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5
《波斯语课》:戏里戏外的“黑色幽默”
注意:本文有严重剧透
近日,瓦迪姆·佩尔曼导演的电影《波斯语课》在国内上映。这一片名无疑是有些令人感觉兴趣索然的,即便知晓该片有着二战的故事背景,似乎也会让人联想到《朗读者》。
《波斯语课》海报
不过,《波斯语课》与文学毫无关系。被纳粹虏获的犹太人吉尔斯,在集中营里教授德国军官克劳斯·科赫“波斯语”,因此得以幸存。乍一看剧情介绍,倒是令人感慨“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也与经典二战电影《钢琴家》的剧情有些相似——片中的那位钢琴家同样依靠自己的音乐在残酷的浩劫里存活下来。
然而,当《波斯语课》的剧情真正展开的时候,观众竟愕然发现:吉尔斯根本不会波斯语,他之所以会冒充波斯人,只是出于生存本能:他与其他被纳粹毫无理由抓捕的一些犹太人一起被卡车运到林地处决,在生死攸关的霎那,吉尔斯向刽子手苦苦哀求:自己不是犹太人,而是波斯人,于是侥幸生还——否则,这部电影开场五分钟就可以结束了。
这实在是一连串巧合串在一起的结果。首先,吉尔斯在卡车里用一块三明治换来了另一个犹太人偷来的一本波斯神话故事。这本书的扉页上记下了原主人儿子的名字——“雷扎”与一个波斯语单词——“paapaa(父亲)”。正是有了这本书,吉尔斯才能冒充波斯人,而那位换去三明治的老兄却不幸做了“饱死鬼”。
接下来,波斯(今伊朗)是一个西亚国家,并非什么纳粹德国不敢得罪的势力,吉尔斯之所以没有被德国兵顺手干掉,只是因为当地的党卫军高官克劳斯·科赫正打算找一个波斯语教师(以便战争结束后投奔远去德黑兰的兄弟)。
片子唯一真实的波斯语单词
只知道一个波斯语单词的吉尔斯(冒名为“雷扎”)如何赢得科赫的信任呢?波斯语(也叫法尔西语)当时在欧洲是一种极为冷僻的语言,德国人根本看不懂用阿拉伯字母写成的那本波斯神话——当然吉尔斯也看不懂,但他冷静地用合情合理的借口掩饰了过去,自己是比利时与波斯的混血儿,只在家里说波斯语,因此看不懂书面语。当然,光凭那个“paapaa”也不会有人买账,幸好吉尔斯胡编了一段“波斯语”,才让科赫初步相信他是波斯人,留他在厨房工作,同时规定每天要“雷扎”教自己40个波斯语单词。
要不是《波斯语课》的片头就打出了本片根据真实事例改编的字样,观众或许会因此吐槽导演与编剧的脑洞了。与《钢琴家》根据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自传改编的经历相比,这位吉尔斯简直就是在挑战“hard模式”了——又一个现实比想象更精彩的例子。
诚然,自创语言并非不可能。比如大名鼎鼎的托尔金就在《魔戒》里为中土世界创造了一大堆语言(精灵语、矮人语等等)。问题在于,托尔金是才华横溢的语言学家,而《波斯语课》里的吉尔斯(雷扎)只是一个普通的犹太青年。更重要的是,他根本没有时间!每天必须生造40个词汇,然后自己还要牢记于心,不能让人发现破绽。这实在是在刀口舔血。
在影片里,他确实差点出了纰漏,将(假波斯语的)“树木”与“面包”发成了同一个音。为此,科赫怒不可遏,全然不顾“两词同音”的辩解,几乎打算将吉尔斯活活折磨死了。谁知吉尔斯也是用心过度,弥留之际还在念叨自己发明的那些假波斯语词汇,如此一来,反而让科赫相信“波斯语”的确是他的母语,又一次放过了他。
吉尔斯险些被识破
假设剧情仅限于此的话,《波斯语课》或许可以作为一部出色的“黑色幽默”轻喜剧留在观众的印象里。但导演瓦迪姆·佩尔曼显然有着更高的追求。影片里一个关键情节是:科赫让吉尔斯抄写集中营犯人的名册,意外让后者获得了编造单词的灵感——那一个个人名,稍加变化,就成了“波斯语”。比如“Hillel”里的“il”就成了“我”(实际波斯语的“我”读作“man”)!正是这个情节,不但彻底合理化了吉尔斯教授“波斯语课”的可能性,还令影片蒙上了一层异样沉重的色彩。
假波斯语的来历
作为二战影片,《波斯语课》对战争背景只用了只言片语描述。的确,熟谙历史的观众能明白,影片开始的1942年夏天正是纳粹德国如日中天之际,后来党卫军开会所说的铁路遭到轰炸则是因为英美盟军从1943年开始的大规模空袭,而最后美军兵临集中营的冬日,正与1944年冬天盟军在西欧的大反攻相合。
不过,真正让观众感到触动的是影片的最后一幕,学成“波斯语”的科赫带着吉尔斯逃离集中营,后者在遇到盟军后依靠那些“波斯语”单词,讲述出了2840个集中营受害者的姓名!这一个个姓名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剧与哀伤。抱着悬念心态看到这里的观众,或许更会被战争的残酷所触动。
吉尔斯向盟军讲述集中营受害者姓名
即便如此,《波斯语课》仍旧有着一个黑色幽默的结尾。那位科赫,能放走吉尔斯本身也说明其本性并不坏。如他自己所言,自己只是个厨子,没有杀过人。但也像吉尔斯所说,科赫做出的美食,喂饱了那些刽子手们!这是他难逃的罪责。当科赫带着假证件自信满满逃到伊朗时,令他露馅的正是无人能听懂的“波斯语”……
伊朗人听不懂科赫说的“波斯语”
看起来,在近来的二战题材影片里,《波斯语课》绝对是一部难得佳作。该片也的确被白俄罗斯选送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奖。然而,鉴于制作影片的大部分人并非来自白俄罗斯,该片的参选资格被撤销——而这又是一个黑色幽默。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 “闹剧”打乱一切
- 今冬以来最大规模降雪来袭
- 国家医保局建立数据工作组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低开
- HTC的XR知识产权非专属授权(IP)将授予谷歌使用,交易价格2.5亿美元
- 成语典故“讳疾忌医”中的君王是指哪一位?
- 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中,“千里江陵一日还”的上一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