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学何为|深大校长李清泉:应鼓励内地高校到香港去合作办学

澎湃新闻记者 赵实 实习生 王彦琳
2021-03-18 21:0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  本文图均为 深圳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去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40周年。作为深圳特区的第一所高校,深圳大学的形与髓,始终与改革开放和服务特区的使命紧密相连。

建校仅38年的深圳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与格局之中,显得格外年轻,但是对于深圳而言,她却历史悠久——她见证着改革开放,更受益于改革开放,其自身也从建校至今始终在探索着创新发展之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深圳大学迎来了更深远的发展使命。

“当前深圳的高等教育态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当初只有一所深圳大学,到拥有很多来深办学的名校,深大从原来的‘独子’,变成了要面对很多竞争对手的‘长子’。”近日,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坦言,虽然深大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其发展的步伐依然迅速,“正是这种压力和动力,促使深圳大学最近几年快速发展。未来,深大要想在深圳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充满竞争又发展非常快的地方突围出去,还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

如何继续突围发展、继续增强竞争力?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次专访中,李清泉给出了他的思考与答案。

深圳大学校园

计划在香港筹建新校区,打造国际化办学平台

澎湃新闻:您近日提出了深大在香港设立办学机构的建议,能否具体谈谈对于该办学机构的定位及设想?

李清泉:今年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和观察,提出了关于加强香港和内地高等教育双向交流的建议,其中一方面,就是深圳大学未来筹划在香港建立校区。

这个设想提出的背景是,最近一段时间香港很多高校都到湾区的其他城市来办学,同时内地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到香港去就学。总体来说,在过去若干年,这是一种单向交流的趋势,也就是内地优秀的学生到香港求学,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来办学。实际上,香港优秀学生到内地来学习,和内地的高等学校到香港去交流办学还是非常少的。所以我提出,政府应该支持或者鼓励内地高校到香港去合作办学。

深圳大学也是在这一背景下,思考谋划未来在香港建立校区。我觉得这有几个方面的好处。第一,能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多方位地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在香港建立校区能够为香港年轻人学习多一种选择,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了解内地,有更多机会和内地的年轻学生交流。

第二,这个平台也能够为香港的政府、企业、社会提供更多合作的机会。比如一些培训,以前要来内地开展,现在在香港就可以。另外香港企业和内地高校通过这个平台,在香港就可以开展合作,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一些适合在香港进行产业化或者转化的成果落地香港。

第三,这对深圳大学自身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事情。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能够进一步拓展国际化的水平和规模,特别是吸引海外优秀的人才落户香港,进入我们校区,为深圳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吸引优秀的留学生、海外学生来学习。另外,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有利政策,为深圳大学的发展服务。比如香港的税收政策、进口设备的关税政策、在香港人才培养的招生指标问题,我觉得都有可能通过这个平台,利用现有的政策来取得突破,这对深圳大学的发展也非常有益。

澎湃新闻:对于深大香港校区的办学规模和招生方式,您有哪些想法?

李清泉:其实目前这还仅仅是一个设想,所以还没有很细的规划。但它应该是既有本科生,也招研究生,既招香港本地的学生,也招内地的学生,还有海外的学生。它应该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办学平台,能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人才来这里工作。实际上在香港设立校区,未来也可以作为类似于联合大学的平台和多校开展合作,包括在香港的高校、在海外的高校,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和内地的高校开展合作。

内地高校要想增加在港竞争力,需提高国际化水平

澎湃新闻:香港与内地高校之间“双向交流”,这也是自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根据您的观察,当前两地间高校的具体交流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需要突破的瓶颈?

李清泉: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实施以来,内地高校和香港高校的合作交流在不断地增加。以深圳大学为例,我们这几年在不断增加招收港籍的学生名额,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另外在学校工作的教职员工当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港籍教师。同时我们跟香港高校的合作也在全方位地展开,比如跟香港科大联合培养博士,跟香港理工共建了国际创新学院,跟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还有跟香港岭大开展共建人文社科的研究平台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项目,合作的项目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增加的。

但是目前的状态,仍然与我们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合作当中也还存在一些障碍。比如现在两地的学生很难进行交流和交换,特别是成学期的学习,学分的互认也存在问题,同时老师的互聘、科研设备的共享、人员的交流也存在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实际上也制约了大湾区特别是香港高校和内地高校的深度以及更广泛的合作。

未来这些障碍还有待于不断地克服。一方面政府要出台一些政策来推动,比如人员的交流、仪器设备的共享、资金的流动等,另外学校层面也要积极地去推动。虽然我们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联盟,但是目前在学生交换、学分互认这个层面上,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未来需要联盟内的高校共同商讨,形成共识,共同推动学生的交流交换、学分的互认、课程的共享等。

澎湃新闻: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去提升内地高校在港招生的吸引力和认可度?

李清泉:近些年来内地高校就学的香港学生人数实际上是在不断增加的,但是我希望(内地高校)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香港学生来内地高校学习,目前来看,这个增长的不是特别明显。

所以未来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多做一些工作。一方面要提升内地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内地高校要想吸引更多香港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来就读,必须要提升国际化水平,比如管理、师资、课程、就业、学生服务等方面,这些方面应该参照国际的通行规则有所提升。

另外一方面是,要加快内地高校的发展,特别是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香港年轻人有很多的选择,除了本地高校以外,他们既可以选择内地高校也可以选择海外高校,如果内地高校国际影响力不高,学生选择的热情就不会高。国际影响力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对学校进行一些指标评价,要能够和香港高校、海外高校平起平坐。比如现在国际上有四个公认的大学排行榜,那么内地高校就要在其中表现非常突出,这样国际影响力才能提升,才能吸引到香港优秀的学生。

深圳大学在这方面一直不断地努力,最近几年在四大国际公认的大学排行榜中,表现是非常优异的,在全世界高校范围内,我们都是进步最快的高校之一,所以这也是我们最近几年不断增加对香港年轻学生吸引力的一个因素。

另外,深圳大学也在不断提升国际化的水平,包括管理、服务、课程、师资方面。现在学校的外籍教师越来越多,国际化的课程也越来越多,很多课程的学分得到了国外高校的认可,我相信未来能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内外学生到深圳大学来就读。

从“独子”到“长子”,深大将强化自身特色、错位发展

澎湃新闻:深圳大学至今建校38年,从深圳特区高等教育的“独子”成长为“长子”,接下来将如何在深圳高等教育发展中突围?怎样扩大学校的开放度和世界竞争力?

李清泉:深圳大学建校38年,实际上是不太长的,在高等教育历史上是非常年轻的一所大学,但是在深圳,她又是一所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她是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共同成长起来的,她的发展也得到了深圳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

当前深圳的高等教育态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当初只有一所深圳大学,到拥有很多来深办学的名校,深大从原来的“独子”变成了要面对很多竞争对手的“长子”。而跟这些兄弟院校的竞争,我们在很多方面并不占优势,因为很多来深圳办学的高校都历史悠久,品牌影响力很大,而且办学的经验很丰富,同时因为他们在这里新办学,包袱也相对比较轻一些,所以对深圳大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面临挑战,我们的发展依然很快。有挑战以后才有压力,有压力以后才有动力,正是这种压力和动力,促使深圳大学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未来深圳大学要想在深圳高等教育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又发展非常快的地方突围出去,还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第一,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否则我们就会走弯路,失去发展的时间和机遇。第二,深大发展过程中要有特色,我们要强化38年来已经形成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只有强化这种特色,才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第三,是要和兄弟院校错位发展。深圳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很大,一个学校很难满足社会的所有需求,深圳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的长处我们就不再过多地去介入,我们更多地要发展自己的长处。比如深圳大学一直有师范教育,而深圳的教师培养一直是一个短板,那么我们未来在这方面要强化,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为深圳的教师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已有的一些特色,都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发展的空间,和兄弟院校形成错位的优势。通过我们的努力,我相信在未来深圳高等教育的版图上,一定有深圳大学的位置,而且我们能够为这个城市不断地作出更多地贡献。

澎湃新闻:您能否透露一下,深大接下来有哪些重点的规划将要实施?

李清泉:最近学校在做“十四五”规划,这对深圳大学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十四五”时期是整个深圳高等教育发展都关键阶段。过去的几年和未来的几年,是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黄金期,也是深圳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时间,同时深圳也是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地区,我觉得是没有之一的。

正因为有这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深圳大学应该通过“十四五”规划,认真做好顶层设计,把未来五年的发展谋划好,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加快发展。

学校的“十四五”规划目前正在制定过程中,有一些思路已经基本清晰。一方面,是在未来打造高峰学科。过去的若干年,我们更多强调学科发展的高原,各个学科发展相对来说是平均的、均衡的,在未来,我们要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突破,通过几年的努力,在若干个学科上形成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高峰学科。

另外,在“十四五”期间要更加着力打造我们都自身特色,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利用深圳非常好的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利用学校的传统,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升级版”,特别是围绕学校周边构建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圈,实现从人才培养到创新创业、到社会服务的一个完整的全链条闭环,最终这个生态圈能够为城市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这两年的改革非常有难度,但也非常有意义”

澎湃新闻:深圳大学在教职人员职称聘任制度和分类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上,一直在国内居于改革前列。请问深大在人才评价和引进制度上做了哪些创新和调整,接下来如何发展?

李清泉:深圳大学多年前就开始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历经了十几年,不断地在完善。我们希望通过改革构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制度,希望这个制度能为大学的快速发展营造更好的氛围,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制度核心是预聘长聘制,主要是针对教师,同时对管理人员采用聘任制。这里有几个特点,一方面就是打破了铁饭碗,深圳大学没有编制了,所有的人都是合同制。另外一方面,对于我们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如果工作表现达不到要求的话,就必须要离开这里。

这两年的改革非常有难度,但也非常有意义。正是因为这样的改革,才推动了深圳大学这几年的快速发展。

当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充分地尊重和关注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发展,以及他们的个人利益等等。我们希望这个制度既能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也能让年轻人从制度当中得益,这是设计的一个初衷。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还是非常好的,也得到了兄弟院校的认可。

未来这个制度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无论是教师的预聘长聘制,还是管理技术人员的聘任制,都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和执行过程当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社会反馈的信息进行不断完善,使得我们这个制度既能够符合国家的政策,又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得到广大教职工的认可,实现多赢的发展局面。

澎湃新闻:您还提出了尽快落实和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建议。目前深圳高校自主办学的情况是怎样的?

李清泉:无论是深大还是南科大,实际上都是地方高校。在中国,高校分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通常都叫地方高校,全国的高校只有5%左右是部属高校,95%是地方高校。坦率讲,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办学行政权力,主要集中在教育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所以深圳大学,包括深圳的其他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主要是享受地方高校的一般办学自主权,和部属高校比有很大的差别。

这种办学自主权的不足,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比如很多部属高校有自主设置学位点、争取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自主设置专业的权力,而地方高校是没有这些权力的,必须要通过申报,而申报和评审的过程时间长,竞争激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平衡各个地区。

实际上深圳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所以我们需要有更多自主权的支持,现有的政策支持是很难满足我们发展的需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也制约了深圳高校的发展。所以结合深圳高校发展的实际,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

这个建议还有一个出发点,就是国家颁布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提出,要探索在深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但是在去年公布的第一批授权清单里,我们没有看到高校自主权落实的内容。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建议,能在第二批先行示范区授权清单里面落实方案里提到的在深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具体内容。有了这样一个授权之后,我们相信深圳的高等教育能够加快发展。

澎湃新闻:深圳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您看来应该扩大到怎样的程度?

李清泉:我觉得有两个参照系。一个是部属高校作为参照系,有很多部属高校已经有的权力,在深圳的高校里还没有,比如自主设置学位点,自主设置专业,能有比较大的空间设置招生的比例和研究生推免比例的权力等。

第二个参照系是,可以参照香港高校的自主权。因为深圳的发展是要对标国际的,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行示范区,那么在先行示范当中,我们就可以比照香港高校的自主权授予来深圳高校一些相应的权利,包括深圳市政府的一些高等教育办学权力。这些权力对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香港高校有很多的自主权,比如自主设置招生规模、自主确定跟国际合作的项目和内容、到内地来设置分校或者校区等,而这些方面,深圳的高校还需要授权,如果教育主管部门能够比照香港高校的权力来授予深圳高校一些自主权,那么深圳高校就可以缩短赶上香港高校水平的时间。未来通过我们的努力,赶上甚至超过香港高校的办学水平,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