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用三星堆一件特别重要的艺术品说明蜀国人的智慧
近日,三星堆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惊艳天下,目前已出土金器、玉器、青铜器、象牙等重要文物五百多件。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中K3(3号坑)出土的部分文物(图源:网络)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中K5(5号坑)出土的金面具(图源:网络)
今天,我们来看一件2001年出土的来自古蜀国的艺术品——“金凤凰”。
古蜀国在哪里呢?就是今天的成都平原。远古时候,这个地区跟外界很少有交流,它的周围都是山脉,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一首诗《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由于蜀国进出内地非常困难,所以蜀国就被隔绝起来了。而中国历史往往是由中原的文人、历史学家撰写的,所以他们对蜀国这个地方会有些偏见。曾经有一个中原的文人,他就写过蜀国地处偏僻之地,不得天地中正之气,故好信邪神。也就是说蜀国人信的神和中原地区有所不同。今天我们要用一件特别重要的艺术品来说明蜀国人的智慧,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如何在艺术品上体现出来的,这件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精华。所以这件作品特别重要。
《峨眉山图》 宁强
这件作品是从哪里出土的呢?这个地方叫金沙,如今金沙已经属于成都的市区了。2001 年2月25日上午10时许,金沙这个地方挖出来了一件宝贝,一个像月亮一样的圆环,是用黄金制作的,这个圆环非常的特别,因为它上面刻了很多很细的纹饰,而这些纹饰里最有特点的是刻了一圈(共4只)凤鸟的装饰,后来有人把这件作品叫作太阳神鸟。你可能会问,刚才不是说这件作品像月亮吗?怎么又变成太阳了呢?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它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其实这件作品看起来既像太阳,又像月亮,此外,它还有神话传说中的太阳鸟——凤凰,还有四季、12个月的月圆月缺等各种含义在里面,所以这件看似简单的黄金制品却并不简单,你只有看懂了,才会发现,原来古蜀国人也充满了智慧。如果我们把这件作品认真地解读一下,它可能还有四点含义。
第一点:从整体外观来看,它既像月亮,又像太阳,这是它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点:这个用黄金做的大饼周围刻了4只凤鸟,这4只凤鸟是飞翔的、伸展的,就像绕着中间的太阳或者月亮在飞行。为什么是4只呢?这可能是代表着春夏秋冬4个季节。我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春天来了,百花盛开;夏天来了,热得穿一件小背心还汗流浃背;到了秋天,红叶漫山遍野,然后是萧飒的秋风;到了冬天,可能下雪了,白雪皑皑,也可能阴冷结冰,大家都只好躲到房间里,当然喜欢滑雪、滑冰的小朋友也可以出去滑雪、滑冰。四季分明是中国气候环境的显著特征,古蜀国也是如此。
2001年2月25日上午10时许,在成都近郊金沙村的管道施工现场,一件特别的金饰文物被发掘出土,这件金饰刚出土时已被揉成一团,后期经过考古人员的精心复原,金饰上刻画的“太阳”和“鸟”的图案才被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件金饰很可能是古蜀王举行盛大祭祀典礼遗存下来的宝物。国家文物局2005年8月17日正式公布采用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鸟绕日”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第三点:我们从4只凤鸟围起来的圆圈再往里看,就会发现它有12道金光旋转着,闪闪发光。为什么不是13道或者11道呢?甚至不是9道或者3道呢?其实这12道金光是和12 个月份相关。那么,是我们现在从1月、2月、3月、4月、5月,一直到12月的分法吗?不是的,古蜀国的12个月是根据月亮从新月到满月的一个周期的变化过程来划分的,是一年12个月节气的变化,也就是月圆月缺的12个变化构成了一年,所以我们在这件作品上看到了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和一年12个月的时间变化。
第四点:这件圆形的黄金制品中间是个空的核心,这个核心是什么呢?我认为它既可以是月亮,也可以是太阳,太阳和月亮在里面可以互相转换。它们在一起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阴阳。这个阴阳,它可以把自然界和我们人世间所有的东西都连接起来,比如说人分男女,男为阳、女为阴;自然界山为阳、水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等等,所有的东西都包含在里面了。中国最早的道家哲学最核心的概念就是阴阳。这个阴阳概念又在这件著名的古蜀国的作品里面体现出来了。
我们从这件古蜀国人创造的黄金制品中可以看出,其实中国的历史文明、艺术审美是由五湖四海的各民族的祖先共同创造的,这其中也包括少数民族,并不只是生活在今天陕西或者河南一带的中原地区的人创造了中国的文明,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它直接涉及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那么中国的文明和艺术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同的族群,或者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包括金沙人,一起创造完成的。总之,小朋友在学习中国艺术史的时候,要牢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和艺术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推荐阅读:《讲给孩子的中国艺术史》(全三册)适合6-12岁小朋友阅读
本套书是长江学者、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宁强教授专为小读者们定制的中国艺术史100讲。由三本单册书组成:第一册内容涉及从原始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作品。第二册、第三册将跨越隋唐时期到现当代时期的艺术作品。
书中精选从远古到当代的100件最为经典、最有代表性、最有趣的艺术作品,涵盖了雕塑、青铜器、瓷器,书画、石刻壁画,建筑、石窟壁画等门类,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全方位的呈现同时代的文化面貌,轻松引导孩子串起中国6000年艺术史。
现代出版社出版
本套书还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教育委员会主席尹少淳、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的联袂推荐。
另外,书后面另附二维码扫描图,通过扫描图可倾听宁强教授讲述的相关音频及相关视频。
这套书将作为我们和孩子了解中国艺术的开始,从这一件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中,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能够很好的填补中国儿童最稀缺的审美教育,还能够为小读者呈现最精彩的艺术成果,最优秀的学术思考,以及最有启发性的艺术观察。
| 作者简介 |
宁强:考古学家、艺术史家、少年儿童美术教育专家。哈佛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国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专长是敦煌·西域佛教艺术、亚洲文明史、丝绸之路艺术与考古研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