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痴迷健康饮食的人,凭什么鄙视吃货

2021-03-29 07: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许桥 新周刊

有研究显示 “健康饮食痴迷症”对身体和精神造成的伤害,一点也不比厌食症少。

很多“健康饮食痴迷症”还伴随着“运动成瘾症”,这两种“成瘾症”叠加,带来的伤害可能是加倍的。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末的大抽奖,或许能给你一个参考答案。

“不是在减肥,就是在准备减肥的路上”,几乎是这届年轻人的座右铭。

他们的饮食焦虑到底有多重?翻翻美食博主的评论区就知道了。

在一位博主晒“猪油捞面”的微博下,有人追着评论:“都是胆固醇!碳水炸弹太可怕啦!”一连串的感叹号,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皱着眉头的拒绝脸。

当代社畜在摄入碳水时,总会有一种罪恶的狂喜。/《一起用餐吧》

作为身材焦虑的副产品,把日常食物换算成化学名词和热量指标也成为一种流行:

米饭和面条是碳水化合物;肉类是动物蛋白,豆类是植物蛋白;油脂要分成三六九等,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好油;动物脂肪是饱和脂肪,坏油;当然,好油和坏油里也有分层,OMEGA-3脂肪属上等,氢化油最糟糕……

对食物成分好与坏的判断,直接影响到每餐吃什么,对身体“有害”的坚决不碰,对身体“有益”的也要计算着来。有的人甚至由此练成了“野生营养师”,满桌美食,扫一眼便能判断出其中的营养成分与含量。

自己能吃哪几道菜,吃几口,心里清清楚楚,绝不可能贪嘴。

所谓过犹不及,追求健康饮食本无可厚非,不断学习和了解营养知识、讲究营养搭配,也是现代饮食观的一种进步。

但是,抱着“健康饮食”的执念,对食物投入了超乎寻常的注意力,以至于想得太多而忘记了为什么吃东西,这种状态就要引起警惕了。

美国医学博士Steven Bratman 在2007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饮食失调症——“健康食品痴迷症”。

顾名思义,这种饮食失调症和暴食症、厌食症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进食障碍。

只不过,厌食症和暴食症的关注重点在食物的“数量”上,“健康食品痴迷症”则对食物的“质量”,有着超乎寻常的要求。

带秤吃饭的女明星们,一夜之间成为互联网女孩的膜拜对象。/《三星营养午餐》

吃与不吃,在纠结中失控

“病从口入”,这本是个醒句,但在一些人生活里,这成了魔咒。

为了吃得健康且完美,他们可能每天用三个小时决定吃什么。在碳水、维生素、蛋白质的搭配中反复权衡,为求精确,甚至用上了秤和计算器,在各种APP里计算卡路里与营养组成。

当同龄人还在纠结用什么剧下饭的时候,他们却在挖空心思地琢磨吃什么。一张食谱就如一张药方,味道无所谓,“功效”最重要。

即便是朝九晚六的上班族,也要想尽办法执行严苛的饮食计划。他们可能一大早就爬起来做午餐和早餐,因为用微波炉叮隔夜饭是难以接受的。甚至有人带上一个小型电饭锅上班,只为能在办公室做新鲜午餐。

有条件的带饭锅插电上班,没条件的带爱心便当来回通勤。/《校阅女孩河野悦子》

如果有一天身不由己吃了“不健康”的食物,就会陷入巨大的自责。接下来几天,开始执行近乎自虐的饮食计划。

“吃饭”绝不是享受,甚至不再是一件自然的事,而是一项伴随着焦虑、随时可能走向崩溃的挑战。

他们的食欲几乎被理智磨平,只想不断从各个渠道吸收营养学知识。但这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了解的越多,日常能吃的东西就越少。因为普通食物的成分总有益处和坏处,而他们总是紧盯后者。

逛超市也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食品配料表必须认真研读,某些配料成分,比如糖,绝对不能出现在配料表的前五位;营养成分表也非常重要,脂肪、胆固醇、钠等营养素,绝对不能超过心理预期值。

餐桌可以小,营养万万不能少。/《校阅女孩河野悦子》

至于这个临界值具体是多少,每个人的标准不尽相同。事实上,每位“健康食品痴迷症”患者,对“健康饮食”的定义都有不同。

伦敦一位接触过“健康食品痴迷症”的营养师 Rhiannon就说,有些人只喝某个品牌的矿泉水,而有些人只吃新鲜蔬果,甚至要求采摘的蔬果在15分钟内就要落肚,还有的人每吃一口东西都要嚼50下才能咽下。

当然,“严以律己“还不算最糟糕的状况,“严以律人”才是更让人抓狂的。

聚会聚餐,他们会如传教士一般,讲解各道菜的营养成分,苦口婆心地告诉你吃了“不健康”的食物会有什么后果。从某种角度来说,只要看到“不健康”的食物,对他们就是一种折磨。

哈,还有不随身携带爱心便当的外卖星人?/《高考灰姑娘》

还有些人,甚至将吃饭上升到了道德判断。

看到别人吃秃黄油拌饭,就对此人频频SAY NO,不只对秃黄油SAY NO,也是对吃秃黄油的人SAY NO。

在他们心里,一个不能控制自己吃下什么食物的人,就是失败的人。

更有甚者,会因为担心无法控制摄入的食物,拒绝参加任何聚会。久而久之,因为对“身体健康”的不懈追求,总和别人 “吃不到一起”,这种僵化、恐惧和自我惩罚的生活方式,让“健康食品痴迷症”患者们越来越孤独。

痴迷“健康饮食”

真能带来健康吗?

毫无疑问,有“健康饮食痴迷症”症状的人,对健康都极为重视,甚至颇有研究。

但是,极端地执行健康饮食理论,比如绝对不碰糖类、加工食品之类的“垃圾食品”,只吃天然、有机、含优质蛋白的“健康食品”,甚至只吃素,真的能带来健康吗?

对“肥宅”来说,我能做到的最大克制就是要一杯无糖可乐,瞒天过海。/《生活大爆炸》

很可惜,在众多例证里,答案都是可疑的。

2014年,一向以健康示人,教大家如何健康饮食的instagram博主@the blonde vegan,发布了一则让人惊讶的消息,在看似健康的生活背后,她的健康状况其实已经变得糟糕,失眠、掉发、脸色差,甚至几个月不来月经。她患上了“健康饮食痴迷症”。

电视台曾经通过对比试验证明,所谓的“排毒食谱”根本比不上传统的正常饮食菜谱。/《健康饮食的真相》

这种疾病带来的不只是身体上的不适,还有心理上的折磨。

出于对食物的质量的格外重视,她经常不敢去餐馆,因为那里除了甘蓝沙拉,没有她愿意吃的东西;她经常站在冰箱前20分钟也无法决定吃什么,甚至开始对食物产生恐惧;每次吃了“不健康”的食物,就会非常内疚,开始惩罚自己,制定更严格的饮食标准。

事实证明,这种努力只是徒劳,并没能换来真正的健康。

意识到问题后,她开始寻医,在治疗过程中她逐渐发现,以前由“健康饮食”锻炼出的超人意志力,实际上只是典型的“健康饮食痴迷症”症状。

“健康饮食痴迷症”的英文为Orthorexia Nervosa,十几年前,发明这个术语的医学博士Steven Bratman,并没有想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饮食失调症,他只是遇到了一个“超级难题”,有许多吃得非常健康的人,身体出现了各种问题。

吃得如此健康、活得如此自制,“健康饮食痴迷症”患者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蹲坑难受。/《未生》

在了解过程中他进一步发现,对于“健康饮食”的过度执着,最终导致病人营养不良,还伴有强迫症等问题。

但是,如何劝说一位严守“健康饮食”标准的人,让他认识到太过“健康”的饮食行为可能并不能带来健康,却不是一件易事。

苦苦思索后,Steven Bratman决定为这种症状起个专业的名字,帮助病人理解病情,在一位希腊学者的帮助下, “Orthorexia”被创造出来,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语的“ ortos”和“ orexia”,翻译过来意为 “正确的饮食”。也就是过度痴迷于吃“正确的食物“,是对健康有害的。

尽管这一概念在十多年前就被提出来,但直到近几年,Orthorexia才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今,尽管Orthorexia还没有正式的诊断标准,但据美国国家饮食失调协会介绍,有研究显示 “健康饮食痴迷症”对身体和精神造成的伤害,一点也不比厌食症少。

而且,很多“健康饮食痴迷症”还伴随着“运动成瘾症”,这两种“成瘾症”叠加,带来的伤害可能是加倍的。

“吃不饱怎么有力气减肥呢”,也不是全无道理。/《家族的形式》

一项发表在《国际进食障碍杂志》的研究显示:

一些人为了增肌,遵循严格的食谱、避免摄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强迫自己过度训练,但很可能由此导致“肌肉导向型饮食失调”,在最极端情况下,会因为热量不足和过度运动导致心力衰竭。

意识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但要破除这种执念,谈何容易?

对疯狂追求“健康”的人来说, “健康“何罪之有?或许在他们心中,不能控制饮食和身材的人,并没有资格对极端自律的人评头论足。

吃饭,应该是一件享受的事

无论在社交媒体上,还是在超市里,“健康”都是食品的最佳广告噱头。事实上,这种健康营销由来已久。

20世纪初,美国保健食品先驱维克多 ·林德拉尔,喊红了一个影响至今的口号“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

后来,他还开发了一种低碳水化合物的减肥餐:严格控制碳水摄入,只吃一丁点儿面包或面食,取而代之的是高蛋白食物,比如鱼肉、鸡蛋或者坚果,再加一些纤维类蔬菜。

经济学有个名词叫供需关系,为了卖掉产品,专家会发明一个需求,告诉消费者:你需要它。比如,为了减肥而热卖的各种减肥餐。/《三星营养午餐》

这个配方,几乎与如今充斥在社交媒体上的“减脂瘦身餐”一模一样。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低碳水化合物”这样极端的饮食形式,最初是作为治疗癫痫的药物性饮食而出现。

没有想到,这种吃法后来被各种名人发现,拼命宣传其减肥效应,从此在普通人的生活里流行起来。审美观越来越骨感,对碳水的友好度就愈来愈低,不知不觉间,碳水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事物。

有趣的是,在2018年,“低碳水饮食”被英国饮食协会列为“最应该避免的五大名人饮食习惯”之一。

拒绝碳水的拥趸们,不如来杯蔬菜榨汁吧。/《三星营养午餐》

喊出“you are what you eat”的口号后,林德拉尔尝到甜头,继续出版了一系列饮食书籍,比如《通过食物赢得健康》(Win Health Through Foods)、《卡路里倒计时》(CalorieCountdown),当然,这些著作很快引来批评声,美国营养学家弗雷德里克·j·斯特雷,就把《卡路里倒计时》列入营养学庸医书单之中。

斯特雷在《100%的天然、纯有机、不含胆固醇、巨量维生素、低碳水化合物的营养骗局》里就写道:“时尚饮食书籍作者的版税总计数百万美元,其中包含许多毫无价值甚至有害的建议。”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危险没有被证明”的情况下,“恐吓”人们,让人们对一些食品产生恐惧。

现代人的“健康饮食观”大都是被教育出来的,至于教育者背后的动机,究竟有几分是医者仁心,有几分是商业利益,就很难说了。

专家的话不能全信,是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教会我们的道理。/《三星营养午餐》

2016年,一位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制糖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资助三名哈佛科学家,请他们在发布于医学杂志的文章里,最小化糖与心脏健康之间的联系,多说饱和脂肪的“坏话”。

而今天规律化的饮食,或许可以追溯到“一日三餐”的生活方式,而这很可能是现代工业化的结果。

按照纽约大学食品历史学家Amy Bentley 的说法,因为工业化,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孩子被送去学校,主妇开始上班,大家都是中午和晚上休息,一日三餐才成为全世界大部分人的饮食习惯。

没想到的是,今天中产阶级的饮食健康理论,要么将“一日三餐”升级为“一日多餐”,每一餐多了无穷无尽的讲究,要么进行断食甚至辟谷,对人类的生物本能反其道而行之。

“好好吃饭”这件简单自然的事情,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对吃饭这件事赋予了太多“健康”的责任,但健康其实是一个复杂多元、伴随终生的大工程,饮食不过是其中一环,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一环。

下班回到一个人的出租房,哧溜一口美味碳水,还有什么烦恼是不能解决的呢?/《家族的形式》

试想,当职场内卷越来越把年轻人钉在各个系统里,当城市里的健身运动场所依然得不到更好的修建与维护,当户外运动被视为没事添乱的洪水猛兽,大家却指望吃点全麦面包、青菜沙拉就能实现健康,不仅仅有点可笑,也有点可怜。

法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说过一句话:“去散步就是要去呼吸清新的空气,不是为了健康,而是为了空气。”

饮食也是如此,人们选择可口的食物,其实不是为了健康或是生存,而是为了享受食物本身,正如生活的最终目的是享受生活。适当享受美食,同时追求健康,从来不是一件互相违背的事情。

连美食也无法享受,不能不说是人生一大遗憾呢。

请像十元一样,给美食最大的尊重吧!

我们生活在由学者和医生构建的“健康茧房”里,由别人定义“正确”,用数据佐证“健康”,今天,小新想邀请你们参与讨论:

你是否愿意带秤吃饭、拒绝碳水?你是否相信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健康”产品?而谁,有资格规定什么叫做“健康生活”?

1、Orthorexia Nervosa. “Healthy” EatingUnhealthily,Araminta Jonsson.

2、My Life With Orthorexia,JORDAN YOUNGER,

3、Orthorexia vs. theories of healthy eating,Steven Bratman

4、Bratman S (1997) The alternative medicinesourcebook: a realistic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healing methods, 1st edn.Lowell House, Los Angeles

5、There’s No Real Reason to Eat 3 Meals a Day,AMANDA MULL ,

6、《TheOne-Hundred-Percent Natural, Purely Organic, Cholesterol-Free, Megavitamin,Low-Carbohydrate Nutrition Hoax Hardcover》,Elizabeth M.Whelan, Fredrick J. Stare,

7、Kearns CE, Schmidt LA, Glantz SA, SugarIndustr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earch (2016)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internal industry documents. JAMA Intern Med 176(11):1680–1685.

8、Wellness Now a $4.2 Trillion Global Industry –with 12.8% Growth from 2015-2017,GLOBA WELLNESS

9、There’s No Real Reason to Eat 3 Meals a Day,AMANDA MULL

10、年轻人过度增肌可能引发饮食失调,新华网

11、把食物当魔鬼瘦到28公斤进食障碍到底是什么病?,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静

✎作者 | 许桥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标题:《痴迷健康饮食的人,凭什么鄙视吃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