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搏杀”《荣耀乒乓》|导演程浩专访

2021-03-18 10: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骨朵 骨朵网络影视

文 │耳朵

到采访的最后一问时,程浩的神色中难掩无奈。

作为《荣耀乒乓》(以下简称《乒乓》)的导演,现下国乒粉对于剧集铺天盖地的指责让程浩十分委屈,“我们说东北人委屈不能放在脸上。但确实我们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打乒乓球,仅此而已”。

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篮球特长生的程浩非常喜欢体育,乒乓球也是他的爱好范围之一。他一直希望能够拍一部更“纯粹”的体育片,所以在《乒乓》的剧本出现后,程浩惊喜地接下了这部戏的导演工作。最后,一部体育内容占据剧情高达70%的网剧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正逢冬奥会即将举办,竞技体育题材剧集不断涌现。《乒乓》的剧本创作难度之高与拍摄难度之大,都与大量的竞技体育剧有着相似之处,它的剧集内容和当下的境遇或许能为正在来临的体育题材剧集带来一些启示。因此,我们采访了《乒乓》的导演程浩,以解答这部剧到底在讲什么样的故事?他在制作时面对了什么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竞技场上,如何拍出“搏杀”?

2015年苏州世乒乓赛上,主人公未出,传来的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和特写镜头里不断从皮肤上滚过的汗水。镜头拉远,赛场上,徐坦和于克南两位男运动员心无旁骛,随着球的快速移动挥动乒乓球拍,不断揪动现场观众和电视前观众的心。

这是剧集《乒乓》的开场,也是拍摄的最后一场戏的一部分。这场最后呈现有45分钟的戏足足花七天的拍摄时间,在一般的电视剧摄制中几乎没有可能。如此长的拍摄时间证明了这场以乒乓球比赛为内容的戏拍摄难度之大。演员需要有极强的打乒乓球的能力,而乒乓球也要能完成自身最重要的旋转来体现技术。

但如果真的让两个世界冠军来演这场戏就会变得容易吗?答案是否定的。拍摄依托于剧情,而不是只要两方一输一赢即可。每一个球的打法、角度等都是设定好的,涉及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是剧情的重要部分。“我们说一定要严格按照球路图来打。所以这相当于拿遥控器在打乒乓球一样。必须一模一样,否则就得重来”,程浩解释。

全剧中需要打乒乓球的部分并不只有这一场。目前国内的体育剧市场里,恋爱总是剧集的主要内容。曾经是体育特长生的程浩,想要拍一部真正的体育剧,够体育、也够真实。

这样的目标加大了整体的制作难度。一般剧集每场戏十条以内就能拍摄完成,而《乒乓》需要十七、八条甚至更多。不包括前期的乒乓训练和摄制筹备,44集的《乒乓》一共录制长达174天。演员们也要随着拍摄的剧情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体态。在第一集中,观众便可以发现不论是白敬亭还是许魏洲,在剧情未进国家队和最后苏州赛的比赛时肌肉线条有明显的不同。包括使用的拍摄机器,《乒乓》也煞费苦心,使用了100帧的升格以及超高速摄影机进行拍摄,以捕捉体型极小但速度极快的乒乓球。

更为关键的是,要完成一个优秀的比赛拍摄,程浩需要一种感觉,他将其称为“搏杀”。比赛的紧张感和真实感都需要“搏杀”得以体现。

这种感觉的存在建立在比赛的本身意义。它不是乒乓球爱好者的小区赛,每一个运动员在出场比赛时,他们的心脏位置都有国旗的标志,他们“搏杀”的状态不仅来自于积淀多年的苦练,还有为国出战的负担感,他们就是和平年代的战士。

所以程皓告诉演员们,只要一站上乒乓球的赛场,眼神一定要不一样。在观看大量的运动比赛的视频后,他总结出这种眼神戏的特点:是专注,而不是狠,外界的欢呼加油不能对运动员造成任何影响,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对手和球,这就是“搏杀感”的体现。

在身体状态上,演员们同样需要进入真正的“搏杀”中。在程浩看来,真正的运动员比赛时,身上往往散发着能量感,而不是单纯往身上撒水可以实现的。因此在拍乒乓球赛时,演员们往往在拍摄前需要高抬腿或是围着运动场跑以让心跳加快、不断喘息、面色变得潮红,这种状态会使得整个赛场上的焦灼感加剧。但由于不能保证球是否一定能按剧本打出一样的弧线,演员们需要反复拍摄同一场戏,反复进行准备运动。

程浩坦言,“我们没有用过一个替身,全部比赛都是由他们自己完成”,演员们需要超强的体力,还要保证在疲劳中能够入戏。有时候演员实在体力不足,程浩就会让他们歇一会儿再继续录制。高强度的拍摄让演员们有时见到程浩就知道今天又要拍比赛了,难掩崩溃之色。在拍苏州赛时,有演员实在累的不行了,举手告诉程浩,“我感觉我看到了星星”。

但程浩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要想拍好体育题材,这些难题都是演员必须挑战的。同样,这也是《乒乓》希望能尽量拍得更真实的方法之一。他告诉骨朵,网友吐槽许魏洲在苏州赛时的发型一直“挺立不变”,但实际上,当时的许魏洲头上全是汗水,发胶也随之脱落,仔细看就能发现它们的摆动。

作为《乒乓》的核心内容,比赛支撑着这部剧集的故事发展。想要拍好这一部分的内容注定不易,这同样也是体育题材影视作品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所有体育题材片都能够像《夺冠》有郎平女儿白浪这样有一定体育基础的演员作为主演,而不论大球小球或是其他体育器材,想要掌握它们也只能通过反复的拍摄。但即便如此,尽力去还原赛场上的一切,都是每部体育题材片都需要完成的。

“我们还原不了国乒队”

“诚惶诚恐”是程浩在采访里重复最多的四字词语。

这种略显“卑微”的态度是因为国乒在中国的地位极高,它的历史也过于辉煌。“中国有太多顶尖的国乒选手,我们对他们充满了尊敬”,程浩说。在他看来,《乒乓》本质上是一部剧,而不是国乒的纪录片,他们也不敢去做国乒的纪录片。

即便是剧,演员也需要展现出高超的乒乓球实力。部分观众吐槽剧中演员打乒乓球的技术,可要完全还原现实中的国乒运动员的实力是不可能的。“首先(这种标准)对演员的不公平,其次对世界冠军也不公平,我们只能说尽全力去神似”,程浩和团队聘请了国家乒乓球一队刘燚作为《乒乓》的技术指导,还邀请了许多国家二队的选手和省队的教练来判断剧中的动作。

也正因为将《乒乓》定位为剧,其中的人物设置也更趋向为故事化的发展所定位。故事只有两种,一种是成长,一种是揭秘。《乒乓》就是体现乒乓少年的成长。

它并没有将视角聚集于一个角色上,在程浩看来,如果只讲一个人的故事会比较单薄,需要第二个主角去呈现和平衡不一样的乒乓世界。以徐坦的人物设定上看,《乒乓》里需要有一个比他“站得高”的人来看告诉他未来会是什么样,这个人就是于克南。他们一开始一个是技术较弱的策略型运动员,一个是天才型运动员,对乒乓有不一样的认知。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比赛,他们逐渐发现两人的追求是一致的。

整体故事线上,《乒乓》以徐坦、于克南为代表的国乒队员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从2004年讲到了2015年。第一阶段是2004年起徐坦、于克南在大区集训,第二阶段是他们在国乒二队训练期间,第三阶段则是从国家一队延伸到他们拿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过程。

为了表达三个阶段的差异,剧组使用在美术和摄影的区别制造了不同的观感,时间线较早的剧情画面带着明显的复古感,而后颜色越来越鲜艳,道具上也不断更新,就连人物脸上的光也有不同的变化,三个阶段的层次感明显。

不论是人物的设置,还是故事的搭建,程浩都不认为《乒乓》是对国乒队的纪实,“我们只能说这是一部致敬国乒精神的剧”。这样定位固然没有问题,但面对《乒乓》在网络上纷至沓来的争议,也给我们在体育题材剧集的创作上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对现实素材进行取舍?什么样的尺度又是最合适的?

赢了之后的故事该怎么讲?

在《乒乓》的一场戏中,徐坦获得了冠军,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国旗冉冉升起,国歌奏响运动场。程浩和现场的所有人都被不自觉代入剧情之中,热血在所有人的心中翻腾。兼扮演聂锐锋一角的技术指导刘燚泪水止不住流下,他和程浩说,“都让你(帮我)圆梦了”。

不论是剧还是现实,接受“荣耀”的那一刻对于运动员来说都是最崇高的。正如剧名《荣耀乒乓》,它的故事有乒乓,也有荣耀。“荣耀”是“赢”了之后讲述的故事之一。

故事设置上,程浩希望通过与现实相似度极高的颁奖过程来达到角色与自己之间的和解,“这种东西太真实,因为你可以去想象运动员为此付出一生,终于站在至高的奖台上。人生得到了圆满”,但圆满之后呢?赢了之后的故事只有荣耀吗?程浩不这么认为。

《乒乓》的第一集中,徐坦面对“你连大满贯都不在乎,你为什么打乒乓”的质疑,他回答“因为喜欢”,这段剧情成为了众多国乒粉对这部剧的吐槽之一。对于竞技体育而言,“赢”是核心诉求,“喜欢”则略显幼稚。

这种“幼稚”恰是程浩想要的,在他看来,这其实是一种不忘初心。在徐坦最初接触乒乓球时,他就是因为喜欢打乒乓球。而在第8-10集时,观众已然能感受到真正的体育精神在徐坦体内觉醒。但观众往往看到的是国家运动员的顶峰,其实每个国家运动员都是在慢慢成长中蜕变,他们的起点也是喜欢。

“赢”也的确是体育竞技中无可厚非的核心。于克南将“冠军”两字刻在桌角,铭刻在他的意志之中,同样“赢”也是他们实现身上的国家荣誉的主要方式,但赢了之后呢?

乒乓运动员丁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奥运冠军到手了,却感受到空虚,毕竟没有宇宙冠军”。《乒乓》希望去解答这个问题,“当你拿下冠军后握紧球拍时,心中是不是还会放弃当年你第一次握紧球拍的时候那种冲动?”程浩和团队试图找一个结果,不只是“赢”:从喜欢到赢,最后回归于本心。

这也体现了《乒乓》的故事设计,它想要讲述的乒乓故事是一个完整的运动员故事,而不是纯粹去讲主人公如何升级打怪。在一开始乒乓球能力不济时,徐坦面对着周边同为乒乓球运动员的嘲讽与碾压,还面对着父母给予的压力,打不了就回去读书。这些问题都是运动员有可能面对的,包括导演程浩自己,在他自己当篮球特长生时同样面对着这一处境。

让徐坦坚持下去的,就是对于乒乓球的喜欢。在技术不断变强之后,他的心理状态也在不断变化。《乒乓》将这些变化通过主人公的语言和表现得以展现。所以才会有成为冠军之后,徐坦回答“因为喜欢”的剧情。

如果只看第一集,可能真的会对这句“因为喜欢”产生质疑。但通过整体故事的叙述,想要理解这一句话背后的情感变化并不难。或许,倒叙的手法需要为《乒乓》的被误解“背锅”。但这同样也启发我们,在体育题材创作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故事不只是单纯的爽和燃,它背后可以挖掘的内容还有很多。

程浩告诉骨朵,他正在筹备一部跨国缉毒的动作悬疑剧和一部篮球题材的体育剧。《乒乓》对于他而言,或许是试水体育题材剧集的第一步。

原标题:《“搏杀”《荣耀乒乓》!|导演程浩专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