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典籍里的中国》冤吗,顶配上线就翻车

2021-03-28 12: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Sir前两天逛豆瓣发现一个奇怪的事。

诶,央视被骂了?

点进节目更奇怪了。

诶,评分9.0?

到底央视翻车,还是恶意差评。

翻开作品,Sir今天要找一个公道——

典籍里的中国

评论总体来看,还是五星居多。

看这个“F”分型,Sir觉得还是非常靠谱——

但另一个极端,存在感也极强。

打一星的观众似乎看起来完全忍不了,甚至怒斥下架——

Sir看完3期,其实两边都有理。

只是标准不同。

01

古与今

首先。

作为一档文化节目,满分不为过。

央视出品,品质上有保障。

节目旨在用沉浸式戏剧和古今对话的方式,讲述典籍故事。

简单来说——

舞台剧版《百家讲坛》。

制作团队请来戏剧界“顶流”。

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的学术支持。

还有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作为艺术总监,把控戏剧品质。

演员也好多熟面孔:

话剧演员倪大红,饰演《尚书》护书人,伏生。

演员李光洁,饰演《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

还有你们的小撒,这次也有新title,“读书人”。

作为穿越古今的后生晚辈,带领大家一同品读典籍。

至于舞台,注重沉浸式观看体验。

光是演出区域,就有四个。

主舞台专做大场面,二号台小而精致,三号台分上下两层,延展空间。

三个舞台中间有通道相连,同样也是表演区域。

氛围嘛,上个图感受下:

说大制作不夸张吧。

而节目的思路也很清晰:

每期一部典籍,介绍一个作者,讲一个通联古今的故事。

第一期,《尚书》。

这一期亮点,必须是倪大红的个人表演。

那个撒娇搞事的倪大红你见多了。

严肃正经的倪大红,你更不能错过。

《尚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流传2000多年,讲述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处世之道。

都说《尚书》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可具体好在哪?

还得从一个人物说起,伏生。

倪大红一出场,那低垂的眼帘,搭配远眺的眼神。

气场镇住。

伏生,本名伏胜,自幼读《书》(即《尚书》),嗜书如命。

当年秦起焚书之火,天下书几被毁尽。

伏生家藏之《书》,是天下仅存的一部。

为逃避兵火,保住《书》,他举家迁回故乡山东,为护书,爱子被乱兵杀死,爱妻也死于舟车劳顿。

一个为书舍命之人。

伏生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乡,不想家乡也遭战乱,他便将《书》埋在故宅墙内,外出逃难。

二十余年在外颠沛,天下初定。

伏生回到家中,掘开墙壁,书简却已多半朽毁,完整篇目剩下28篇。

自己的命保住了,书却残了。

比死还难过……

说及此,忍不住伏案哽咽。

伏生年逾九旬,何故一生对《书》执念至此?

就不得不说《尚书》的另一则故事——

《禹贡》。

都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却少有人知道,大禹更大的贡献。

上古时期,洪水肆虐,饿殍千里。

大禹被命治水。

十三年间遍走华夏,访民间疾苦,决九河,定九州。

与其父的堵塞治水法不同,他以疏通为主:

让黄河容百川东流入海,灌溉良田。

举个例子,扬州(现在的江南一带)的田地在当时被划为第九等,等级最低。而如今江南一带,我们也看到了,成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经大禹治水,才有了九州分定,四海会同。

《禹贡》记载了大禹定九州的历史,《尚书》记载着几千年前的中国。

伏生讲了一辈子《书》,护了一辈子《书》。

舍命护书,护的是华夏从何而来的历史本源。

这才有了今人(撒贝宁)与古人(伏生)的一段对话:

华夏为何一体?

答曰,自古就是一体。

如今再回看倪大红的表演,可不止气场那么简单。

举手投足,每个细节,都有“书”。

开场戏——

伏生在书房内翻看典籍,侍从端来一盏茶。

单手拿茶盏,眼睛,始终没离开桌上的书。

喝完,放回去——

因眼不离书,再加上年纪大,拿杯的手数次欲放下,却失了准头。

让你一看便知,这是一个垂垂老矣、醉心读书的学者。

后来小撒带伏生穿越到了现代博物馆。

看到今日借助互联网,人人可读《尚书》,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诵着《禹贡》。

伏生拄杖跪地,欣慰满怀。

两人告别,撒贝宁恭送伏生。

老先生这一转身,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一眼千年。

古籍、古人,或许不同程度上被今人淡忘。

可《典籍里的中国》好就好在——

它不仅有“古”之沉淀。

更有“今”之呼应。

02

天与地

节目里有被奉为圣物般的《尚书》。

也介绍了更为接地气的典籍。

古代,有什么比一本教你耕地养牛种庄稼的说明书更实用?

《天工开物》,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

明代书生宋应星(李光洁 饰)。

身为读书人,志向却不在仕途,反而整天流连田间。

看看庄稼长得好不好,犯愁老百姓吃不饱饭。

与兄长、挚友进京赶考期间,宋应星也不背书,反倒对各种民间技术很有兴趣。

漕运运送什么,布匹怎么染,西洋人喜欢哪类瓷器……

眼里看到的,全是实用之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那时起,一个念头在宋应星脑海里浮现——

为黎民百姓写一部实用之书。

虽六次落第,无缘仕途,可在赶考路上,他深入市井,看尽民生百态,求问农业手工业知识,积累大量素材。

后来在兄长和挚友涂绍煃的资助下,他整理笔记,编纂成稿。

这便是《天工开物》。

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宋应星另辟蹊径,放弃追求功名,选择做与功名不相干的学问。

不做浮夸文章,溢美之词,可谓逆时代的浪潮而行。

《乃粒》讲种粮食。

《乃服》讲做衣服。

《作咸》讲的是制盐。

《甘嗜》写的是制糖、做蜂蜜……

最后一章则名为《珠玉》。

以乃粒开篇,以珠玉收尾,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

晚年,宋应星回到家乡,教书耕读,把生产知识传授给乡亲邻里。

受他惠及的乡亲们,有的,按照他写的方法制糖;

有的,按他的方法造纸;

有的,按他的方法染了布。

Sir知道你要问了——

不对不对,那时农民哪能识字,哪能看书学艺啊?

对,确实不能。

但这“书”,也确实不是普通书——

文字简练易懂,还图文并茂,无一章不写最实用的日常技艺。

老百姓学起来一点门槛都没有。

《天工开物》后来流传到国外,被翻译成日文、法文、英文、德文等几种语言。

被世界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Sir知道,你又要问了——

现在科技发达,书里的技术早落伍了,介绍它干嘛?

的确,技术落伍了。

可这不分贵贱,对手艺的钻研精神,从未消失。

这次,小撒带宋应星穿越到三百年后,参观今天的“天工开物”——

当年的舟车,现在叫“高铁”。

我们自己造的飞机、火箭、深潜器,上天入海,巧手夺天工。

更触动人的一幕。

三百年后,宋应星在田间遇到袁隆平。

同样怀着“禾下乘凉梦”的两人,一个作势欲握手,一个行古代拱手礼。

不同的是礼仪,共同的是扎根田间的志向。

一个跨越三百年的握手,格物致知的古人与今人达成交流融合。

握出了丰衣足食,也握出了薪火相传。

这也是《典籍》的珍贵之处——

它不仅让你仰望历史星河里的文化瑰宝;

更让你低头,发现散落在华夏土地上的精神果实。

03

虚与实

毫无疑问,《典籍里的中国》是继《国家宝藏》后值得一看的文化类节目。

那为什么打一星,还有道理?

在Sir看,《典籍》作为一档节目没毛病。

但它作为央视整个文化系列节目中的一档,有问题。

它缺少独创性——

形式上沿用学者讲学→编剧圆桌会→舞台剧表演,标准范式。

舞台剧部分,沿用古今穿越,古人带今人浏览历史,今人带古人体验现代化的走向。

当古今两代人拜别时,无一例外地眼含热泪。

一个模子里生产出来的“文化”,令观众对“文化”的态度逐渐范式化。

感动不假。

这些伟人值得纪念歌颂不假。

可当感动作为某种范式被固定延续,则需警惕这种感动的同质,以及同质带来必然的浅薄。

其次。

《典籍》作为一档文化节目没毛病。

但作为一档以历史为基础的文化节目,有瑕疵。

欠缺严谨性。

第二期《天工开物》中,知县上门感谢宋应星。

但历史上宋应星是明朝人,在南明与清军混战期间,一直过着隐居生活,拒绝出仕。

节目中他不但受清朝知县拥护,还剃发梳辫。

作为文化科普节目,创作可以,还得基于常识搞创作。

当然。

好评与否,视乎我们带着怎样的标准去衡量节目。

如果让Sir说,《典籍》当然不代表历史。

它只是历史的引路人。

从《国家宝藏》到《典籍》。

央视一系列节目都试图向大众扔出一个问题:

我们为何要读史?

从历史中看到过去,从过去反思当下。

如何对待典籍,反映的是我们要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文化。

节目中有个细节——

小篆的“典”。

上半部分一个“册”,下半部分一个“几”。

册放在几案上,方为“典”。

而在甲骨文里,“典籍”的“典”字,拆分来看。

上半部分是“册”,环形的部分,正是串联竹简的韦条(皮条)。

下半部分则是两只手。

双手捧“册”,方为典。

无论小篆还是甲骨文,“典”代表的,都不是物件,而是一种状态。

珍视的状态。

正巧,Sir最近也看到一种“典”的状态。

前两天,关于#中国四川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上了热搜。

Sir在微博上刷视频,停不下来。

你能看到考古员们对着泥坑,俯着身子,全神贯注地做出每一个轻微的动作。

短短几分钟视频,刷土的工具换了至少5种。

木的,塑料的,带毛刷的……

何为我们珍视的“典籍”?

为何我们需要传承历史?

看他们的姿势,你自然会懂——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布拉德特皮

原标题:《冤吗,央视顶配上线就翻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