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党史100年 · 天天读 (18)丨血战湘江 遵义转折
党史100年 · 天天读
从五四运动到红船首聚,从红军改编到艰苦抗战,从国共合作到战略决战,从进京赶考到改革开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八大再开新篇,100年的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泪水和汗水写就的,充满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青海公安开设“党史100年 · 天天读”专题,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
第十八期 血战湘江 遵义转折
☆
1933年9月,蒋介石集中50万军队发动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当时的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他们错误地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在进攻遭受挫折后,又采取消极防御方针,使红军日益陷于被动。
1934年4月,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失守。10月,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苏区腹地,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被迫撤离,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同时,国民党集结16个师、77个团布置了四道封锁线,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
中央红军顺利通过了前三道封锁线,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负责掩护断后任务的红三十四师身陷重围,师长陈树湘率领将士奋力抵抗,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城墙”,为主力红军渡过湘江赢得了宝贵时间。重伤被俘后,敌人将他抬去邀功,他苏醒后用尽全身力气把自己的肠子扯断,牺牲时年仅29岁。湘江战役是突围以来最壮烈的一战,红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
突破湘江后,原定计划是北上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但为了避开敌人在湘西设置好的第五道封锁线,毛泽东建议放弃北上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经过激烈争论,他的主张得到多数人赞同。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了长征途中第一次政治局会议,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正确主张,向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进军,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指明了正确方向。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来源︱综合
审核︱侯贤卿
责编︱赵平
原标题:《党史100年 · 天天读 (18)丨血战湘江 遵义转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