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呆!63岁大爷街头健身,引体向上、杠上飞只是基本操作
“引体向上”在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成了新闻热点,政协委员唐江澎表示现在的孩子发育很好,但却鲜有人能做得了引体向上,引发了网友热议。
而在温州市区的上陡门小区,有一群人频频出现在街头进行技巧健身,在孩子眼中的高难度动作——引体向上对这群人来说却只是“基本操作”,他们强悍张扬的动作中透出力与美,吸引众多路人的眼球,而更让人惊呼的还是他们的年龄,有些人都已过花甲,63岁的陈双琳就是其中的代表。
杂技团里的“空中飞人”
单杠前水平、单杠后水平、顺风旗,陈双琳都能轻松撑起放下,几个来回一气呵成。
而放在四十多年以前,类似“空中飞人”这样的高难度动作,陈双琳更是不在话下,“当时要不是家里人极力反对,或许我还能成为杂技团的一员呢。”陈双琳笑着说。
当年的温州,有道坦的市民会在空地上安上一对吊环,而没有道坦的则会在房梁上挂上一副,“那个年代没有健身房,但大家又想练出腱子肉,于是想到了吊环上锻炼。”
陈双琳回忆,刚开始练习十字撑时,他总是先吊在环上,将双脚垫在椅子上,慢慢寻找发力点,接着形成肌肉记忆,慢慢练上三个月以后终于练成。
“没人教,也没人指导,只能自己看着图片来参照。”陈双琳介绍说,就这样一天一天练着,他不仅练出了腱子肉,更是玩出了花样。
“我当年可以十字撑,然后左右手臂上各挂一个人,嘴上更是用绳子叼着人,加起来起码两百斤。”也正是靠着这一手绝活,陈双琳被当地的杂技团看上,有幸一起加入杂技团中外出表演。
“1982年的时候第一次去福建表演,就大获成功,每次在祠堂或者广场上表演的时候,都围满了观众。”陈双琳介绍说,那时每场都有上百人来观看,每人收一毛钱,这样的收入在当时已经非常可观了。
但是,由于家里人的极力反对,只在外面表演了三个月的陈双琳还是被叫回了温州。
远离健身,身体亮起红灯
回到温州后,陈双琳又回到了温州市锅炉厂工作,成了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但却始终没有放弃健身和吊环。
于是,在车间的房顶上,陈双琳也装上了一对吊环,等下班的时候就上手练练。“那时候身材非常好,每天扛着自行车上下楼毫不费力。”
不过后来,因为结婚生子,陈双琳渐渐没了时间锻炼,而在工厂买断之后,他又开起了一家小吃店,生意越来越好,也就更没有时间去锻炼了。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陈双琳的身材开始走形变样,“肌肉没了,三高却有了。”近四十年的健身空白期之后,陈双琳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决心要在六十岁之后重新开始健身。
街头健身给生活带来大变化
在60岁退休那年,陈双琳开始加入了街头技巧健身的行列,在上陡门小区里,他和伙伴们借助公共健身器材进行健身。
每次他们在锻炼,动作虽然简洁,难度却很高,透出协调之美和力量之美,吸引很多休闲的市民驻足围观并连连惊叹。
陈双琳介绍,街头技巧健身,属于健身的一种,也属于街头文化的一种。主要以社区健身器材锻炼,追求技巧性。很多动作结合了杂技、体操等技巧,所以自己练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不过,在刚开始练的时候,陈双琳的体力已经大不如前,那时正是百姓健身房推广时期,他会在下班之后跑到百姓健身房待上两个小时。经过长达半年的恢复性训练,他开始尝试街头技巧健身。
因为开店的原因,陈双琳不能每天跑去街健,但也给肌肉一个合理的放松和休息,陈双琳介绍说每个高难度动作都是长时间练习才能达到,新手切不可做难度过高的动作,并且运动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在街头健身安全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手腕发力,因为包括俄式挺身、水平支撑或者是顺风旗,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关节,所以在开始运动前必须热身,而在运动之后还得拉伸,这样才能保证关节手腕健康。”
如今,三年时间的健身,让陈双琳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三高不再,体形又恢复到当年的模样,更有市民主动跟随着陈双琳一起健身,而他还免费当起了教练。
陈双琳说自己热爱街健,并非为了炫技,而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寻当年的爱好和梦想,也正是街健,让自己感受到人生仍有无限可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