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听!“浦东陶瓷”在唱歌……

2021-03-17 20: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伴着笛箫与瓷鼓声,大钵嗡嗡,小钵嘤嘤,音乐家在钵壁上或抚弄、或揉搓、或敲击、或拍打,双手与瓷面的每一次接触,都变幻出空谷幽兰般的音乐。音乐既涤荡了人心,也充盈了这座瓷光釉影的展厅。

3月17日,梅国建陶瓷艺术馆在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馆。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独立艺术家胡丹菲,运用梅国建烧制的鲁山花瓷羯鼓,以及“东窑·浦东陶瓷”钵进行音乐表演。这也成为“东窑·浦东陶瓷”这一3000年来创烧的首个上海本土陶瓷品种,奏响的第一首乐曲。

创烧“东窑·浦东陶瓷”

接续失落三千年的上海陶瓷史

“梅老师的钵比起普通的碗,敲出的声音更加浑厚。不同的钵拥有不同的音高,就和钢琴一摸一样。另外,它的低频也很好,所以在演出时就不用加话筒。”演出结束后,胡丹菲对“东窑·浦东陶瓷”与鲁山花瓷的音响效果不吝溢美之词。

(右一为梅国建)

说起此次展览的主角——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院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兼职教授梅国建,他演绎了一段“弃医从瓷”的传奇人生。梅国建早年学医,2000年成为平顶山卫生学校校长,并曾在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等任专业职务。2004年,到了知天命的梅国建听从内心的召唤,放弃了医科上的一切成就,全心全意投身自己的兴趣——陶瓷艺术。2009年,他成功复烧出千年来的第一窑唐代御用瓷——又被称为“唐钧”的鲁山花瓷,因此被誉为“当代鲁山花瓷第一人”。

2013年,梅国建作为引进人才来到浦东,成为了一名“新浦东人”, 并接下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运用上海本土材料,研制富有地方特色的“浦东陶瓷”。他通过查阅资料与实地走访,了解到在上海西部,距今5000至3000年前的崧泽文化、马桥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红陶、灰陶、原始青瓷、原始黑瓷和窑炉,标志着上海先民已经掌握了陶瓷制作技艺。他也因此意识到:仅利用上海本土材料,也是完全可以烧制陶瓷的。又是数百次煅烧、加工和实验,被命名为“东窑·浦东陶瓷”的瓷种烧制成功,并于2015年惊艳首秀,既填补了浦东文化的一项空白,同时也接续了失落三千年的上海陶瓷史。

尽管在2018年“东窑·浦东陶瓷”烧制技艺被评为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本人也在上海中心大厦、世纪公园等地举办了多次个展,但梅国建心中依然充满遗憾:“展期匆匆,知道浦东本土陶瓷品种的人,还是太少了。”经浦东文化主管部门统筹,最终选定在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打造以他名字命名的陶瓷艺术馆。

“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是上海第一座‘公办民营’的区级公共文化设施,辐射曹路、金桥等浦东北部地区的50万社区居民。梅国建陶瓷艺术馆的入驻,能为50万居民提供更加美好的文化生活内容。”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表示。

实现艺术的创新融合

让“东窑·浦东陶瓷”走进市民生活

观众可以看到,在开馆展的300多件(套)作品中,三分之一为钧瓷、鲁山花瓷,三分之二是“东窑·浦东陶瓷”作品,既展示出梅国建的艺术演进脉络,也体现出古朴中原文化与当代浦东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原标题:《听!“浦东陶瓷”在唱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