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届年轻人不再相信招聘网站
原创 AI财经社作者 AI财经社
撰文 / 马微冰
编辑 / 游勇 陈芳
招聘网站变诈骗网站
“还没走出校门,我就被骗子上了一课。”3月17日,韩淼告诉AI财经社。她的学历并不低,曾在一所普通本科学校就读,没想到两度栽在招聘网站上。
韩淼第一次被骗是上学期间,刚进大学不久,她想利用空余时间做兼职,减轻父母的负担。没有人脉、没有社会经验的她,看到58同城、赶集网、斗米等招聘网站投放的广告,立即动了心,在每个平台上都投了简历。
随后面试电话响个不停,韩淼已无从知晓对方从哪个网站知道了她的信息,只记得那个公司打着招聘周末兼职辅导老师的旗号。
图/视觉中国
韩淼满怀期望来到这家公司,结果当时就出现了异常,她并没有找到。招聘者在电话里告诉她,公司换楼层了。她辗转找过去,是个面积不大的房间,其中一侧堆满杂物。屋内有两个女孩在填写表格,韩淼也接到一张。招聘者告诉她,兼职有时效性,如果想多挣钱,就多勾选几项。急着赚钱的她,毫不犹豫地全部勾选了。
交上表格后,招聘者以确保兼职岗位不落空为由,索要500元押金,称工作一个月后会退回。见韩淼们犹豫,对方主动将押金降至300元,并承诺一周内就有工作,大家便爽快交了押金。几天后,对方又以她没有教师资格证为由,要求她缴纳350元的培训费和50元服装费。然而这些钱,除第一天拿到120元工资外,剩下的全打水漂了,这家公司也彻底失联。
韩淼第二次被骗是毕业后去武汉找工作,一家保险公司通过智联招聘与韩淼取得联系。没想到韩淼又掉入了另一个狼窝,成了待宰的羔羊。面试当天,招聘者向韩淼推荐了一个老乡,两人相谈甚欢,周末还一起出去玩。
不料周一开始,表演就开始了。老乡称项目经理正好途径武汉,是深入了解公司以及项目的机会。韩淼去听了两个多小时,发现不对劲,有点像传销,项目经理强调,只要发展足够多的下线,投资380元保金,最高能获得380万元收益。
收益全靠拉新人,韩淼有点犹豫。老乡为了打消她的顾虑,主动带她见客户。那几天,韩淼被全方位的“监视”起来,老乡对她寸步不离,一个劲地催她不要错过这个机会,赶紧加入,所讲内容与项目经理完全一样。后来,韩淼不得不通过寻求一名校友的帮助,才得以脱身。
两段经历都让韩淼心生恐慌,工作难找,还处处是坑,连大型招聘网站也暗坑密布。事实上,韩淼还算幸运的,微博上有网友称:自己被骗了28万,简直是噩梦,每天度日如年。更有甚者,在招聘网站上入了传销的坑,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
还有人通过招聘陷入“整容贷”、“消费贷”、“培训贷”、卖淫窝点等。天眼查专业版风险数据显示,我国有5000余家职业介绍相关企业产生过法律诉讼,有近1000家相关企业曾遭到行政处罚,600余家相关企业有严重违法行为。
利益驱使下,一些在线招聘平台上甚至已经形成诈骗产业链。涉世未深的学生们,将希望寄托在招聘平台上,却不料成为不法分子盯上的羔羊,面对的是惨痛的人生第一课。
近日,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几家招聘网站就被315晚会点名通报。据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在各类贴吧、论坛、QQ群等社交平台,出售简历的信息随处可见。购买方仅需花费7元,便能得到一份完整的简历。购买量大的话,还可以直接购买企业账号,或伪造企业资质。
图/视觉中国
警方破获的一起贩卖简历案中,仅一名嫌疑人的一块硬盘,就储存了700多万条公民简历。在黑龙江大庆警方“净网2020”的专项行动中,涉及个人简历信息高达1500万条。
而这些简历被以1至2元的价格对外出售。2018年,浙江台州市法院曾披露一起买卖简历数据案。被告人唐某以每份1.1元至1.7元的价格多次向张某购买赶集网、58同城等简历数据20余万份,购买金额共计32余万元。随后,唐某再将这些简历以每条0.1元的差价转售。
自定规则,招聘平台不透明
“真是不接触不知道,招聘网站水太深了。”杭州一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负责人薛飞对AI财经社说。从2018年创立公司至今,薛飞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招聘网站与求职者之间周旋。
起初薛飞并没有在招聘平台购买会员账号,他通过企业身份按照普通价格购买简历。大约几个月之后,陆续有不同招聘平台的电销人员与他联系,并推销自己的会员优惠服务。甚至在双十一电商节,销售人员也会以活动名义,联系他购买简历可以享受7.5折或8折优惠。
随着日常联络增多,薛飞从销售那里得知,招聘平台的销售每个月会有固定的业绩数量,如果业绩尚未达到,销售人员会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人资公司出售大量简历,并承诺后期介绍企业订单。从销售处购买简历后,薛飞甚至还能获得10%左右的返点。
仔细考虑后,薛飞意识到这样对他们来说并无大的差异,但招聘平台和销售人员却能够两头获利。“他们推荐客户,我们如果达成合作就会去下简历,然后他的业绩也能达成,这是一个成熟的闭环产业链。”
随着简历被贩卖的事情曝光,多家招聘平台开启了简历保护规则,但薛飞告诉AI财经社,简历保护规则很有可能演变成平台谋利的另一种手段。在此之前,系统内会将不对外公开的简历作为优质简历,需要企业花费更高的价格去购买。甚至还有一种限时简历,如果企业没有在24小时之内联系,就会自动消失。
“规则这个事情,根本就没弄懂过,只能跟着平台走。”薛飞说。
垂直电商领域的招聘负责人何静也一直没搞明白各平台的规则。某次,何静突然发现自己之前发布的职位信息被某平台下架,便找到客服,客服则以该岗位若想要继续发布,必须付费。何静并不反感使用平台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但在没有告知的前提下,由免费变为收费,直接从后台下架,让何静感觉自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没有还价的余地,只能任由宰割。
并且在后期的需求对接中,何静以同样的招聘需求,用不同公司分别咨询了平台3次,然而3次价格截然不同。“第一次1万,第二次2万,第三次3万,这不就是狮子大开口吗?”
除去不透明的收费标准,薛飞与何静都表示,近两年招聘平台的简历质量正在下降。重复简历、无效简历状况经常发生。“每10个里面有3-4个不匹配的,我们1个月下载500-600份简历,实际能联系上的在200人左右,然后再匹配真正到场面试的人,差不多170人左右,之后再进行一些面试沟通,可能能留下来的只有80人左右了。”
AI财经社从黑猫投诉平台中搜索发现,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投诉意见中,均有提到会员效果差与简历优化不满意的事。求职者逐渐失去信心,企业主也陷入迷茫。据多位公司人力表示,现在的招聘平台的人才匹配效率极低。在雇主与求职者双方需求细化后,匹配更加艰难。
“基础岗位入职2个人,至少需要面试30人,最少浏览2倍数量的简历。”一位互联网公司HR对AI财经社说,招聘网站对于普通职位还基本有效,但本身要求高或者候选人稀缺的岗位,很难找到人,不如内推或者行业推荐的成功机率会更高。
据一位广告行业人士透露:以58同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为代表的PC端招聘网站,最早侧重于B端客户。因为平台具备信息集合展示功能,PC端网页以及banner位都是以广告形式出售。“企业只是借助平台打广告,很少是为了招人。”何静也曾在平台投放过广告,但效果甚微。
图源/采访对象提供的2020年智联招聘与前程无忧产品报价
盈利模式单一,监管缺位
招聘行业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行业。传统招聘平台20多年来,均是通过自己的简历库,卖简历、卖广告实现盈利。
由于单一的盈利模式,第一批在线招聘网站活得并不滋润。截至3月18日收盘,前程无忧的市值只有42.79亿美元,与最高峰时相比,缩水四成多。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招聘网站,于2004年登陆资本市场,首日飙涨,一度成为华尔街的中国名片。
那一年,阿里巴巴还没上市,同年上市的腾讯处于无人问津状况。没想到,十多年后,局面彻底扭转。
说起来,前程无忧还算幸运的。同样于1997年成立的中华英才网,曾是国内第一家专业招聘网站,面向中高端职场人群,没想到几次易主后,彻底没落。2015年最终被58同城所收购,令人唏嘘不已。
智联招聘在今年2月接受春华资本的战略融资后,估值也只有17.4亿美元,远远不及新经济公司。猎聘刚上市时就遭遇了破发,不到两年的时间,市值缩水一半,至今只有101亿港元。有媒体统计,这几家上市招聘网站的总市值加起来还不足700亿元。
招聘行业大而分散,商业模式单一的弊端显露无疑。
“传统招聘平台就是一个大型的电销公司。”原本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黎辉,2017年与朋友一起创业从事招聘工具研发。
在下沉地区调研时,黎辉发现传统招聘平台的各级代理商均是以完成销售业绩为主,为了尽可能增加企业入驻,代理商会简单粗暴地将平台准入规则放低,原本不符合标准的公司也能够注册成功,例如房产、保险、小额贷以及劳务公司。
黎辉解释,代理商的最基本任务就是不断给企业打电话,促使企业付费。平台的声誉好坏与求职者的真实反馈,代理商完全不在乎。
目前国内招聘平台,主要的盈利点依然是B端用户,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Boss直聘、拉勾网侧重移动端,推出了一些针对C端用户的付费功能。黎辉也提到,目前他们正在尝试向下沉市场和政府端扩展,根据形势转变营收模式。
“目前整个to B的趋势都是说去往中小企业去走,传统平台的会员付费模式已经很难让中小企业接受。另一方面,曾经随意下载简历的模式逐渐被监管,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势必会影响平台增长。”一位招聘平台业内人士说道。
315晚会报道后,涉事企业的动作都很迅速,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均发布声明,将增加“虚拟号码”功能,即求职者在没有主动投递简历的情况下,企业和猎头均无法看到求职者的真实号码,减少信息泄露几率。
AI财经社在QQ、闲鱼搜索售卖简历相关信息,如今已踪迹全无。标注着人力资源交流的QQ群里,是众多机器人在发布网络广告,无人回应简历出售的事情。但在淘宝中,有不少以招聘代发名义存在的公司,依然还能提供简历打包的服务。
在风声骤紧的当下,这些买卖简历的行为有所收敛,但风声过后,招聘网站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买卖简历是一个很难根治的问题。
而法律定义不明确也是其中一个诱因。在《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以及《网络安全法》中,规定了求职者在网路平台上传的 “个人简历”应当属于公民个人信息,未经用户本人同意,平台不得将收集的用户个人简历提供给第三方使用。
但对于第三方的定义,尚无明确界定。甚至在平台的隐私协议中,也注明了可能会将简历分享到其他平台。
“在线招聘乱象频出,核心原因还是这个行业缺乏监管,行业处于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环境中。”人力资源专家吴彩云对AI财经社说,其实招聘网站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升级,但现在的情况是招聘网站都认为,如果想真正做升级,会死得更快,还不如随波逐流野蛮生长。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韩淼、薛飞、何静、黎辉均为化名)
我们从《财经天下》周刊出发,以新媒体的形式和节奏、
以传统媒体求实的精神,致力于传播真正有价值的报道。
本文系AI财经社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转载
原标题:《这届年轻人不再相信招聘网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