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觉得我的人生本应更好” 丨 你不快乐,可能是索取太多

2021-03-24 07: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KY KnowYourself

策划 / 二狗子

插画 / Tracy

编辑 / KY主创们

因为所学专业的关系,这几年,见了很多人,在这些人中,不快乐是常态。

不快乐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归结起来大概都是这样一点:

在这样的认知下,不同的人又会有两种不同的表现:

当然,更多时候,两种状况是交替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的——这也是我为人类的挣扎深深着迷的原因。

人们始终充满挣扎,这种挣扎一方面表现出了人的局限,却也与此同时,毫不逊色地表现出了人的坚韧有力。

与这种不快乐的原因并存的一个常见的想法是:

如果我的人生能够变得xxxx,我一定就会更快乐了。

如果我长得很美,如果我现在能赚很多钱,如果我现在有一个爱人……

有时候你会很想说,hey,那个拥有你想要的东西的谁谁谁,也一样痛苦不堪着呢。

当我见过了足够多的人,彼此间仿佛错位似的,拥有着别人想要的东西,而同时都处于不快乐中,我才慢慢地不禁觉得,可能"主观的快乐感"是一个独立变量。

它与任何这些变量之间都没有相关关系,只与你是不是一个快乐的人本身有关系。

说到这里,想起以前读过的一个实验:

“希望生活变得更好”中的“更好”是没有尽头的。人们理性上都明白这件事,只能靠自己实现了更好,却又陷入新的痛苦,才真正开始理解这件事。

理解这件事之后,首先改变的,是我对“幸运”的看法。

同很多人一样,我曾经觉得,那些相对来说付出更少,却莫名被给予了很多的人是“最好”的,他们是上天的宠儿。

人们经常羡慕这样的人,因为他们的努力相对来说被给予了更多的回报,比如由于出身的关系人生非常顺遂,或者因为机遇甚至是投机收获了巨大的财富。

特别是当这些人德行有失,人们往往更加焦虑甚至愤怒,有的人会责怪命运的“不公”:为何ta如此“幸运”,我却如此不幸?

我经过了长期的观察与认真的思考,想说,其实这些“看起来人生要容易很多”的人,本身就是正在经历着考验。

人类很奇妙的一点,在于每个人都只能局限在自己小小的身躯里,非常独立而隔绝地体验着存活于世的经验,用自己的体验去归纳着“真理”。

我以前常常对于那些质疑自己过于“矫情”的人说:

这些“人生容易很多”的人中,有不少人(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以改变一部分)会更难感到满足、更少有能力珍惜。

他们或者对“人生的容易程度”产生了与“一般人的体验”有偏差的认知,或者对“幸运”习以为常而产生了过高的期待(例如期待幸运会高频发生)。

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是基于有限的自身体验的。

这些幸运儿,容易误以为好事还会持续发生,眼前这个机会之后,仍会有无数机会逐一开展。因此他们更容易轻率、鲁莽地对待“好事”。

而人生是漫长的,对于任何人而言,都不会毫无瑕疵。你对于人生要求的越多,“瑕疵”自然也会越多——

某种程度上,“瑕疵”的存在是由目光决定的。主观快乐程度,与客观所拥有的水平,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剥离。

另一件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事情是:

人不是在拥有中学会满足的,人是在失去中学会满足,在失望中学会珍惜。

他们知道,即便所拥有的看似是如此的少,“拥有”的体验都是如此珍贵。

他们在“好事”面前,有一种维持幸福必须的小心翼翼和谨慎谦卑。他们不挥霍世界和他人对自身的善意。

比起实际上拥有多少,我现在更倾向于认为,满足和快乐更多是一种思维习惯与价值观。

只有给自己带来满足感,以及那些被自己好好珍惜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好生活”。

否则你所得到的,也可能只是从你身边经过——和“不拥有”一样给你带来苦恼;更不用说上天曾经馈赠你的东西,未必就不会收回去。

我现在觉得,最受上天宠爱的人,是那些得到得“很平衡”的人。

一方面,成就感让他们相信自己,也相信努力;另一方面,挑战让他们看清自己的局限,也让他们在命运面前始终保持一定的谦卑。

在宇宙面前,我们多么渺小,以至于在我们必须承受的一些东西面前,只能做出自己小小的努力——并不期许一定要改变太多。

随着生命进程的推进,他们不断消化着更多的成就,以及更多的挑战。他们的世界观不断变得更为复杂,从而能够帮助他们适应世事的变迁。

他们对于“得不到”有着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准备——有些人只是理性上“知道”自己会有“得不到”,但从没能“接受”自己得不到。

他们也因为每一次挑战,更珍惜每一分所得,即使他们发生在人生的不同方面——他们慢慢参透“快乐”是一种价值取向,幸福真的是一种“信念”。

某种程度上,你是由于相信自己是幸福的,才变得幸福的。他们也因为更早学会了珍惜,而不容易错失生命中珍贵而罕见的东西。

如果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觉得自己不够幸运,或者羡慕某些人的“幸运”,我会建议你把“幸运”放到一个拉长到更长的时间维度里看一看。

以前一位老师曾经告诉我,我们生命中大部分的重要的事情,都是无法在当下理解它全部的、对于自己的意义的,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份工作,我们可能需要经过很多很多年,才会在回头时理解它对于自己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

有一个姐姐曾经跟我说,自己的平静来自于一种看似有些悲观的世界观。

她说,每个人,包括我自己,每个人类都是那么虚弱的,我们没办法做到那么多,没办法承担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正因为这样,她才不会去向他人,也不会向自己强求那么多。

在那之后,她就找到了一种放松的平静感,以及为了“侥幸”拥有的而感到快乐。

你要相信,你的苦乐参半的人生,正是你最好的可能。你既不用充满“不服”地去追求,更不能沮丧地停止追求。你要的安宁与幸福,正是在这个“求”与“不求”的动态平衡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