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个灵感,40年:富兰克林与洋流的故事

2021-03-24 18: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韩焱精选 湛庐文化

你好,这里是韩焱精选。

今天,我要为你推荐的书,叫作《伟大创意的诞生》。

点击即可免费收听音频

天气预报里常常会说:“某某海域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某某地区气温今天将有所回升。”这里说的“暖流”指的就是温暖的洋流。“洋流”在全球气候里扮演着重要角色,调节着流经区域的天气模式。

世界气象日之际,我想跟大家讲一个富兰克林和洋流的故事。相信这个故事能给你带来关于如何创新的启发。

本杰明·富兰克林,你一定不陌生。小学课本里就有他在雷雨天用风筝做科学实验的故事。他不仅是著名的“电学先驱”,还是美国第一任邮政局局长。

有一天,他接到了一封投诉信,抱怨通过邮轮寄送的信件,从欧洲到美国总是比从美国到欧洲要多花几周时间。这就让富兰克林想起了20岁的时候,自己坐船从伦敦返回美国,曾经在日记里记录过的一个怪现象:他在沿途看到,北大西洋的洋流里,竟然携带着一种来自热带地区的海草。他还发现,携带这种热带海草的洋流是从北美海岸向西班牙和非洲海岸移动的。

正是因为这些经验,看到投诉信的富兰克林,马上就想到这股洋流也许就是导致信件延误的罪魁祸首。于是,他咨询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这位船长也告诉他,每次油轮向西航行的时候,都会感到有一股巨大的水流在阻挡船只。富兰克林就跟这位船长一起展开了研究,最终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幅墨西哥湾洋流图。

从20岁的时候第一次记下洋流的奇怪现象,到六十多岁的时候绘制出“墨西哥湾洋流图”,富兰克林经历了四十多年。这看上去像是年轻时的一个好奇心偶然带来的成果,但其实,这其中的关键,是富兰克林对“慢直觉”的捕捉、记录和持续的加工、思考。

什么是“慢直觉”呢?

《伟大创意的诞生》这本书的作者,被称为“科技界达尔文”的史蒂文·约翰逊,就曾经讲到,绝大多数的伟大创意,在产生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其实都是处于一种思维的模糊状态,他把这个过程叫作“慢直觉”。

其实,世界上很多发明创造,都不是“天才科学家”的灵光一现,而是“慢直觉”长期孵化的结果。

就像氧气的发现者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在少年时就喜欢琢磨:关在密封玻璃瓶里的蜘蛛为什么会很快死去?瓶子里有什么玄机呢?著名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也是从小就对蚂蚁的群体行为非常感兴趣,这就帮助他后来提出了“社会生物学”的概念。

如果你在生活和工作里,遇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千万不要放过,先不要去想它能给你带来什么,只管把它们记下来,有机会去研究研究,思考思考。随着你积累的知识和想法越来越多,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它们就是一个创意的突破口。

推荐阅读

作者:[美] 史蒂文· 约翰逊

译者:盛杨燕

原标题:《韩焱精选 | 一个灵感,40年:富兰克林与洋流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