理解,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达到怎样的教育目的。
没有太多的支持和信息来告诉他们如何选择,似乎彷佛任何一个选择都会有丢失,也会有一些达不到。他们越不了解,就越迷茫,也越容易踏入误区......
不知道如何做父母
历史上,英国上流社会曾流行一种育儿观,家长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不是因为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而是认为孩子是家长的“产品”,在“产品”成熟之前,越少接触家长越好,因此家长要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或请私人教师管理。
英国最著名的童书之一《小熊维尼》的作者 A.A. 米尔恩正出身于上流社会。他的儿子克里斯托弗·罗宾刚出生就被交由保姆和家庭教师打理,再大一点送去全男性的寄宿学校,然而顺利进入高校读书,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
图片来源自网络
在罗宾小时候,妈妈沉迷伦敦的舞会,又碰巧遇上保姆请假,于是米尔恩只好和儿子一起度过了有限的几个星期,并在此期间创造了维尼、跳跳虎等经典动画角色。但于米尔恩而言,他并没有意识到应该如何做父母。
《小熊维尼》的成功让小罗宾声名大噪,后来被送入寄宿学校时,同学们因为维尼的走红而嫉妒罗宾,变本加厉地霸凌他。
于是在“二战”中他坚持入伍,躲避家庭,逃避人生。同样在现实生活中,罗宾和母亲长达二三十年不说话,他痛恨父母的漠视和不关心,彻底毁掉了他的童年。
图片来源自网络
以当年英国流行的观念而言,教育不仅仅控制了孩子,更控制了父母的自我意识。本质上,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做父母。
而现如今,一部分中国家长正在走上这条老路。
他们把孩子托管给中介机构,从英语补习到考试刷题再到面试训练,用100万人民币将孩子顺利送入历史悠久的寄宿男校学习。
但对于孩子来说,周围的一切都太陌生,除了考试和上课,校园里的其他活动都与他无关,他没有朋友,没有社交,就像是个隐形人,沉默无言。
图片来源自网络
与过于追求自我而放弃对孩子承担责任的父母相反的是,另一类父母对于教育有着极大的野心和高期许,热衷于“鸡娃”。
这些超级有雄心的家长比学校更像学校,因为他们对他们的下一代有着太高的期望值,并且自己就在高需求、高强度、高标准地管理者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上东区,那里的上层社会常驻民俨然已经把教育竞争的行程提前到了幼儿阶段。
盘踞在此的家庭主妇们,她们富有、美貌、聪明、高学历、顶级职业经历,但给外人的印象多半是极为“激进”的。
她们心中存在一条统一的逻辑线,名牌私立幼儿园——重点中学——常青藤名校,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必不可少。
图片来源自网络
但在这样的强压之下,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承受着强烈的恐惧、不安和压力。这种被裹挟着往前走的焦虑感和无力感,让人几乎难以分辨,这一切的起源究竟来自于自我的选择还是社会的强迫......
而不论身处圈内圈外,心态上的不平衡总会诱发教育焦虑。就像有些人定期清理朋友圈一样,那些引发你额外焦虑的圈子和信息也需要被定期清理。
塑造有个性的孩子
对于家长来说,焦虑之前首先需要搞清楚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是为了进入名校吗?是为了职业成功吗?还是关心他们是不是拥有完整的人生和独立的人格?基于目标考量,你才能为孩子选择一所理想的好学校。
以英国为例,一所好学校需要具备怎样的特点呢?
李爽老师表示:首先,它一定不会误断一个有个性的孩子;其次,它培养的是一个高责任感和有自我驱动力的人。
英国的小学没有教材
英国的小学没有统一的教材,给了教学老师极大的自主权,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英国德威公学中的《白雪公主与猎人》《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和辛巴达》,都是由本校的喜剧老师重新创作,根据不同年级的表演能力量身定做的。
学生们既要参与最后的演出,还要亲自设计舞台布景和服装,有的学生专门自学灯光去后台调控,还有学校的大乐团为演出的年级伴奏,完全是一个系统工程。
图片来源自网络
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到的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团队合作、学会合作,以及建立自信。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更渴望学习新东西,也愿意与老师互动,对他们而言,每堂课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以“玩”代学
很多从国内来的家长会抱怨:英国的小学什么也不教,总是在玩。但是这“玩”不是真正的玩,而是在发挥天性的前提下,打通学科的“玩”。
老师们会将枯燥的概念与日常生活和周边环境相结合,让孩子们对每日所见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学会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并引导他们了解作为人类的我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图片来源自网络
英国的私立教育会把专业内容分散到不同科目里去,促进孩子的创造力。
比如在美术课,给孩子们教莫奈的画时,不会单单去讲这一幅画,也会提及池塘的概念,植物与寄居动物,池塘的季节变化,光与影的自然状态。
这些学科的交叉,让孩子了解到,唯有做到学科间的互通有无、融会贯通,才能创作一幅优秀的作品。
图片来源自网络
柏拉图说:“一个人最初受教育的方式决定了他的未来”,这也许就是父母们一直追寻好学校、追寻好教育的意义所在。
比起孩子,
家长更需要挫折教育
在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孩子接受一个家庭的精细化培养。
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人生的前18年里,孩子们都在努力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同样,为人父母18年光阴中,家长也要学习如何成为孩子合格的指引者和人生向导。
在书籍《离开我的生活,但是先带我和埃里克斯进城》一书中指出,不要害怕做一位不完美的父母。
孩子怎么样都会长大的,而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家长这种样板,我们之间只能互相支持,不断学习,努力把我们见到的人类社会先进的基因转化为模因,让孩子们继承下去。
图片来源自网络
在时代的更新迭代之下,家长需要做到全知全能吗?答案是否定的。
李爽博士在书中提到:“作为家长,我不需要懂女儿们玩的划艇或者佩剑,只需要在她们训练或者比赛时陪着她们喜怒哀乐,适时引导她们正确看待竞争、合作、得失、控制、选择、坚持等这种大的课题;
我也不需要懂得肖邦、莫扎特,只需要去看她们的音乐会,听她们抱怨或者夸赞她们的训练和学习,把话题扩大到艺术与科学、表演与自我、个性与创造、勤奋与收获,等等;
我不需要陪着她们推荐新书,调整她们的学习态度,帮助她们自我管理。”
作为家长,首要任务就是当孩子们一个个地打开窗口,家长能够从他们的角度去汲取有关的信息知识时,进一步帮助他们整理,然而交流、争论、补充和总结。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日益亲密,焦虑感也会随之减少。
图片来源自网络
同时作为家长也要学会接受,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势必会产生一些得到和失去,这些纠结的本质正是一种挫折教育。
在日本版的纪录片《人生七年》中,导演选择了13个来自中间阶层、普通家庭的孩子,记录了这些孩子从7岁,14岁,21岁,到28岁的生活。人们看着这些孩子从背负家庭的期许、满怀希望到踌躇满志,再到迷茫、困惑……最终在28岁时与自己和解,成为了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汇入人流,组成芸芸众生。
图片来源自网络
周国平曾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事实上,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你的孩子大概率也是普通人,你是精英,你的孩子也有一定概率成为普通人。无论你花费了多大的努力,耗费了多少的经历去培养、逼迫、引导一个孩子,他的命运最终可能还是通往平凡。
如今的社会过度强调成功,仿佛不是精英的人生就不值一过,但这已经背离了生活的本质。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人生轨迹。
图片来源自网络
作为父母,你需要接受你的孩子可能不是想象的天才,没有预料之中的完美,他会有许多缺点,会懒惰犯错,也可能在重大考试中失误。
一旦脱离了感情和理解,教育就成了一种折磨,无论从中得到了多少,代价都是情感的磨灭。
教育,引领着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是何种鸟,然后找到自己的山,展翅高飞而去。不论家长放手还是不放手,他们都会远走高飞。
而对于家长们来说,选择任何一种教育都是一条“不归路”,都要坚守内心,咬牙走到最后的时刻,任何一个节点都不足以论成败。
比起焦虑,我们需要更多的是见识和格局,还有一颗平常心。
作者:Cheryl,精英说90后作者,英国海归,用心写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Reference:
李爽《成就孩子:好学校为什么重要》
编辑部好书推荐
主题:教育类
��今日福利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针对精英教育的社会观察,观察广度从英国的小学、中学一直延续到大学,从孩子到家长再到著名的教育家、考试委员会的官员,书中有大量个案、实证、采访、对谈以及资料索引。今日的多元社会带给我们选择和机会的同时,也给家长带来很多焦虑,选择任何一种教育都是一条“不归路”,都要坚守内心,咬牙走到最后的时刻,因此,家长们需要有见识和格局,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平常心。
|作者|
李爽,出生于北京,在国内媒体出版业工作13年后, 2002年在英国伦敦定居,并攻读硕士、博士,获得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大学兼职任教,以研究和写作为爱好。当前研究兴趣是:传播学、政治学、教育学。著有《傲慢与偏见——英国私立学校访谈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并任《北京青年报》《少年商学院》特约撰稿人。
给文章点“在看”并在文末留言,说姐将选择点赞最高的3位读者,各赠送《成就孩子:好学校为什么重要》一本。(申明:本次活动4.05上午10:00截止,最终解释权归精英说所有)
原标题:《花100万送孩子去顶级私立学校,结果大失所望:想要成就孩子,除了花钱,父母还能做什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