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韩国惊悚悬疑剧为何偏爱“杀人魔”

曾于里
2021-03-20 09:51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新世纪以来,由于韩国电影由原来的“审查制”变更为“分级制”,一些借助变态杀人魔事件来反思人性、批判社会的电影涌现出来,悬疑片从那时候起就是韩影里的主要类型。比如观众都非常熟悉的《杀人回忆》(2003)。2019年韩影诞生100周年,韩媒评选的百年百部韩影,《杀人回忆》排名第一。

《杀人回忆》剧照

《杀人回忆》是以1986年9月到1991年11月真实发生在韩国的华城连环杀人案件改编的,这是轰动韩国的一起特大杀人案,凶手作案23起,杀害14名女性。这起案件直到2019年,警方才通过DNA比对技术破获。也即,《杀人回忆》上映那会儿,它仍是一个悬案,凶手逍遥法外。最后一个镜头,宋康昊饰演的警察目光茫然又坚定地看向镜头——这其实代表的是对凶手的凝视,“我们一定会抓到你”。

《杀人回忆》最后一个镜头

《杀人回忆》更多是呈现抓不到人的挫败,以此折射上世纪八十年代韩国军政府统治期间,韩国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整个社会弥漫的恐惧与绝望。《杀人回忆》也基本奠定了韩国变态杀人魔电影的叙事类型:以惊悚的悬疑故事为框架,进行深沉的现实主义表达。

之后观众没少在韩影里看到杀人魔。比如根据韩国男童诱拐杀害事件改编的《那家伙的声音》(2007),根据韩国史上头号连环杀人凶手改编的《追击者》(2008),根据韩国大邱青蛙少年失踪案改编的《孩子们》(2011);除此还有大量同类型的虚构电影。

《追击者》中河正宇饰演的杀人魔

但韩剧里对杀人魔的关注,要比韩影晚十余年时间,到了近年来,二者基本就平分秋色了,韩剧的悬疑指数和惊悚程度都在不断提升。譬如近期有两部口碑甚佳的韩剧,JTBC播出的申河均、吕珍九主演的《怪物》,tvN播出的李昇基主演的《窥探》,都聚焦变态杀人魔,都是19禁,尺度较之前的韩剧有所突破。

《怪物》与《窥探》海报

《怪物》中,2000年,男主角李东植(申河均 饰)的妹妹当晚外出未归,第二天母亲在院子里发现十根摆放整齐、涂着鲜红的指甲油的断指,正是妹妹的手指。同时,另一名少女的尸体在芦草丛里发现。20年后,还是这个地方,又有一名少女失踪,她的十个断指被摆放整齐在外。谁是凶手?

李东植(申河均 饰)

《窥探》中,1995年,连环杀人魔韩书俊(安在旭 饰)被捕获,他成为杀人魔因为他有杀人魔的基因。剧中做了一个假定:杀人魔源于某种基因的缺失或变异,可怕的是,它是可以遗传的——连环杀人魔的孩子也可能是连环杀人魔。

时间回到现在。韩书俊的孩子已长大成人,同时,另外一个当年被检测出有杀人魔基因的孩子也长大成人。他们其中一人是热血警察郑巴凛(李昇基 饰),一个是冷漠医生成曜汉。连环杀人案也再次在韩国发生,杀人魔在一年时间内连续杀害多人,每次都会割下受害者的头颅,被称为“头颅猎人”。“头颅猎人”会是郑巴凛吗?

两个有杀人魔基因的孩子长大成人

原本主要出现在韩影中的杀人魔,正扎堆出现在韩国悬疑剧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韩剧何以流行“杀人魔”

2010年,韩国原来的有线频道OCN被韩国最大的娱乐媒体公司CJ E&M收购,是一个重要转折点。OCN不断加大对原创剧集的投入,并且选择了差异化竞争的路径:主打悬疑剧,其中又以警匪悬疑剧为主。

韩国主打悬疑剧的OCN频道

变态杀人魔的故事,经由OCN的悬疑剧,逐渐进入韩国主流观众视野。2011年的《特殊案件专案组TEN》,2013年的《特殊失踪专案组TEN2》,2014年的《坏家伙们》,2015年的《特殊失踪专案组M》,2017年的《Voice》《隧道》《坏家伙们2》,2018年的《小神的孩子们》《Voice2》,2019年的《圈套》《Voice3》《他人即地狱》,2020年的《如实陈述》《火车》,等等。

《Voice》中金材昱饰演的杀人魔

在上述剧集里,都有变态杀人魔或发生变态杀人事件,不少也结合了科幻、鬼怪、灵异等元素。OCN培育了一批稳定的受众,也影响了韩剧的类型生产。tvN、JTBC等有线台或综编台,纷纷拍起大尺度的惊悚悬疑剧,以丰富频道的电视剧类型。《怪物》《窥探》,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韩国三大无线台有时也会涉及杀人魔的故事。比如2013年李宝英、李钟硕的《听见你的声音》,郑雄仁饰演的杀人魔贯穿始终;2015年《看见味道的少女》,男二号南宫珉饰演了杀人魔;2019年孔孝真、姜河那的《山茶花开时》中,杀人魔“调皮鬼”是谁也是整部剧的一大悬念……但作为面向无差别观众的公共台,其对尺度有更严格的限制,因此它只是作为一个元素出现。

《看见味道的少女》中南宫珉饰演的杀人魔

无论是将杀人魔的故事作为元素,还是作为叙事主线,其首先体现的是,“悬疑”正成为韩剧很重要的一种风格。这是韩剧内部的一种自我调整。从1980年代到2000年代,韩剧的主流类型是言情偶像剧与家庭生活剧,前者为亚洲观众贡献一批又一批欧巴欧尼,后者则以动辄几十集上百集的篇幅为我们呈现一种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理想家庭生活模板。悬疑惊悚剧原本只是韩剧里相对小众的类型,但在OCN成功试水、突破圈层的作品不断增多后,也引领了行业创作,丰富了韩剧的类型和可能性。悬疑惊悚剧的观众越来越多,双向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与一般的警匪悬疑剧相比,变态杀人魔的故事给观众带来感官和心理上的双重冲击,这是一部分观众的砒霜,也是一部分观众的蜜糖。从受众心理学角度来说,杀人魔的故事以其“反常规”,将观众从常态化、秩序化的生活环境中拉出来,给观众惊悚、恐惧体验的同时,观众也收获陌生化效应带来的心理刺激。简单地说,就是让人害怕看又忍不住想看。因此,这一题材天然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话题性。

韩剧里的杀人魔故事,从来也不仅仅是停留在感官刺激上,它们基本都是走悬疑+现实路线,继承《杀人回忆》的传统,从杀人犯何以一再得逞,批判韩国公检法的不作为,或者权钱如何相互勾结;从一个杀人犯是如何形成的,进行人性的反思。

这些年来,韩国社会矛盾加剧,韩国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戏称韩国是“高丽地狱”。惊悚悬疑剧里对“地狱”的揭示与惩戒,成为韩国年轻人的一个情绪宣泄口。

同质化的危机

《怪物》与《窥探》都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怪物》中,当地命案一再发生,但准备竞选市长的议员,下一任警察厅长最有力的候选人,以及准备在当地进行开发的财阀,勾结在一起:他们只关心如何把杀人案掩盖下去,不要破坏当地的声誉,影响官员的仕途、影响财阀的投资。

官商勾结

同样地,《窥探》里连环杀人案发生后,执政党为了拯救不断流失的支持率,打算将病态基因的筛查纳入法律,如果胎儿有变态基因,就要强制堕胎。看似奏效,实际上是对杀人案背后牵涉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掩耳盗铃。

都是基于政治家的利益算计

两部剧也都有人性的“窥探”和省思。怪物不仅是杀人犯,人人都可能隐藏着怪物的基因;也许正是我们的恶意,让一个人成为“怪物”。《窥探》也触发人性本质的讨论。作恶真的是人性本恶吗?如果先天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后天的“规训”真的于事无补吗?

《怪物》和《窥探》虽然都获得不错的收视与口碑,但以近期的韩剧来看,悬疑含量实在是太高了。几部热门的剧集,都是悬疑剧,包括《文森佐》《西西弗斯:神话》,甚至是狗血的《顶楼2》。除了言情偶像剧外,韩剧似乎有意以悬疑剧打开另一片天。能够得偿所愿吗?变态杀人魔的悬疑惊悚剧,是韩剧新出路吗?

事实上,韩影已经预示韩剧的结局。与韩剧掀起的韩流相比,韩国电影在国际的影响力比较弱(虽然2019年有《寄生虫》),在东亚也不算很强(类型相对单一)。虽然每一次有大尺度的韩影出来后,豆瓣上都会有人说“这样的尺度只有韩国想拍”云云,有些遗憾的是,这也快成了韩影最主要的优点。韩国悬疑电影高度类型化,也高度同质化,基本都是同一个模板出来的:变态杀人魔往往有个不幸的童年,受害者常常是无辜的底层小人物;主人公是正义但潦倒不得志的警察或检察官,搭配一个个性截然不同的男性,或者一个干练飒爽的女性;权贵与财阀几乎都是作为大反派出现的,他们要么是体制恶的一部分,要么助纣为虐……当然,韩影每一两年都会有反思体制的爆款,但作为一个整体看,有时一年下来的确没有太多亮点。

原因在于:这一类悬疑惊悚风格的影视剧,其叙事模式、主题表达,从一开始就是承继了好莱坞电影和美剧。除非是像《杀人回忆》那样结合本土历史,表达一种沉痛的反思;或者像2016年的《信号》那样,有着天衣无缝的剧本和推陈出新的叙事,否则如果只是中规中矩在类型片或类型剧的框架里,那么在同类型美剧或电影面前,还是要矮上一大截。

《信号》海报

《怪物》《窥探》多少也有这样的问题。它们还没有烂尾的迹象,尺度很大,表演很精湛,氛围的营造很瘆人。可也没有超越类型剧的地方。所以我们发现,编剧只能一再依靠反转,不断制造戏剧看点。

剧集结尾“烟雾弹”式的反转

好的反转应该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观众恍然大悟,细细思量又觉得理所当然。但《怪物》《窥探》,都不乏为反转而反转。剧情虽然让观众猜不到,却也造成人物刻画的断裂。观众很难通过前情细节洞悉到人物会反转的依据,人物成了为反转服务的“工具人”,或者说,对杀人魔变态心理的刻画相对扁平,往往一个简单缘由潦草带过。

另一方面,剧情对财阀、权贵的批判也比较制式化,十部悬疑剧里九部一样的批法。而其抵达的人性反思,常常也堕入价值判断的虚无主义。《怪物》《窥探》都在说,人人都可能是“怪物”,人人都会“作恶”,这看似深刻,其实虚无。因为哪怕普通人身上也有“恶”,但这与杀人魔的“恶”有本质差别,不可笼统以“恶”称之;制度的缺陷、人性的弱点可以检讨,但哪怕变态杀人魔曾遭遇伤害,也不是他们杀人的理由。

《怪物》《窥探》,是韩国悬疑惊悚剧类型化的产物,也是“内卷”后的成果。当然都不妨一看,毕竟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