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卧底企业,企业也会卧底到媒体

2021-03-22 18: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媒体卧底企业,企业也会卧底到媒体

文/ 陈生

采访笔记

刘昭(化名)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不能透露他的真实姓名。他的担心并非多余,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刘昭在这城市的媒体圈里说不上有名,但绝对脸熟。而他所讲的故事,会让很多同行瞠目结舌。

“其实,我是个卧底。”刘昭笑着说。他的笑容温和而憨厚,亮闪闪的眼镜片后面,眼神是那样真诚——但他确实是个卧底。

很多人听说过报社记者为揭露真相,卧底采访,却不知道还有一种人,会去报社当卧底。

一言不发的新人

记得2003年6月,有一部香港警匪片《无间道》热映,几乎所有人都看过这部电影,剧中的警员梁朝伟被派去黑社会做卧底,黑社会一方则派出刘德华去报考警官学校,继而进入警局卧底……

那部电影惊心动魄,省城D报社的很多同事看完后,在办公室里热切讨论。刚入职该报社三四个月的新人刘昭,却坐在角落一言不发。

他不敢多说话,因为,他就是来卧底的。

时间再向前推,2001年,农村出身的刘昭中专毕业后,怀揣梦想,独自一人到省城闯荡。可接连几份工作都被辞退,最终到了生存都难的地步。恰巧,当时省城最大的一家都市报L报社招聘,刘昭大字都写不全呢,但为了找到工作,仍鼓足勇气去应聘记者。

结果当然是没被录取,他退一步,又应聘校对员,仍被淘汰。

走出报社门口,刘昭兜里只剩下120元钱,他意识到,已经无法延续自己的都市梦,蹲在地上大哭起来。

说来也巧,L报社的总编辑经过门口,看到痛哭的他,简单问了几句,就说,你明天来上班吧,做见习校对。

刘昭懵懂着,当意识到面前这个中年人就是报社的总编,他的一句话,已改变了自己一生。刹那间,他天旋地转,“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从那开始,刘昭踏踏实实做校对,由于家境贫寒,为了多赚补贴,他常年上夜班,白天则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学新闻业务。

从2002年开始,省城迎来了都市报发展的黄金期,国内几大报业集团纷纷到该市创办新报社,凭借资金雄厚,无论发行还是办报都疯狂烧钱,让原本规模最大的L报社难以招架。

2003年4月底,L报社召开“誓师大会”,总编辑言语悲壮地告诉全体员工,再不奋起反击,就要被其他报社挤出市场。在大会上,一向沉默寡言的刘昭也变得情绪激昂,跟着一起高喊口号。

可没想到,会后的夜班,正在校对版样的刘昭接到总编辑电话,让他在所有人员都下班后,去总编辑办公室谈话。

那天,刘昭和这位昔日的恩人谈了很久,直到第二天早班保洁人员上岗,才看见刘昭急匆匆离开总编辑办公室。

永不掀开的底牌

2003年6月,刘昭手持国内知名大学新闻专业的“文凭”、外省某报社的“工作证明”、外省某报纸上“本报记者刘昭”的新闻报道作品,顺利应聘进入了L报社主要竞争对手——D报社。在那个互联网并不发达的年代,这一切手续都是拷贝自外省某报社的真人,除了相片之外,所有内容都经得起核查。更何况,他当初在L报社常年做夜班校对,媒体圈中几乎没人认得他。

虽然应聘顺利,但D报社的考核之严酷国内闻名,通常一次招聘三四十名记者,试用期过后只能留下五六名。面对身边几十名本科学历、有工作经验的试用记者,只有中专学历刘昭想生存下来就必须比别人更加努力。他主动承担最苦最累的采访,甚至是充满危险的暗访、卧底报道、批评报道。

靠着不顾一切的拼搏,在试用期最后一个月,刘昭接连做出几个重大揭黑报道,名动省城。试用期结束后,D报社总编亲自找他谈话,希望他今后专注做暗访,报社将集中所有资源,在未来几年把他打造成明星记者。

刘昭本来是答应的,甚至有些兴奋。但当天晚上,他向L报社总编通报情况时,却接到指令:放弃这个发展方向,向D报社申请做新闻版编辑。

“总编说,只有做编辑,才能掌握报纸每天的报道计划,获取更多信息。”刘昭说,作为卧底,这件事由不得他选择。随后一个月里,通过精心设计,刘昭在一次暗访中被对方发现真实身份,遭到三个人拳打脚踢,住进医院。虽然伤并不重,但出院后他申请离开记者岗位,去做编辑,D报社的领导几经权衡最终同意。

当时省城内共有6家都市报进行同质化竞争,处在第一阵营的L报社和D报社都以策划报道见长,新闻质量的比拼不相上下。但后来,L报社的策划报道突然占据上风,每一期报纸,在立意、构思、执行方面都明显压制了D报社。这让D报社领导大为光火,连续开研讨会分析原因。

作为编辑,刘昭列席研讨会,并踊跃发言献计献策。其实,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自从入职编辑后,每天晚上参加完编辑谈稿会,他立刻会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用一步专门的手机和L报总编通话,将D报社当天重点新闻采写情况、后期策划思路和盘托出。L报社总编随后会不动声色地调整自己报社的报道方案,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样日子没多久,D报社突然扭转了局势。L报社的总编有一次和我说,怀疑D报社也派了卧底在他们那里,让我帮着找出来。”刘昭说。当听到这消息,他觉得自己的处境,真的和香港电影《无间道》一模一样。

只不过,D报社的卧底和刘昭一样优秀,虽然两家报社都秘而不宣地寻找各自队伍里的“内鬼”,但连续几年过去,谁都没有被发现。至于刘昭,反而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为编辑部的副主任。

无法终结的游戏

“卧底时间越长,内心压力最大。”刘昭说,每天和同事们谈笑风生,看大家拼命工作,而自己的职责,却是不间断地出卖他们的劳动成果,时间长了,总感觉过意不去。

但又能怎样,卧底这件事不能向任何人提及,包括他的家人。两家报社彼此的明争暗斗年复一年。转眼10多年过去,到了2014年,报业的环境出现恶化,各家报社经营状况开始下滑,彼此之间的厮杀却愈发激烈。按照L报社的指示,刘昭已主动申请调离编辑部,去报社经营部门任职——在当时,办报质量已在其次,各家的经营能力才真正关乎生死,只有不停获得对方经营数据和方向,才能先发制人抢占广告市场。

“当时,所有报社都幻想着,只要坚持忍耐,拖垮了其他几家报社,占据他们的市场份额,就能生存下去。可现在回头看,当一个行业出现没落,没谁能过得好。”刘昭感慨地说,虽然他一直坚持贯彻L报的指令,出色完成卧底任务,但仍没能挽救大局。2016年底,L报社彻底停刊。

做了10多年卧底的刘昭,突然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尽管他可以名正言顺继续在D报社工作,但实际上,D报社也已经风雨飘摇,最终在2017年倒闭。

如今,刘昭在一家省城著名的新媒体公司工作,虽然已经40岁了,但为了养家糊口仍拼尽全力。谁知就在今年3月份,L报社的原总编突然联系他——L报社停刊后,被一家新媒体企业收购。这家新媒体企业与刘昭所在的新媒体公司,又形成了竞争关系……

刘昭说,社会并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那样简单,商业间谍无处不在。同行业中,实力不分伯仲的企业之间,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打探对方的核心信息,以求在竞争中能先发制人,这就是所谓的商业谍报战。为拿到情报,有的企业靠重金收买,有的采取“策反”对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方式,还有的更老谋深算,直接派出卧底,在对方企业中长期潜伏。

“其实,我们每天上班,身边的人,很可能就是卧底。”刘昭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