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合工大官网刊文:创新人才聘用体系,不以“帽子”区分教师
3月21日晚,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发布的一篇题为《4年内密集出走7位院长级学术大咖,合工大被挖角引关注》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其中,报道涉及的“合肥工业大学七位院长相继出走”这一话题在今年2月便已在多个网络平台流传。
记者22日晚查询发现,一篇发布于2月27日、转载自新华网、题为《合肥工业大学:引育并举筑就人才新高地》(以下简称《合》文)的文章仍在合肥工业大学官网首页“工大要闻”一栏显要位置呈现。而在该文章旁则是一篇发布于3月22日的学校新闻。
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官网提供的转载链接,《合》文原载于新华网安徽频道,发布时间为2月27日。
《合》文介绍了合肥工业大推出的一项人才工作新举措——“斛兵学者”系列岗位。
文章称,“近日,以座(编者注:应为“坐”)落在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内著名三国古迹命名的‘斛兵学者’系列岗位,正式启动了面向校内人员遴选工作。这项全新的人才聘用体系,按照四个类别明确了岗位基本职责、聘期工作目标和相应学术条件,不以‘帽子’区分教师队伍,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整体性提升,是合肥工业大学人才工作的又一项新举措。”
文章指出,“在合肥工业大学,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的人才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各教学单位协调联动的工作大格局,推动人才工作不断再上新台阶。”
文章提到,“该校(合肥工业大学)通过有计划、分步骤、成体系的改革,科学设置人才岗位,明确各类岗位基本职责和聘期工作目标,以校外引进和校内选拔相结合,实现人岗相适,按岗聘用,按贡献取酬。学校深入落实教育评价‘破五唯’,转变人才工作理念,注重人才作用发挥实效,严格实绩考核管理,建立退出机制,打破了过去一顶‘帽子’包打天下的做法。”
据介绍,合肥工业大学设立面向高端人才的“斛兵学者”系列岗位,“选拔聘用不唯人才‘帽子’。在岗位申报评审中,学校按照创新质量和贡献的导向对申报人进行学术评价,同时对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面向有发展潜力青年人才,合肥工业大学设立“黄山学者”特聘教授、优秀青年和学术骨干三类岗位,“实行学术水平与成长潜力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让真正潜心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合》文还谈到了如何留得住人才。
文章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在优化岗位待遇、科研绩效、业绩奖励等薪酬分配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研绩效核拨与突出业绩奖励办法,不断加大面向人才的激励力度。学校根据二级单位取得的教学和科研突出业绩情况,经过多元、多维度、增值性和综合评价后,核拨教学科研奖励性绩效。各二级单位在制定教学科研奖励性绩效分配细则时,重点考察代表性、创新性成果的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不再以论文数、项目数、专利数、经费数等作为分配依据,实现了由数量导向到价值导向的有力转变,真正激发了高水平人才的创新动能。”
“同时,学校持续加大服务力度,把各项工作做在困难前面,做进人才心里。学校全面落实党委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点对点关心支持高层次人才成长发展。学校为国家级人才开辟人员补充绿色通道,帮助人才快速组建团队。通过完善人才服务工作体系,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全方位为高层次人才做好服务,把高层次人才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之中。”文章称。
据澎湃新闻此前梳理,网帖盘点提到的7位学者是在2017年至2020年4年间陆续离开合工大,他们分别是:合工大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何怡刚加盟武汉大学;合工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任伟新加盟深圳大学;合工大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谢康加盟枣庄学院;合工大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刘永胜加盟安徽农业大学;合工大计算机学院院长徐常胜加盟天津理工大学;合工大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科带头人陈斌加盟南方科技大学;合工大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于连栋加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合工大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因此,从人才流向高校的层次上来看,只有何怡刚加盟武汉大学可视为跳槽至更高水平院校,其余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天津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仅能视作同一层次院校间流动,而枣庄学院则显然无法和合工大这样的“211工程”院校相比。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