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谈女大学生因父亲家暴自杀:打不是亲,骂不是爱
原创 维舟 维舟 收录于话题#家庭教育2个
不久前,一位济南女大学生服药自杀。她在遗书中说:“我选择结束生命与任何人与学校无关,我只是因为原生家庭、和我的抑郁。具体来说,是因为我的爸爸。”虽然她品学兼优,荣获省优秀学生、曾是济南大学辩论赛团体一等奖,但她再也无法承受父亲极强的控制欲和长久以来的家暴,选择了解脱。
在网络时代,像这样由家暴演变为舆论风暴,早已不是第一次了。这也是近年来一个日益明显、但其重要性常遭到低估的隐秘变迁:几千年来笃信“家丑不可外扬”的中国人,开始在媒体上公开曝光自己家庭内部的黑暗。
国内开始关注到这个话题,可追溯至2001年播出的那部影响巨大的家暴题材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中冯远征饰演的那位多疑、阴沉、暴戾的丈夫,使很多人都感到毛骨悚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长久以来强调家庭内部亲密关系的社会文化来说,它难得揭开了黑暗的一角:这种亲密关系中常常也存在着对个人的极强控制,而且这种控制可能是以暴力手段实施的。
一直以来,中国社会对这些并不在意,也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夫妻之间所谓“打是亲,骂是爱”、“床头吵架床尾合”、“打打骂骂才是一家人”之类的说法比比皆是。
这样的话语倾向于将家庭内部的打骂轻描淡写为不值一提的小事,注重的不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不可侵犯的人身权利,而是维护“家”这个整体的和谐关系。
2019年春节假期,一对中国夫妇假期到纽约旅游,但在回国前一晚却因为一点琐事爆发激烈争吵,情绪上来,两人还互相推搡。路人报警后,警方将两人带到警局,男方以涉嫌家暴罪名被捕,面临第二天保释、出庭、聘请律师等一系列司法程序,回国行程当然也不得不推迟。
事后,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列出几条注意事项,第一条便是:“夫妻打架在美国绝不是小事。”这在网上引来群嘲:“看来在中国就是小事。”另一条高赞回复则说:“在国内,遇到夫妻打架,别说有人报警了,七大姑八大姨只会劝你忍着。”
在注重个人权利的美国,别说是夫妻打架,2014年一位驻美印度外交官因涉嫌虐待女佣都被纽约警察逮捕,不能享有外交豁免权。至于在家里打孩子了,肯定会有邻居打电话报警,如果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就很难撤诉,证据确凿的话,可能会剥夺你的法定监护权,自此你说不定都不能见到自己孩子了。
电影《刮痧》中,到美国帮儿子带娃的老人,只是因为给五岁的孙子刮痧治病,被没听说过这种中医疗法的美国人看作是虐待孩子的证据,被告上法庭。影片的基调将这看作是一种“文化冲突”,而我周围亲友看过这片的,也都很难理解美国人为何如此小题大做,以致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完整——换言之,他们普遍认为,亲子之间的紧密情感联结,比孩子个体的权利重要得多。
如果说丈夫家暴妻子,现在已难容于社会,那么对于打孩子,很多国人仍然并不怎么当回事。据说有一次国内某机场入境边检时,还有当妈的对着哭闹的孩子威胁:“不许哭!再哭就揍你!这已经是中国了,妈妈已经可以打你了!”这被很多人当笑话一样转发,但这其实并不可笑。
说到“家暴”,很多人都会默认是男对女,但它的原型恐怕正是家长对孩子施暴。事实上,很多家暴男的逻辑都是家长制的产物:打骂经常是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出现的(“你太天真幼稚轻信,打你是为了让你长点记性”),被视为一种“教育”,使得这种控制和暴力更为隐蔽。
在遇到这些事时,人们通常的反应是指责事件中作恶的个体,将之看作一个道德或品行的问题,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问题只是出在某些“坏人”身上,但整体的机制并没有问题。这忽略了问题的本质在于,中国法律历来注重维护的不是个体权利,而是以家族为基本组织单元的社会秩序。
从传统上来说,正如瞿同祖在其名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所言,家族一向被视为“最初级的司法机构”,“有许多纠纷根本是可以调解的,或是家法便可以处治的,原用不着涉讼,更有些家庭过犯根本是法律所不问的,只能由家族自行处理。家长、族长除了生杀权以外,实具有最高的裁决权与惩罚权。”
由于是“家”而非“个人”被视为社会最基本单位,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就表明以往的政法治理不太愿意介入家庭内部,而更愿意维持“家”的完整与和谐。于是,弱者在一个权力结构之下无处遁逃,也难得到外部援助。
在这样一种结构下,个人所受的待遇往往取决于家长,别人很难干预,甚至当亲友邻居看不过去劝架时,还会遭到破口大骂:“我打我自己老婆孩子,关你什么事?”
尽管近些年来,人们的个体权利意识正在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在遭遇侵犯时奋力反击、或是尽力逃离原生家庭,但正因这造成了家庭秩序的动摇与分离,因而现在又激起了一个保守的社会反应:很多调解机构努力的方向不是去保障当事人的法定权利,却是在尽可能地维护家庭的完整性。
之前就有一篇文章发现,国内各地电视台的调解节目中,哪怕丈夫做出各种近乎反人类的家暴行为,节目组却依然秉持“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态度,好话说尽,总之还是要求“旧事不提,以后好好过”,希望两人“摒弃前嫌,相伴到老”。
这种轻视个体权利的调解最终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如果一个弱者不能免于恐惧,又无法挣脱加上身上的这个结构,甚至还被劝说去相信“打是亲骂是爱”,这势必会让他/她更走向极端——或是出现人格解离,或是窒息抑郁,又或是以更加激烈的方式反抗。不夸张地说,要求个体屈抑自己来保全家庭结构的完整性,是中国社会许多悲剧的根源。
正因为家暴是出现在至亲的人之间,家暴的人打完后有的还会给你道歉、忏悔,承诺再也不会了,甚或还有其它补偿,当事人往往也就此息事宁人。如果情况总是反反复复、当事人又无法得到外力的介入救援,这就往往发展成只有事情已经极其严重的时候才突然显露出来。
如今,是时候回头省察这些长久以来的传统了。想要走回头路,硬要个体“顾全大局”来维系和谐关系,是无法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的。只有在优先保障个体权利的基础上互动,中国人才有可能有不一样的活法。
原标题:《打不是亲,骂不是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