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就是三月第一国片

2021-03-21 18: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在Sir眼中,这个镜头。

有资格竞争2021华语电影最感人一幕——

三个人,一条路,步履不停。

一位老奶奶,一位大叔,一位女孩。

没有互动对话。

各怀心事的三人默默地走,摄像机静静地拍。

它简单,却偏偏有一种少即是多的魔法:

他们的谎言、疏离和孤独,竟随着这坚定步伐慢慢溶解,变成明媚,变成力量。

此时,响起了邓丽君的歌声。

感觉有点远,又有点近。

国产电影,久违地让Sir再一次心动——

又见奈良

01

“好得让人心疼”

看样子,你也能猜出这部国产片的境遇。

文艺片名,不耸动;

亲情题材,没噱头;

还有一段离我们有点距离的历史背景……

眉头紧锁?

事实上,观影过程会让人意外地舒心。

这样一部小片,实在太需要被集体抢救了——

路阳说它好,是“国产电影少见的留白”。

姚晨说它好,是“温情、幽默”,但感受最深的却是孤独。

张译说它好,是“好得让人心疼”。

Sir打开微信,半个朋友圈都在撑它。

各路大佬纷纷发声,围绕这一部电影,像是开启了一场饱和式救援。

很大程度,取决于它坚实的底子。

《又见奈良》的黄金班底,看似不可思议——

监制,贾樟柯、河濑直美。

摄影指导,蔡明亮御用摄影廖本榕;剪辑,陈博文,代表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配乐,铃木庆一,代表作《东京教父》《座头市》《极恶非道》。

而驾驭这套杨德昌、北野武级别制作班底的,是一名青年导演,鹏飞。

三年前,Sir聊过他的上一部作品。

题材看起来沉重,乡村留守儿童。

但打开方式,又甜,又脆。

用一种轻盈的幽默感,将一场场现实的荒诞与无奈,慢慢晕开,化作一丝苦笑。

不声讨,不怜悯,对现实困境完成了设身处地的思考。

清醒又可爱,是它包容的力量,也是它在文艺与商业间找到的微妙平衡。

俩字,舒服。

而《又见奈良》,他从云南的偏远小镇,走到了异国他乡——

电影讲述了一场远行。

一位年近八十的中国母亲,陈奶奶(吴彦姝 饰),远赴日本,去寻找她了无音讯的女儿。

寻亲、认亲、误会、和解,最后抱头痛哭……

这是不是你能想到的路数?

抱歉。

《又见奈良》处处反着来。

别小看这个陈奶奶。

她啊,太可爱。

先说一个细节,Sir在影院笑了好久——

不会日语的陈奶奶,去日本肉铺买肉。

看着陈列肉品的冰柜,发了呆,这怎么交流啊?

接着,她指着一份肉。

对着店员,踮起脚尖:“咩咩咩?”

学羊叫......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店员居然真的懂了。

对着陈奶奶摇摇头,立即掌握了同一套语言:

“哼哼!哼哼!”

意思是,这是猪肉......

接着,又是学牛叫,又是学马叫。

两个语言不通的异乡人,完成了最高效的表达(插一句,扮演店员的是导演本人)。

别小看这一个笑点。

它既精准塑造出了陈奶奶的人物性格:积极、乐观,甚至有点傻乎乎的。

也代表着整部电影的立意:用新的对话,去打破语言、身份,乃至人与人之间本就存在的隔阂。

它突破了国产电影少有的表达界限:

用一种轻盈的声音,讲述一段沉重历史。

让你看到这段历史是如何淡去了痕迹。

又是如何在不见踪影之前,在人的心头上留下最后颤抖的余音。

02

“孩子来信了吗?”

你是否疑惑,奶奶的女儿为何去了日本?

这涉及到一个特殊的群体——

日本战后遗孤。

1945年侵华日军战败后,关东军撤离,原本上百万人的日本开拓团被国家抛弃,成为难民。

其中一些难民被中国家庭收养,称为战后遗孤。

在中日正常外交后,这些遗孤才被日本政府接受,获准回到故土。

但在归国后,反倒成了新的“异乡人”:语言不通,遭受排挤,无法适应生活,难以融入社会。

巧了。

在《唐人街探案3》中,陈思诚也试图揭开这个历史伤疤。

小林杏奈的母亲归国后,无法适应日本生活,贫困至极被迫出卖身体。

是悲剧,是恨。

而《又见奈良》则又反其道而行。

是寻找,是盼。

要找的人,叫陈丽华。

她是陈奶奶在60年前收养的日本战败遗孤,上世纪90年代回到日本。

起初,一直与陈奶奶保持着书信交流。

信,一封接一封。

直到一天,戛然而止,女儿再无消息。

直到多年后,她才远赴日本奈良,求助亲戚的女儿小泽(英泽 饰)。

突然这么急,原因也很简单:

76岁的她,意识到自己没有时间了。

临死,还想和女儿见一面。

陈奶奶,想找回她的家。

但偏偏帮助她的两个人,关于家,各有各的烦恼。

小泽,逃离了家。

她是遗孤后代,日本血统,但父母在中国土地上长大。

但在日本人眼中,她仍是个外来人。

在工厂打工,兼职酒馆服务员,从事着最简单的体力劳动。

日本男友的父母不满意她的中国人身份,俩人被迫分手。

她总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

但自己到底是谁?属于哪里?想法越来越动摇......

帮陈奶奶找女儿,她藏着一份私心:

她想知道那个和她有相同遭遇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另一名主角,一雄(国村隼 饰)。

他失去了家。

一名退休刑警,每天除了喝闷酒,就是查看信箱:有没有女儿的来信。

中年丧偶,女儿嫁到东京,再无过多往来。

遇到祖孙俩后,他骗了她们,“我见过陈丽华。”

加入队伍,想要解闷帮忙。

他想知道陈丽华为什么消失?是不是跟自己女儿一样?

何以为家?

是困惑着他们两人,也是困惑着整个战败遗孤的问题——

没有归属,所以孤独。

电影中,为了找人,他们走访了很多遗孤同乡。

身份靠近社会边缘,日子都不好过:

废品厂的工人、山间小庙的管理员、乡间的临时工......

电影为他们的身份迷失赋予了一种荒诞的幽默感。

前一秒谦卑鞠躬,日语礼貌问好,“请多指教。”

下一秒,得知对方也是中国来的,立刻变成东北大碴子:

“都是中国(guǒ)银,说中国(guǒ)话不得了!”

一对遗孤夫妇。

女儿已经不会说中国话。

为了迎接客人,妻子当着客人的面,唱起了样板戏《林海雪原》,连过门都学得惟妙惟肖......

夫妇说,只要看见房子外面支着“大锅”(电视信号接收器),就一定住着中国人。

种种细节,都是来自现实:

家中支着“大锅”的基本上住的是中国人。鹏飞说他们走访时,走在一栋房子前看到了“大锅”,就下车去拜访,“推开门就是东北小品《卖拐》的声音,‘还要啥自行车啊,拐了拐了’,特别亲切,他们还特别热情,问我们‘吃饺子不?爱吃酸菜馅不?外面买的酸菜不行,我们都是自己腌的’,而这些细节都被放进电影中了。”

幽默背后,又是现实的无奈——

文化的割裂,以及难以切断的故乡羁绊。

只不过这个“故乡”。

他们已经分辨不出,到底是血缘的日本,还是生长的中国。

故乡与他乡,归途与羁旅。

好像是永远无解的谜题。

影片隐藏的主角,陈丽华。

在一个个线索拼凑之后,她的面孔也渐渐浮出水面。

她在日本怎么样了?

从一个细节,你能够略知一二。

她给自己取的日本名字,叫明子。

因为——

03

“明,是她妈妈的名字”

什么是归属?

或者换个问法:

什么是家?

公众号随手一搜,你瞬间收获无数美好定义:是炉火,是港湾,是茶米油盐,是朝夕相伴。

但可惜。

人与人之间总是充满遗憾。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每个人心中理想的家,都是画不出的那个,完美的圆。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长镜头。

步履不停的三个人。

小泽和一雄,依旧藏着私心,但目的已经悄悄改变——

小泽,想保护丽华,想保护住她留给母亲的善意谎言。

一雄,想保护陈奶奶,他珍惜老人这最后一个美好的愿望。

但你注意看。

只有陈奶奶,依旧注视着前方。

她,依旧满怀希望。

只要她还活着,只要还有思念,她就要走向那个“完美的圆”。

你想问:走得到吗?

但步伐就是回答:走就是了。

一个有趣的细节。

从电影一开始,陈奶奶就挂着一台老式相机。

她要去到每一处丽华照片里出现过的地方,亲手拿着丽华的照片,再合一张照。

她记住那些女儿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品尝的滋味。

但可惜,这点愿望好像也失败了。

小泽在为她整理相机时发现,陈奶奶从一开始,就忘了装胶卷。

晚上祖孙俩正休息。

心中重重“真相”压着的小泽,突然崩溃,哭了起来。

她哭着说,“相机没有放胶卷啊,照片都白照了......”

奶奶反倒安慰她。

说她大惊小怪:“没照就没照嘛,这么点小事就哭。”

她说:“那些照片,都在我脑子里呢。”

有思念,就足够了。

电影通过战后遗孤的家庭遭遇,展示了比血缘还要浓的是牵挂,比相伴还要重的是相思。

家不是身份与身份的归属,而是人与人不解的思念。

但这,绝非鸡汤。

《又见奈良》从未否认生命的孤独和脆弱。

甚至还自带着“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惆怅。

但这又如何。

家,不正是如此——

它是我们漂流在各自的河流里。

又共同望向的地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破坏之王阿姨

原标题:《这就是三月第一国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