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7700万空巢青年上热搜,为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个人住?

2021-03-23 15: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撰文/ 屈鸿雁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运营/ 杨晓

近日,一条“为什么空巢青年越来越多”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截至目前话题阅读量已超3.7亿。

“空巢青年”指的是远离父母及亲人独自一人居住,年龄介于20岁至39岁之间的年轻人,“独居”是他们区别于其他青年群体最显著的特征。“一人独居,两眼惺忪,三餐外卖,四季淘宝,五谷不分……”这是网友对“空巢青年”的调侃,却也是不少在大城市漂泊的独居者的真实写照。“北漂女孩除夕夜被困浴室三十小时”“23岁单身女孩深夜一人搬家惨遭不幸”“知名网文作家猝死家中十天后才被发现”,虽然诸如此类的新闻报道可能是极端个案,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独居青年的安全隐患与生活困境。

人民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是独居状态,预计2021年,“空巢青年”的规模会上升到9200万人。

生活如此艰难,为何仍要“空巢”?“空巢”真的只有“悲惨”吗?由此,笔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围绕几个与“空巢青年”密切相关的问题作出分析。 

图/ unsplash

独处更幸福吗?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的整体评价,可分为两个独立层面:体验幸福感(即人在当下实际的情绪体验)与整体幸福感(即对生活的整体评价,如生活满意度)。2020年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显示,人与朋友和家人在一起时体验到的幸福感要比独处或与同事在一起时更高,但花更多时间和朋友或家人待在一起并不会增加人的整体幸福感。所以,独处之人似乎没有那么幸福,但也没有那么不幸。

国内研究显示,“空巢青年”与非“空巢青年”在生理健康指标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精神健康与生活状态上,“空巢青年”的抑郁程度更高,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更低,尤其是低学历、低收入的男性。同样,对105名“空巢青年”的访谈研究发现,该群体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大、孤独感较强、失落感较强、缺少安全感等问题。

而根据2020年人民智库的调查报告,“空巢青年”与非“空巢青年”对生活均较满意,且满意度差异不大。在生活压力方面,非“空巢青年”的压力甚至比“空巢青年”还要更高。在业余生活方面,“空巢青年”的生活丰富多彩,自尊得分和个人主义得分均高于非“空巢青年”。“空巢青年”在闲下来的时候和睡觉之前最容易产生孤独感。 

“空巢”青年更关注当下还是未来?

生命史理论是进化心理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个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如何分配自身资源,而个体所处环境、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则会影响个体形成不同的分配策略。为了系统描述生命史策略,Ellis 等人将各类生命史策略放在一个由“慢”至“快”的连续体上进行评价。在心理层面,快策略与机会主义和获取短期利益相关,采用快策略的人很少考虑长期后果,而慢策略与长期规划和延迟满足相关。

图/ unsplash

尽管与其他物种相比,人类处于快慢策略连续体的慢端,但不同个体在生活史策略上存在很大差异,选择何种策略往往受到童年经历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对于那些童年时期比较穷的人来说,有威胁的环境线索会使他们选择快策略。相反,那些童年时期富有的人更有可能采用慢策略。

“空巢青年”的人口流动状态大多伴随不稳定的资源与环境,比如,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差、搬家次数过多、欠缺亲密关系、缺乏资源,这种环境会让大多“空巢青年”采取快策略,关注当下的利益。 

“空巢青年”的心理需求

在外独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对自主和能力的需求,人进而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自主支持型互动方式(例如,提供选择、给予理解)相对于控制型互动方式(如,专制、压力、命令)对个体更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比如,家庭、学校、同伴给予个体的自主支持越高,个体就会有更高的自主感和胜任感。家庭重视子女的自由选择,营造一种轻松的发展方式,给予青年更多自主选择机会和多元发展空间,会提高其未来职业选择、生活方式选择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同时,这种信任与尊重,也会让个体产生积极而富有温情的情感联结,对原生家庭的归属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相反,若原生家庭让青年个体偏好家乡传统化生活,限制其外出发展,反复催婚催生,要求他们过“大家庭”生活,当这些要求与青年本人的观念出现矛盾冲突时,就会阻碍个体满足其自主需求和能力需求,同时也会降低其对家庭的归属感,从而影响自身家庭的建立。

图/ unsplash

“空巢”亦是无奈之选

除了大部分主动“空巢”的青年,小部分被动“空巢”的青年也不容忽视。他们将“空巢”当作摆脱束缚的良机,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适应与他人合住,而躲进“空巢”封闭自我。适应不良型“空巢青年”在应对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相对剥夺感时,会产生心理失衡,从而出现孤独、焦虑、抑郁的负面情感与躯体症状。

制度性的显性排斥与非制度性的隐形排斥是适应不良的“空巢青年”当下所面对的极大难题。客观上,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二元机制限制了“空巢青年”劳动权益与职业发展。主观上,由于“空巢青年”流动性较大,难以与本地居民建立稳定深入的人际关系,“空巢青年”容易受到社会隐性排斥。另外,少部分青年可能存在社交焦虑障碍,对社交产生过度的焦虑反应,从而影响其学业、职业和社交。社会排斥加上个体的社交焦虑都会使部分青年减少社交,开始独居生活。社会应该更加关注这部分“空巢青年”的发展状态,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空巢青年”的社会影响

 一方面,单身经济、孤独经济、宠物经济,庞大独居群体带动了的新型消费形态。“一人食”餐厅、迷你 KTV、宠物自由等,面向单身人群的“孤独经济”越发火热,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庞大市场。

2020年11月1日0点至18点,苏宁平台销售一人独享式小家电同比增长108%,自动洗袜机、懒人炒菜机、洗碗机等神器不断涌现,成为“空巢青年”的第二双手。《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犬猫数量超过1亿只,比2019年增长1.7%,消费市场规模达到2065亿元。人手一猫的“空巢青年”以一己之力,带动了全国的养猫市场。据说,第一批90后空巢青年家的喵星人已经被撸秃了……

图/ unsplash

另一方面,“空巢青年”群体身心问题比例有所增加,部分疾病更加低龄化,这与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空巢”生活方式带来的距离感,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婚率和生育率,政协委员提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半公益形式、公益组织、社区服务等模式,为“空巢青年”群体中有需要的人提供身心健康能力服务和家庭建构实务能力服务,切实改善“空巢青年”群体的身心状况和婚恋难题。

 可见,“空巢青年”已成为当今时代不容忽视的群体现象,媒体通常将他们与孤独、空虚、焦虑、抑郁等负面的情感词汇相联系。空巢与否要尊重个体意愿,标签化一个群体并不合理。

对于享受独处状态的青年,我想我们不必打扰,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有人问我粥可温,有人与我立黄昏”,“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不亦乐乎。国家和社会更应关心这一群体中确实需要帮助的那部分人,如果那个落寞的身影在你旁边,不妨主动给他一句问候、一个拥抱、约一顿饭,这也许会让他温暖许久。我身边抑或远方的“空巢青年”,无论你是否喜欢独居生活,是否想继续维持这种生活状态,请记住,总有人在牵挂着你们,即使一个人也要过得热气腾腾!

参考文献 

Ellis, B. J., Figueredo, A. J., Brumbach, B. H., & Schlomer, G. L. (2009). Fundamental 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al risk. Human Nature, 20(2), 204–268.

Hudson, N. W., Lucas, R. E., & Donnellan, M. B. (2020). Are we happier with other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inks between spending time with other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Kaplan, H. S., & Gangestad, S. W. (2005). Life history theory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pp. 68-95).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Griskevicius, V., Delton, A.W., Robertson, T. E., & Tybur J. M. (2011). Environmental contingency in life history strategies: The influence of mortalit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reproductive tim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2), 241-254.

保虎. (2018). 从“巢空”到“心实”: 新时代我国“空巢青年”问题再探讨. 中国青年研究(04), 40-46.

刘东台 & 李小健. (2008). 社交焦虑障碍发展成因探讨(综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05), 376-381.

刘惠军, 纪海英, 王英. (2012).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医生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的预测作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7, 93-99.

彭芸爽, 王雪, 吴嵩, 金盛华 & 孙荣芳. (2016). 生命史理论概述及其与社会心理学的结合——以道德行为为例. 心理科学进展(03), 464-474.

张怡然. (2020). 个体化视角下我国城市“空巢青年”困境探究. 法制与社会(29), 115-116.

郑晓冬, 周如茵, 方向明. (2018). “空巢青年”的健康状况与生活状态研究. 南方人口(04), 1-11.

周详. (2020). “空巢青年”新画像及新特征. 人民论坛(03), 114-116.

钟华, 刘艳松. (2019). 基本心理需求在大学生自主支持感与幸福感之间中介作用. 中国公共卫生(02), 223-225.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