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蒙山,山佛一尊蕴传奇!
蒙山,位于太原西南约15公里处,国家4A级景区。作为晋阳古城宗教祭祀区,蒙山留下了李渊、李治、武则天等众多帝王的足迹,见证了北齐、隋、唐、宋、元等朝代的兴衰更迭。走进蒙山,犹如打开一扇了解太原市历史文化的窗口,在瞻仰大佛雄姿、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文物古迹了解历史。来蒙山旅游,您会收获更多。
西山第一大佛
天气转暖后,在蒙山景区内,草木吐绿、鸟鸣啾啾、流水潺潺,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沿着山间步道行走二十几分钟,一尊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出现在眼前,其巨大体量和庄严形象,令游客发出阵阵惊叹。
佛佑千年
这尊大佛,古称“晋阳西山大佛”,位于蒙山北峰,古籍记载高“二百尺”,约合现在63米。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敕命凿大岩为大佛,历时24年而成。据史书记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可见大佛开凿时场面之宏大。大佛依山镌刻,高大巍峨,气势磅礴,可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西山大佛问世以来,成为历代皇帝祈福的重要场所。从北齐到北汉的400多年间,李渊、李治、武则天、刘知远、刘继元等帝王均来此礼佛。唐显庆五年(660),唐高宗李治携皇后武则天巡幸晋阳,瞻礼西山大佛和童子寺大佛,回去后,令工匠制作两件硕大袈裟,派人送到晋阳,举行盛大披戴袈裟仪式。《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五色之光,洞烛山川……从旦到暮,道俗参观者,数千万众……”当时,晋阳百姓倾城而出,观看这一盛典。
古刹雪霁
元朝末年,盛极800余年的大佛,在战火中销声匿迹。上世纪80年代,王剑霓老人多方排查,在寺底村发现,一个叫大肚崖的地方正是西山大佛的佛身。2007年,晋源区政府大力打造蒙山景区,加固佛体,采用锚固灌浆技术按照北齐风格恢复了佛首。失踪600多年的大佛,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并州第一古刹
历史上,蒙山还是我市首座寺庙的诞生地。据佛教典籍记载,“并州大寺”又称“并州大岩寺”,其遗址就在西山大佛处。并州大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即公元68年,与洛阳白马寺同期修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批寺院,可谓并州第一古刹。因净土宗宗师昙鸾住并州大寺研习经书,弘扬佛法,这里也成为佛教净土宗早期道场之一。
走进春天
北齐年间,文宣帝高洋在并州大岩寺旁雕凿西山大佛,为远瞻大佛,在南1公里处建寺,称前寺,并州大岩寺成为后寺,统称开化寺。在隋朝及以后的朝代里,西山大佛处,也曾几次修造佛阁,用来庇护大佛,后因战火被毁。其中,公元945年,北平王刘知远重修佛阁,当时佛阁宏伟壮观,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元末,寺院建筑群被战火焚毁,当地留有“倒了千层塔,砸了后寺院”一说。
寺底人家
公元979年,晋阳城被火烧水淹后,宋太宗赵光义令潘美在晋阳城北20公里处的唐明镇新建一座府城,并设置寺庙,作为蒙山开化寺下寺。随着时代变迁,开化寺下寺在民国初期变为了商业市场,现在只留下了“开化寺街”这一路名。
感悟历史
开化寺曾是北方香火最盛的佛寺,多名高僧曾在此弘法修行。开化寺旁有一处安葬历代方丈、住持及大德高僧灵骨的地方,以唐、宋、明高僧塔居多,因塔数目多散布如林,称为“塔林”。2019年10月7日,蒙山开化寺遗址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晋阳八景之一
蒙山晓月,古晋阳城外明清时期八景之一。清晨站在这里,观赏眼前的山色和清澈的潭影,水天一色,似乎有月亮里桂树的影子随着波纹在摇曳,让人流连忘返。
晋阳风情
在蒙山,除了蒙山晓月,还有御驾桥、铁佛殿、连理塔等古迹以及寺底驿站等景观。
铁佛殿内的佛像,高2.6米、重4.2吨,中空分段浇铸而成,铸于隋末唐初,历经1300多年,保存仍然十分完整。此像国内外罕见,弥足珍贵。
合欢连理
连理塔,为北宋淳化元年(990)建筑。塔南北并立,形制相同,下连基座,俗称“连理塔”。此塔近观隽雅秀丽、远眺犹如两朵未开的花蕾,这种建筑形制为唐到宋的过渡形式。
御驾桥,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设御驾桥,成为古代帝王礼佛的重要通道。
浮雕,在御驾桥西侧的山体斜坡上,共有1000平方米石刻浮雕,重现了北齐开凿大佛时的宏大场面。
净池清波
净池,在蒙山,沿溪水而行,尽头有一汪清澈泉水,这便是净池。古时候,达官显贵、皇亲国戚和庶民百姓朝拜大佛时,都要在此沐浴更衣,吃斋诵经,以示虔诚。(摄影 宿晓健 柴杰梁 文字 贾尚志)
来源:太原晚报
原标题:《蒙山,山佛一尊蕴传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