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刘渠 ‖ 浅说賨人在三国争战中未能建功立事的制约因素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浅说賨人在三国争战中
未能建功立事的制约因素
刘 渠
东汉末年,朝纲靡弛于宫闱,皇帝成为摆设,已难有什么作为;州郡层层盘剥,民不聊生而群起反抗,遂有“黄巾之乱”。上迎董卓进京,酿成秽乱、专政;下有群雄并起,形成割据之势。初平元年(190)春,大小军阀在关东会盟,袁绍被举为盟主,以“扶持王室、拯救黎民”为旗号,公开讨伐董卓。董卓被除掉后,军阀之间即开始了数十年的兼并之战,然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短暂局面。一部《三国演义》,生动描述了近百年间各个势力斗智角力、此消彼长而至公元280年三国归晋的宏大而壮丽的人间故事。
一、群雄逐鹿
汉末自董卓乱起,群雄并起,以讨董卓的名义积极发展自身实力;各州郡长吏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然后相互攻伐,中原逐鹿。最后曹操拥有北方大片土地,挟天子以令诸侯,成最大赢家;孙权坐拥江东六郡、据有长江天险;而刘皇叔也取得巴蜀之地,还赖着荆州不还,成为前出中原的前沿阵地。
二、益州的治理
西蜀沃野千里,号称“天府之国”。东汉益州包括巴、蜀、汉中、犍为、越嶲郡及广汉属国等地方,先后经历了刘焉、刘璋、诸葛丞相的治理。
刘焉 中平五年(188年)后,汉朝宗亲、中郎将刘焉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刘焉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刘焉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欲谋割据。
张鲁在汉中设“五斗米教”,以“鬼道教百姓”,賨人多往信之。张鲁于建安五年(200)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权,賨人上层人物暗通汉中。建安二十年,张鲁北投曹操,三巴賨邑侯杜濩、朴胡,巴夷王袁约随张鲁叛离益州,一批賨人北迁。这其中有叫李虎(成汉国王李雄的曾祖父)、王平的。陈琳在一篇檄文中提到了这事。
刘璋 子承父业,为人懦弱,少主见,但他任益州牧时,使蜀地富有,百姓安居乐业,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争,施行的是标准的仁政。诸葛亮在“隆中对”说“刘璋暗弱,德政不修,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刘璋遂为昏庸无能的象征。他最大的败笔是引狼入室。在乱世之中,刘璋只不过没有所谓雄才大略而已。
建安六年,固陵郡人争巴名,刘璋改永宁为巴郡、改固陵为巴东郡、巴郡改成巴西郡,时称“三巴”。
刘备 建安十六年(211),汉中张鲁与刘璋交恶,刘璋惧怕曹操威胁自己,遂迎刘备入蜀以拒曹。刘备假仁假意表示“不替”,终于建安十九年,迫璋降于刘备,刘备遂为益州之主。
诸葛亮 当世青年才俊。早年他跟刘备在隆中讲课时,就定下了在荆楚立足、然后夺取西蜀以为根据地,作为争夺天下的基地。
庞统也曾告诉刘备:“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
建安二十年,曹操袭取汉中。张郃自汉中进军宕渠之蒙头、荡石(一作阳石)。张郃目的是抢人,抢骁勇善战的賨人以充军。蜀汉命张飞疾驰宕渠,张郃被张飞打得大败亏输,落荒而逃,仅一人并十数骑还南郑,“邑土乃安”云(传说张飞打败张郃之后,用丈八长矛在今渠县城北3.5公里的八濛山石壁上凿两行隶书:“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明清时山下建有桓侯庙)。
张飞收复三巴,时任巴西太守杜濩、巴东太守朴胡、巴郡太守袁约及所领三巴賨人、巴夷随即“归义”。刘备鉴于三巴多事,又为拒曹要地,升宕渠为郡,设“宕渠侯国”,以提升其政治声誉,借以召唤賨人回归故里。刘备特地颁发了“汉归义賨邑侯”金印(今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汉归义賨邑侯”金印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对益州的治理针对性强也很有效。一是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为求一个巩固的战略后方;同时取得了不少人力资源,建立了一支“无当飞军”,成为蜀汉北伐的重要力量。二是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三是赏罚分明,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纠正了刘璋“威刑不加”的状况,树立了权威。四是作风严谨务实,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无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劝戒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在治理汉中时,兴修水利,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发展生产旨在“足食足兵”。在蜀中,徭役赋税过重则是肯定的。
蜀汉后期,诸葛亮死后,他定下的北图中原的基本国策仍然得以贯彻。又有姜维九伐中原之举,以致亡国。公元263年,邓艾、钟会伐蜀,蜀汉灭亡。
三、诸葛亮为什么要为战而战
诸葛亮的得失似与人品无关(白帝城托孤,刘备虽说刘禅不堪辅佐则请自度。但诸葛忠贞不二,古代知识分子的忠君思想品格被刘备巧妙地绑架了——“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寄臣以大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为实现“隆中对”所定下的战略宏图,上表开宗明义地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坚持兑现与刘备约定的“宏图大业”,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不断北伐。最终只是为了道义上和理想上的坚守。
诸葛亮想在有生之年尽其力,然天不假其年,仅54岁就鞠躬尽瘁,累死在五丈原。故后人评价其六出祁山而无功。
张飞是诸葛亮战争政策的殉道者(忠实执行诸葛亮政策。为报荆州之仇,落了个被部属谋杀的悲惨结局)。
成都武侯祠的对联很有趣: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其中,后《出师表》提到有“賨叟”,这意味着賨人已没有像样的人物了,仅仅是賨人中的老者带了一支人马而已。“隆中对”的谋划是很丰满的,而现实却很骨感。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诸葛亮善于团结部属,内部建立起了一套秩序;虽然肯定诸葛军事才干,但并不欣赏诸葛为战而战。在治国方面,诸葛宽严相济,威信卓著,然而因为连连战争搞得国力透支、人民不堪重负,以至于蜀汉后期“朝无直言、民有菜色”,离亡国已经不远了。
这些评语还是值得好好掂量的。
四、賨人怎么啦
賨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缘于上古时集体围猎的生产生活方式。然后用于征战,则是“前歌后舞”,勇往直前,很有杀伤力和心理震慑效果。最早见于武王伐纣,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阵势,令人过目不忘。“巴有将、蜀有相”,是两汉人文大观。賨人“世挺名将”,庞雄、冯绲、王平等那是老厉害了;元贺、李温、冯焕等,均为国家重臣。
汉初,阆中賨人首领范目约与刘邦“还定三秦”,再次彰显了“前歌后舞”的气概。之后,板楯皆思乡,賨旅随即返还。后以“巴渝舞”引入汉世宫廷。
楚汉相争,基本没有賨人什么事。
刘邦得天下后,感念賨人的功绩,薄其赋税,看做“义民”,享受民族自治的政策优待。
响当当的板楯蛮。
板楯蛮陶俑
东汉时号为“神兵”,打得羌人不敢往南;数次随冯绲等征战。西晋人左思《蜀都赋》有过这样的描述:“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外负铜梁于宕渠,内函要害于膏腴。其中...丹沙赩炽出其阪,蜜房郁毓被其阜。山图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若乃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奋之则賨旅,玩之则渝舞。锐气剽于中叶,蹻容世于乐府。”(《华阳国志·巴志》宕渠郡:“石蜜,山图所采也。”相类似的记述,述说叫山图的道人很是钟爱这种野蜂蜜,最终得道了;打造“赤斧”加入丹砂,也就不易锈蚀)
东汉及三国时期,賨人每况愈下。賨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早已失效,长吏层层盘剥,板楯蛮的日子很不好过,板楯“数反”(《后汉书·巴郡南郡蛮》:板楯蛮者...本为义民...长吏乡亭,更赋至重,仆役箠楚,过于奴虏,亦有嫁妻卖子,或乃至自刭割。虽陈冤州郡,而牧守不为通理。阙庭悠远,不能自闻。含怨呼天,叩心穷谷。愁苦赋役,困罹酷刑。故邑落相聚,以致叛戾);賨人整体上衰落,民族分化;社会组织崩溃,因而不能成建制整军,以致威武不再。
宕渠王平、汉昌句(苟)扶是三国时期賨人的两员名将,在蜀汉后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五、巴西战连祸接
东汉建和元年(148),白马羌攻击广汉属国,益州刺史率板楯蛮击破之。
延熹五年(162),武陵蛮攻江陵,太守潜逃。以太常冯绲为车骑将军,赖板楯蛮平定之。
光和二年(178),巴郡板楯蛮因长吏压迫剥削,起兵反抗。至光和五年,板楯蛮连年反抗不息。益州计吏程苞言其受长吏压迫之苦。
光和七年七月,“五斗米教”道师张修在巴郡起兵。
建安二十年,张郃徇“三巴”,张飞在宕渠与之一战。
总之,不断地作战是有死伤的,户口残破、治理粗疏不免。
六、结论
整个三国争战过程中,人们没有看到賨人“前歌后舞”的雄姿和戈剑如潮的阵势。賨人的缺位,整体上没能参与三国轰轰烈烈的刀光剑影。各路英豪纵横驰骋中,仅在三国后期有王平一人之独秀,不能不说这是賨人的缺憾,更是历史的悲哀。从中我们似可引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时势使得富庶的巴蜀之地也是一片狼藉,賨人整体上每况愈下。长期稳固的賨人社会分崩离析了。
第二,国家政策对于地方状况的决定性影响。
第三,民族的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命运相关联。賨人在三国百年争战中的历史表现,再一次证明了这个朴素的道理。
作者简介
刘渠,1958年生,四川渠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达县财贸学校,入职后偏爱文史。1984年参加地方志工作,相继接受专业培训和自修大专课程。在修志中研习地方史,后致力于考察巴人、賨人问题,在省部级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 渠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原标题:《【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刘渠 ‖ 浅说賨人在三国争战中未能建功立事的制约因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