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宜家的老年危机:疲软的增长,激进的扩张
原创 三金 互联网那些事 收录于话题#财经11#行业15#消费10#大公司24
你还记得上一次在宜家买东西是什么时候吗?
亦或者,你也是那个在宜家只逛不买的“游客”。
据数据显示,宜家在中国的28家门店在2019年共计接待了1.08亿人次,但却只收获了157.7亿元,相比之下,名头不那么响的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则分别拿到了219亿和208亿的不俗成绩。
至于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这一数据可能也不会太好。
值得一提的是,比起国内的家居厂商早早的拥抱电商,宜家这个享誉国际75年的家居巨头,在2018年才姗姗来迟的上线了自己线上快闪店小程序,并且在2020年3月才宣布进驻天猫旗舰店。
而在2020年的十二月,宜家终于“革”掉了自己已经发布七十年的纸质版《家居指南》,拥抱数字化。
那么,拥抱数字化的宜家能否解决自身下滑的颓势?
迟到了十年到来的电商化有多少突围的可能?
且看本文分解!
01
保守:迟到的宜家
早年的宜家是名声在外,靠着五块钱一个的购物袋进军时尚圈,靠着一颗肉丸增加顾客的停留时间,甚至直接开起了餐厅,成为全球第六大餐饮品牌。
更不必说,发行于1951年的杂志《家居指南》,已经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之一了。
与此同时,75岁的宜家却也面临着“颓势”,宜家日本已经连续三年呈现下滑,紧接着宜家中国也开始出现了三年下滑。
下滑背后有着许多的原因,例如投诉频现的质量问题,把控偏差的服务水平,僵硬的售后服务......
但其中最大的原因,则是宜家“迟到”了。
作为家居领域的老大哥,宜家有着绝对的品牌口碑,但宜家的扩张倾向于保守,至今没有上市。
早在2008年,互联网开始起步阶段,宜家内部就已经被提出了电商化的发展计划,但此时的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认为,宜家电商化与自己的体验式购物模式相背离,从而会减少部分生意,因此拒绝了电商化的提议。
而在这一年,“天猫双十一”还没开始策划,在这之后的十年,我们看到了宜家和电商走向了相反的道路。
但有意思的是,十年之后,电商迎来流量瓶颈,开始回归线下探索新零售,宜家线下疲软,开始发力线上电商,两者又开始“相交”。
与其说是迟到,倒不如说宜家是“妥协”,向中国妥协,试水电商化的前两年有些“冷启动”的感觉,但这场疫情却为宜家中国的电商扩张按下了加速键。
那么,宜家能追上“新零售”的浪潮吗?
02
激进:进击的宜家
2018年,宜家宣布正式拥抱电商,2018年10月,宜家中国将网购范围扩大到149个城市,并且在11月1日,在北京五棵松落地国内首家市中心体验中心。
从2019年开始,宜家线下开店速度开始加快。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宜家在中国大陆已经开设了35家标准商场,还有若干体验店、小规模商场、城市店。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3年,居然之家和红星就已经在尝试线上线下的结合,用于迎接互联网浪潮。
但一直到2020年三月,宜家才推出自家的App“宜家购物”,并与阿里巴巴合作入驻天猫旗舰店。
毫无疑问的是,这次新冠疫情已经严重影响了宜家的线下流量,加之本就增长疲软的线下卖场,宜家“妥协”了。
据天眼查公布的宜家数据,宜家天猫旗舰店上线当天店铺粉丝超34万,开业一周实现百万突破,在一个单一卖场APP中,宜家App实现日活15万。
宜家的电商化一路高歌,更是宣布拿出两亿元做价格让利,当下的宜家在提振中国市场上表现了满满的诚意。
值得一提的是,宜家在2020年12月宣布,停止发行已经发行了75年的《宜家家居》杂志,选择将内容向线上转移。
宜家的逻辑是通过线上内容的运营,发力小红书、大众点评等种草信息建设,最终实现引流线下卖场。
实事求是的说,宜家近两年的电商数字化探索,高歌猛进的扩张背后,带有一丝“激进”的意味。
03
困局:尴尬的宜家
宜家拥抱电商化新零售之后,线上业务确实实现了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转型也给宜家的业务带来了影响。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线上线下究竟是共生还是竞争?宜家创始人认为,宜家的始终是将线下卖场业务排在第一位,但当下的线上线下业务更像是“左右互搏”。
线上的增长势必会影响到线下的客流量,而宜家线下店的小件商品常常被作为购物“加购”而存在,小商品等场景消费是宜家的营收的重要部分,最高达到15%。
其次,线上分流也会影响宜家餐厅的营收。据数据显示,宜家中国餐厅在2015年销售额达到10%,卖出了600万份瑞典肉丸,宜家餐厅的收入占到了宜家中国收入的10%。
如果向线上进军,意味着要放弃一部分餐厅的收入,而宜家餐厅本就是为了增加顾客在卖场的停留时间而设置的,更不必说,线下店兼具的社交功能和体验式购物本就是宜家原本业务的核心,宜家要做出让步并不容易。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物流。
如果说淘宝的脱颖而出依赖海量的商户,那么在淘宝之下,京东则是靠着强势的“自建物流”硬生生的拽下一块肉来。
那么宜家呢?
布局线上不仅仅是是进驻天猫旗舰店这么简单,宜家的主要货物依旧是家具等大宗商品,这对物流的要求很高。
倘若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那么宜家的购物体验就难以可控,如果选择自建物流,那么想要延伸到大陆的每一个角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以作为参考的是,京东用了十年利润来维持自家的京东物流才得以实现。
不容忽视的是,大宗商品在包装和运输上的要求也远高于平邮,如果保证运输、配送、安装等购物质量,那么包装材料、配送条件、上门安装人工成本会重大宜家的运营成本。
据数据显示,当下的宜家已经建成了5个中央配件中心、5个小件包裹分拨中心,在宜家的配送网络成型之前,我们可能还看不到较为“迅猛”的增长。
但也可以大胆预言,线上线下融合,配送网络成型之后的宜家,要重回家居市场第一的宝座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实事求是的说,比起快速扩张,消费者则更关心的则是宜家的质量与服务问题,仅在2019年10月,黑猫投诉上就有98起对宜家的投诉。
产品质量投诉频发的宜家还无法让所有人满意,更不必说,较为僵化的投诉、反馈程序、导购缺少等问题还萦绕在宜家上空,当下的宜家可能还需要腾出手来去解决这一“细节”问题。
实际上,对大多数人来说,宜家营收多少并不值得去关注,自己买到的商品是否满意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资料:
中国商报:保守了21年,宜家在中国终于变“潮”了
没房没车,我可能不配逛宜家
钛媒体APP:宜家终究拗不过数字化浪潮
直舌财经:我们都被宜家的“便宜”骗了
中国企业家杂志:宜家追赶电商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家具行业二十年复盘:中国的宜家在哪里?
营销有一套:宜家的「世纪骗局」
图片来源:网络
原标题:《宜家的老年危机:疲软的增长,激进的扩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