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她一生未婚未育,亲手接生5万个孩子,谁还记得她?
193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里,袁隆平呱呱坠地。
当年,袁隆平还是“袁小孩”,右页中间是他出生时留下的脚印。
值得注意的是,出生档案的右下角落款的,是一个英文签名:Qiaozhi Lin。
她,便是林巧稚。
相比袁隆平,她没有举世闻名的创造,也未荣获过任何一个国际大奖。
却用最为平常的一双手,迎接了5万多个小生命的诞生。
在她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便是医治病人。
可没人知道,这位在后世被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曾险些沦为弃婴。
01. 谁说女性不能拿手术刀?
1901年12月的一天,在鼓浪屿这个只有四平方公里小岛上,一个女婴出生了。
早已育有一男二女的家庭,见生下的又是女儿,失望将她赤裸地丢弃在冰凉的床脚边。
幸好,正巧从学堂赶回来的父亲看到孩子,将她疼爱地抱在怀里,并为她取名“林巧稚”,盼她长大后,做人办事比谁都巧。
5岁那年,母亲罹患宫颈癌,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那天夜里,小小的林巧稚一夜未眠,她在心中立下誓言:学医,救世!
也许是冥冥中注定,这个差点沦为弃婴的林巧稚,竟为一代女性开了先河:
她决定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
80多年前,一个女学生从厦门远赴北京求学,已经不是一件小事。
而女性,更没有拿手术刀的资格。
可林巧稚并未向命运垂眸,她渴望同男人一样享有工作的权利,提壶济世。
就读医学院,起步便是8年。家里人得知后坚决反对: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早晚还不是嫁人!
开明的父亲却始终支持她,东拼西凑为她准备了路费,林巧稚就这样,踏上了考试的“征程”。
那次考试,全国只录取25位学生,作为女生想要被录取几乎不可能。
林巧稚,被破格录取。
原来,在考试中因为一起突发事件,林巧稚放弃考试一心救人,沉着果断。
如此舍己为人的精神让考场的外国导师深受震憾,专门为医学院上书,申请破格录取。
那一年,林巧稚只有16岁,虽不是医生,却早已具备了一位医生的基本素养。
在这场长达8年的学习和残酷的淘汰竞争中,林巧稚近乎拼命。
在毕业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协和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更是首届“文海”奖学金的唯一获得者,被各科室主任哄抢。
而她,却意外地选择了妇产科。
不少老师和同学替她惋惜,她却说:妇产科需要我。
她为何如此坚持?
在那个医学和观念并不开明的年代,大多数接生婆并未接受过专业训练,婴儿色死亡率高达16%,产妇死亡率也有1.5%,而遗弃女婴的现象持续盛行。
有人出生,却意味着死亡。
向着“妇女不能持刀”的陈腐观念挑战,为了那些苦难中的中国妇女,也为了在病痛中死去的母亲,也想到自己曾经近乎被遗弃的命运,坚决地选择了当时被许多人所鄙薄的妇产科。
在协和医院等级森严的人事“金字塔”中,林巧稚仅用半年时间,就被破格聘为协和医院总住院医。
而一般医学人员,却要花上整整5年时间。
从此,这个“说话做事直截了当,有男人一样思路”的女大夫,成了协和医院最忙碌的人。
看似风风火火的林大夫,对待病人,却比谁都体贴入微。
一次,医学院学生到妇产科见习,在学生观察产妇分娩的报告中,林巧稚批了一个“好”。
只因为,那位同学的报告上,比别人多了一句话:产妇的额头上,冒出了豆粒大的汗珠。
在多数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一句话,林巧稚却这样教导学生:
你只有观察到了这些细节,才会懂得怎样去呵护产妇,才会懂得守护生命,敬畏生命。
在林巧稚70年前的病例中,随手一翻,都是长达5页的病历,诊断内容严谨凝练,一笔一划清清楚楚。
她深知,每本病例的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和一个幸福完整的家。
“她把病人看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不管有钱没钱。”林巧稚侄女婿回忆道。
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
02. 我是中国人,我和我的同胞共存!
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协和医院因为是美国人所创办,得以幸存。
1939年,林巧稚被派遣到美国进修,一年后,她谢绝了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坚持回到灾难中的祖国。
因为她知道,即使国土沦陷,自己的同胞依旧需要她的救助。
不幸的是,协和医院在战火中被迫关闭,所有人都拼了命地想要逃离北平。有人把机票送到林巧稚手上,却被她拒绝了。
“我是给同胞姐妹看病的,我是中国人,我和我的事业共存!”
她冒着生命危险,在北平东堂子的小胡同里,开了一个小小的妇科门诊,救济同胞。
来这里就诊的,大多是过去进不了协和医院的穷苦百姓。
据当时的患者回忆,林大夫身边,永远都带着一个特殊的就诊包,里面总备着现金。
对贫病交困的家庭,她不仅分文不收,还予以资助。为了把挂号费从五角降到三角,她处处遭受同行的非议。
战争和流言,从未动摇过她那颗救世的心。
而这座小小的诊室,在日寇的铁蹄下坚守了整整6年,留下了8887份病历。
在这8887位女性患者中,林巧稚看到的,是中国妇女的现状和未来。
1949年,中国人民终于迎来抗战结束的一刻,林巧稚悄悄办了件“大事”:
关闭私人诊所,重回协和。
在经过战争洗劫,只剩下几张病床,空无一人的医院里,重建妇产科。
她曾经在短文《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中写道:
协和的窗户打开了,竖起了五星红旗……我们为祖国伟大的进步感到光荣骄傲!
这首用大爱谱写的壮丽史诗,为祖国,为医学,更为百万同胞。
03. 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建国初期,新上任的北京市委书记彭真万万没想到,竟因为一个小小的女大夫,吃了闭门羹。
为了采集医学界对医疗建设的建议,彭真特地前往协和医院登门拜访,希望能见林巧稚一面。
没想到,林巧稚不见,理由是:正在医治患者。
后来,彭真的太太张洁清因为身体不适,将林巧稚请到家中问诊,才得以见面。
太太开玩笑说:“我这个病人比你这个书记有面子。”
协和医院林巧稚的宿舍,是离诊室最近的一间,这间小小的屋子,她一住就是30年。
屋里的老式电话机,也陪着她走了30多年,见证了她无数个不眠之夜。
“我的惟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每个晚上,只要电话铃声想起,她总会仔细询问。夜里起身赶往医院,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病人永远排在第一位”的承诺,在林巧稚这里,从未改变。
60年前,一位名叫“董莉”的产妇,被林巧稚救下一命。
“不是林巧稚,没有我今天。”
那一年,怀孕3个月的董莉,被诊断为宫颈癌。
医生在她的病历上写下治疗方案:切除子宫,保全患者性命。
这是董莉结婚6年第一次怀孕,切除子宫便意味着:永远失去成为母亲的可能。
那天晚上,林巧稚床头的电话再次响起,董莉家人渴望能从这位女大夫身上,获得奇迹。
面对这份从业20年从未有过的病例,林巧稚犹豫了。
接,意味着承担起全部风险;不接,从此便失去了一位母亲。
她伏案桌前,熬了几个通宵翻阅国内外各种资料,每天泡在科室里,带着医生们开会研磨,最后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
出院。
她拉着董莉的手,深深叹了口气:
“你把我的头发都愁白了,咱们不动手术,可是你要听我的,每周五来一次会诊。”
胆敢做出这个决定,绝不是感情用事。
在每天一点一滴的观察和研究中,林巧稚发现董莉所患的宫颈肿瘤是或许是伴随妊娠的特殊反应,甚至,它并不是真正的肿瘤。
果然,多年以后林巧稚的推断被国际医学界证实无误,成为首个范本,广为流传。
而董莉,生下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为了感谢林巧稚,她为孩子取名为“念林”。
在那个年代,许多小孩被起名为“念林”、“爱林”、“敬林”、“仰林”,而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是对林巧稚深深的感激之情。
“我是个医生,医生的本分是医治病人。”
在别人眼里被视为天大的恩德,在她这里,好像只是做了件很平常的小事。
04. 所有孩子,都是我的孩子
“产钳,快,快!”
1983年春,82岁高龄的林巧稚在弥留之际,依旧奋战产房,吃力地伸出左手。
直到去世前一天,她还接生了6个婴儿,身旁的学生满含热泪,轻轻地放下她那只高举的手。
那双迎接了无数婴儿的手,永远地留在了世世代代的生命里。
林巧稚离世后,家人依照她的遗嘱,将她此生的三万元积蓄全部捐给了医院托儿所,遗体献给医院做医学研究,骨灰撒在故乡的海面上。
这位鼓浪屿的女儿,终于魂归故里。
其实,晚年的林巧稚身体状况并不理想,甚至很糟。
而她却熬过无数个通宵,用4年时间在病床上完成了50万字的著作《妇科肿瘤学》。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就是医治病人。”这是林巧稚的墓志铭,也是她坚守一生的承诺。
林巧稚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也是孤独的一生。
她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孩子的诞生,却终身未婚,膝下无子。
“我不遗憾自己的选择,虽然我没有孩子,但是我接生过的所有孩子,都是我的孩子。”
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16岁时立下的誓言,在这位伟大母亲的身上,见证了。
参考资料:《纪实》纪录片——林巧稚
原标题:《她一生未婚未育,亲手接生5万个孩子,谁还记得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