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未来5年人均预期寿命如何提高1岁?需要三代共同努力

陈席元、彭韵佳/新华社
2021-03-20 21:28
绿政公署 >
字号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消息,刚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未来5年人均预期寿命要提高1岁。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76.3岁提高到77.3岁。如何再提高1岁?这需要老中小三代的共同努力。

@婴幼儿少年:茁壮成长打基础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4700万,但入托率只有5%左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需要政策支持。

根据规划和目标纲要,国家将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园政策,支持150个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鼓励幼儿园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同时,规划和目标纲要明确,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加强孕前孕产期健康服务,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减少儿童死亡和严重出生缺陷发生,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要从2020年的1.8个提高到2025年的4.5个,增幅达150%。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对此,规划和目标纲要作出要求,实施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有效控制儿童肥胖和近视,保障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以青少年为重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干预。

@中青年:吃动平衡重视筛查

近年来,“保温杯里泡枸杞”成为年轻人“新时尚”。但不容忽视的是,高血压、高血脂、心梗甚至癌症等疾病的患病人群正趋于年轻化。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近日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我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达50.7%,超重肥胖及膳食相关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

重大恶性疾病的死亡率也与人均预期寿命密切相关。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表示,加大肿瘤早期筛查力度,让更多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节约大量社会资源。

推动健康关口前移,规划和目标纲要提出,开展全民健身和控烟限酒两大行动,强化慢性病预防、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国家将新建、改扩建1000个左右的体育公园,扩大体育消费,发展健身休闲、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

@老年:“活得长”还要“活得好”

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规划和目标纲要已明确,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提高到3.2人,拥有注册护士数提高到3.8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

为了让老年人群获得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未来国家将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配备辅助器具和防走失装置,支持500个区县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失能护理、日间照料等服务。

“近年来,国际上对人群健康的评价,不仅关注人均预期寿命的年限,更关注生命质量的改善和健康寿命的延长。”南京医科大学健康江苏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家应认为,“我们不仅要提高1岁的寿命,还要健康地享受这1岁的寿命。”

(原题为《@老中小三代,未来5年人均预期寿命如何提高1岁?》)

    责任编辑:陈建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