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扇亚裔耳光挑战”流言疯传,亡夫后收到祝贺信

2021-03-29 20: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ChineseInNY 纽约华人资讯网 收录于话题#仇恨亚裔6个

《旧金山华人资讯网》出品,转载须征求许可,规范署名(公号名/ID/作者),违者必究

编辑:新约客

文:Tracy;Dusty

扇亚裔耳光挑战流言

让亚裔社区毛骨悚然

近日,一侧“青少年随意掌掴亚裔的挑战活动“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引起了湾区亚裔社区的极大不安。虽然旧金山警方已出面回应表示未在湾区发现相关的案件,但亚裔群体依然非常担忧,“且不说事件的真实性,流传出这样的信息就非常让人毛骨悚然。”一位华裔表示。

图:旧金山警方提醒亚裔民众注意安全

一场名为“随意掌掴亚裔挑战活动“(Slap an Asian Challenge)近日在社交媒体中不断流传,有消息指一群青少年发起了该场极不人道的挑战运动,并将目标锁定为在湾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亚裔长者和亚裔女性。

亚洲信息网(AsianFeed)也表示,收到多起报告称,有一群青少年发起了“随意掌掴亚裔挑战活动”。

虽然该起消息的真实性待确认,但旧金山警方表示,为了安全起见,已与旧金山交通部、Muni系统及相关执法部门互通消息,以遏制罪案的发生。

现年67岁的旧金山华裔长者刘婆婆表示,听到过该则消息,觉得非常不安全。

刘婆婆说:“昨天看到这则消息,了解到是青少年针对亚裔长者和亚裔女性的,这真的非常丧心病狂,希望警方尽快调查清楚事件的真实性。”

刘婆婆还表示,自多起袭击亚裔长者的案件被公布以来,她就不敢独自出门,每天活在惶恐之中。“现在还多了这样丧心病狂的随意掌掴活动,更不敢出门了。”

旧金山华裔居民H先生则表示,早前曾目睹了一起亚裔被恐吓袭击的事件,其中袭击者试图掌掴受害者但未得逞,但应该与此次的“随意掌掴亚裔挑战运动”无关。

H先生表示,几天前,在靠近旧金山中国城的路段目睹了一名中年妇女袭击两位亚裔妇女。他说:“袭击者袭击两位受害者后,两位受害者试图息事宁人走开,但袭击者继续尾随她们,似乎在找机会再下手。”

H先生说:“上述事件应该与此次的“随意掌掴亚裔挑战运动”无关,但也属于非常恶劣的事件,我最后不知道受害人是否报警,但我希望每个受到歧视和伤害的亚裔都能站出来报警,哑忍并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他最后表示:“且不说事件的真实性,流传出这样的信息(随意掌掴亚裔)就非常让人毛骨悚然。亚裔是时候站出来了,退一步有时候真的不会海阔天空。”

虽然目前未证实“随意掌掴亚裔挑战活动“是否真实存在,但湾区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依然频发,建议湾区民众出行时注意人身安全,尤其是乘坐Muni或Bart出行的亚裔民众,亚裔长者和亚裔女性近期也最好在亲友的陪同下出门。

旧金山警方表示,谨慎起见,警方已经与当地交通部门和执法部门共享信息。警方鼓励民众积极报警,对英语能力有限的人,警方表示急救人员和旧金山紧急调度工作人员可以提供翻译。

旧金山市政府和警局本周还宣布了多项保护亚裔的新计划,包括增派人手,在旧金山主要社区进行24小时巡逻,维护亚裔社区的安全。

各界人士都在声援亚裔社区,一群旧金山消防员本周表示,将自愿巡逻,遏制街头暴力。该挑战引发众怒,民众在社交网站上纷纷谴责这种行为是”恶心的懦夫行为“,应该被所有善良的民众所唾弃。

“终于少了一名亚裔”

美甲店82岁亚裔老妪在丈夫葬礼后第二天收到恐吓信

图:葬礼第二天 妻子收到的匿名恐吓信

1.葬礼第二天 她收到匿名恐吓信

近日,一名82岁的加州亚裔老妇在丈夫葬礼后的第二天收到了一封匿名恐吓信,信中带有侮辱的字眼涉及种族歧视,警方已经将其列为反亚裔仇恨犯罪,并展开调查。

对于老崔的家人来说,这些日子尤其难熬。老崔是一名亚裔美国人,居住在加州橙县,今年2月24日死于癌症,享年83岁。他生前是一名餐馆老板兼退休的会计师。由于新冠疫情的限制,老崔的葬礼被延后。他的妻子和四个女儿直到3月19日才举办了葬礼。葬礼后的第二天,老崔82岁的妻子家中收到了一封手写的匿名信,邮戳的日期与老崔的葬礼日期相同。匿名信上写着:“我们的社区终于又少了一个亚裔,你们这些该死的亚洲人,正在侵略我们的社区!”

老崔的女儿克劳迪亚在收到母亲发来的短信时,非常愤怒。她表示自己的家庭正在经历着父亲的离去,每一个人都很悲伤。现在,这封匿名信又是以如此卑鄙的手段揭开自己和家人的伤疤,毫无人性可言。信封上面贴着的邮票感觉特别残忍,用威胁的口吻说“小心点”,同时也凄凉地提醒着人们,反亚裔种族主义是多么的阴险。

紧接着,警方介入调查。该社区也在一份声明中谴责这名匿名人士犯下的“仇恨偏见罪”。克劳迪娅推测,这封信应该是附近的一名居民写的,因为信中提到了父亲的名字,大概率是认识父亲的人。她的父母在10年前搬来这个名为“休闲世界”的退休社区,位于海豹海滩城,这个社区居住的几乎都是白人。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海豹海滩城的亚裔人口为11%,橙县亚裔人口比例为22%。

一直以来,崔氏夫妇在这个退休社区里非常受欢迎。老崔生前是男子高尔夫俱乐部、卡拉OK俱乐部、舞蹈俱乐部和教堂唱诗班的知名成员。老崔的女儿克劳迪娅表示,她感受到了在疫情期间,人们对亚裔美国人的态度发生的转变。她说:“每一个种族主义者都只会说‘滚回你的国家’去这样的鬼话,他们认为这是最聪明的做法。”

克劳迪娅回忆道,她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在购物中心的小摊上卖蛋卷和超杂碎,她和几个姐妹在一旁帮忙剥虾。跟许多移民家庭一样,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吃尽了苦头。父亲在医院做会计,母亲在餐馆卖豆腐。然后辗转多个州,父亲在此期间学做中餐,与母亲一起合伙在印第安纳州开了一家夫妻店,小日子过得很舒心。“我爸爸喜欢唱歌,热爱生活。他一直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很勇敢,是我们家的顶梁柱。

图:老崔生前

2.“报警也没用”

追踪针对亚裔种族歧视组织Stop AAPI Hate近日报告说,自去年以来,该组织收到了来自全美共3795起歧视亚裔的投诉,仅在过去两个月里,就有超过500起投诉。

Stop AAPI Hate联合创始人、旧金山州立大学亚裔研究教授张华耀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不能让反亚裔的仇恨成为新冠疫情的遗产。我们需要采取必要的行动,否则这一切都会发生。”

根据Stop AAPI Hate的统计,大部分事件是口头骚扰,10%的事件涉及身体攻击。超过三分之一的事件在商店里发生,25%在街道上,10%的公园里。根据受害者的族裔划分,42%是华裔,韩裔为14.8%,越南裔和菲律宾裔分别占比8.5%和7.9%。

近日,美中亚裔健康协会完成一项民调显示,6成的华裔受访者曾遭遇不同程度的种族歧视和霸凌,其中86.4%的人觉得因为自己是华人才会受到攻击,9成受访者认为即使报警也没用,大多数骚扰事件都因证据不足不了了之。

3.多封匿名恐吓信出自一人手

本周,加州至少有三家美甲沙龙收到了来自匿名发件人发来的带有种族主义和仇恨色彩的信件。

这些信件的内容一模一样,用污秽的文字表述种族主义者对亚裔的刻板印象。匿名信这样写道:“滚回你那肮脏的国家去,你不属于这里,没人需要你在这里!!!"

这封信没有寄信地址,看起来像是由某市的“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门”发出的,邮戳显示发信时间是3月19日,发信地点是在加州圣贝纳迪诺。

图:打印的匿名恐吓信

北加一家美甲店老板Vicky Mai上周收到了这封一样内容的信件,Ma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不敢相信这一切正在发生,这让我非常震惊。我不知道是被人盯上了,还是随机收到了信件,只因为我是亚裔。”

旧金山亚裔美甲师Diem上周日也收到了匿名恐吓信,信中大言不惭地说:“把这封信张贴到你的店里,让所有的员工和顾客都能看到!”

在南加圣贝纳迪诺的一家美甲沙龙也收到了这封匿名信。警方发言人表示,这是不能容忍的行为,令人恶心,不能接受。

北加希尔兹堡市市议员此前对该匿名信的始作俑者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并称:“多家亚裔企业都收到了同一封信,这对北加的AAPI社区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该议员接着说:“虽然种族主义并不是新鲜事,在美国一直存在种族主义的问题,但是最近几个月针对亚裔仇恨犯罪暴力事件的频发正在提醒我们,面对压迫,我们不能再保持沉默。”

警局发言人推测,这名发信人可能瞄准了亚裔小企业,尤其是美甲沙龙。警方正在调查这封信,并已将其列为一起连环仇恨犯罪。

反仇恨资源

(请分享)

随着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频发,不少读者在我们的相关报道后面留言,询问如何应对。这里提供一套由亚裔美国人联盟(Asian American Federation)与反暴力教育中心专家合作撰写的反亚裔仇恨资源。按照如下指引,你可以有效降低威胁局势的等级,在发生反亚裔暴力事件时保护好自己;也可以帮助你在看到某人成为目标时安全地进行干预,或者使用言语和/或肢体方法安全地退出威胁性局势。

https://www.aafederation.org/aaf-safety-resources/

原标题:《"扇亚裔耳光挑战"流言疯传 亡夫后收到祝贺信 华人感到“毛骨悚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