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小“肚皮针 ”,学问知多少?
原创 张迁 方敏 张杰 肺石风清
抗凝针皮下注射
为什么要使用皮下注射抗凝剂
注射使用抗凝剂防治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最常见并发症
抗凝剂皮下注射最常见并发症:皮下出血。
解决抗凝与出血之间矛盾关系
抗凝剂皮下注射部位
①腹壁:国内首选
上起自左右肋缘下1cm,下至耻骨联合上1cm,左右至脐周10cm, 避开脐周2cm以内
②双侧大腿前外侧1/3
③双侧臀部外上侧
④上臂外侧中1/3
吸收效果:腹壁>上臂>大腿>臀部
①妊娠晚期
需在B超定位下确定皮下组织厚度大于针头后方可注射。
常用部位: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双侧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
②儿童:选择臀部与大腿。
抗凝剂皮下注射体位
首选:屈膝仰卧位,有利于放松腹部皮肤,易于捏起形成褶皱,使药物快进入皮下组织,最大限度减轻疼痛和皮下出血。
其次:上臂外侧注射需根据患者配合情况选取体位,可选择平卧位或坐位,坐位需做“90° 叉腰动作”。
抗凝剂皮下注射部位的轮换
○腹部表盘轮换法
○腹部定位卡
○腹部十字分区法
○手臂轮换
○腿部轮换
○臂部轮换
抗凝剂皮下注射六大细节
一、注射前是否需要排气?
○注射前无需排气,针尖朝下,将针筒内空气弹至药液上方
○针梗和针筒无药液残留
○保证剂量准确
○防止残留药液对皮肤刺激
○从而减少瘀斑和硬结
二、注射角度?
○无论是上臂和腹部均需要提捏皮肤穿刺
○左手拇指、食指相距5-6cm,提捏皮肤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姿势,于皱褶最高点垂直(90°)穿刺进针。
三、是否抽回血?
皮下组织由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结构疏松,少有毛细血管,故不用抽回血
四、注射速度与拔针?
推荐使用“两个黄金10秒钟”:推注时间10s,注射后停留10s,快速拔针。
五、注射后是否按压?
拔针后无需按压。如穿刺处有出血或者渗液,以穿刺点为中心垂直向下按压3-5min。
六、注射后是否热敷、理疗?
禁忌热敷与理疗
如何应对出现以下情况
一、皮下出血
注射原因:
①抗凝剂本身具有抑制凝血因子活性作用,操作稍有不慎,易引起出血的风险。
②注射针头未垂直于皮肤而是呈角度刺入 ,延长针头在组织内的行程,增加针头和皮内接触面积,扩大组织损伤面积。
③腹壁皮下组织薄的成人和儿童,进针过深刺入肌层,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
①瘀点(<2mm)
②紫癜(3-5mm)
③瘀斑(>5mm)
④血肿(深部出血伴有或者不伴有皮肤隆起)
处理对策:
①记号笔标记皮下出血范围,严密观察并记录,及时向医生汇报。
②临床有治疗皮下瘀斑的药物:硫酸镁湿敷、水胶体敷料、云南白药等。
二、疼痛
○无论是上臂和腹部均需要提捏皮肤穿刺
○左手拇指、食指相距5-6cm,提捏皮肤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姿势,于皱褶最高点垂直(90°)穿刺进针。
三、渗(漏)液
原因:
①针尖漏液
预灌式注射液进行不必要的排气
②皮肤渗液
针尖穿刺过浅、停留时间过短
处理对策:
①预灌式不需要排气
②捏起皮下组织的皮肤
③掌握两个黄金“10s”
四、弯针断针
原因:
①分离包装、拿取方法不当
②注射体位摆放不当
③注射部位过深
④患者扭动身躯、不配合
处理对策:
①安慰患者,保持注射体位。
②避免在情急情况下挤压,防止断针游资走。
③断针露于皮肤表面需用无菌镊子夹取,断针没于皮下或者肌层,可X线定位下手术切开取出。
拔针后无需按压。如穿刺处有出血或者渗液,以穿刺点为中心垂直向下按压3-5min。
“肚皮针”歌
张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ICU护士长,本科学历。上海护理学会第12届呼吸护理专委会委员。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余年,其中从事呼吸科监护室工作15年余,有丰富的呼吸危重症护理及管理经验。主要研究方向:呼吸科危重患者护理,呼吸康复护理。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篇。
文章作者:张迁 方敏 张杰
漫画设计师:兔野
原标题:《小小“肚皮针 ”,学问知多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