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巾帼荣耀 | 全国三八红旗手路生梅:杏林耀“四心 ” 梅香溢三秦

2021-03-10 20: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我省陈岚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路生梅等9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西安市纺织城客运站“小酒窝”志愿服务队等6个集体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她们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立足平凡岗位,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生动展现了爱党爱国的崇高情怀和干事创业的巾帼担当。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全国三八红旗手路生梅,聆听她扎根陕北50载的动人故事——

坚守初心,矢志不渝跟党走

1968年12月,24岁的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为首都医科大学)儿科专业毕业。为响应“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她踏上西行的列车,来到黄土高原深处的陕北小城——榆林市佳县,成为佳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此后的五十多年时间里,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革命老区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从此,她告别了首都繁华舒适的生活条件,告别了身在北京的亲人,一头扎进贫瘠荒凉的陕北高原,在革命老区最贫困最落后的县级医院一干就是50多年。来到佳县后,目睹了贫困山区异常艰苦的生存环境、基层医院简陋的医疗条件和落后的医疗水平,贫困群众缺医少药、饱受病痛折磨的生活现状,路生梅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她觉得,老区的乡亲们为革命做了那么多贡献,群众的日子这么苦,看病都这么难!自己作为一名长在红旗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女知识青年,应该出一份力!从此,她再也不是那个为印尼总统献花的北京姑娘,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陕北佳县人。

路生梅的入党申请书片段

在向党组织递交的一份入党申请书里,路生梅庄严地写下了这样的承诺:“为党工作五十年,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1984年,从小受红色文化熏陶、深怀对党的敬仰之情的路生梅在佳县人民医院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37年来,路生梅始终牢记初心,秉持为民情怀,坚守医者仁心,在佳县工作生活的53年里,路生梅坚持无偿义诊就有20多年,用半个世纪守护了佳县人民的生命健康。

年轻的路生梅

路生梅始终爱党、护党,忠于党,把党的事业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把守护佳县人民的健康视作一辈子的承诺。没有人追求吃苦,大家觉得苦的,路生梅也觉得苦。但是为人民吃苦、为党奉献,路生梅觉得苦也是甜!初到佳县,两孔破旧的窑洞,围墙边散堆着坟头,这就是医院的办公环境。

每天的生活都离不了一瓢黄河水、冰冷的土炕、虱虫的叮咬……过惯了大城市生活的路生梅,仿佛从天上掉到了地下,但是她不叫苦、不退缩,反而坚定了扎根佳县救死扶伤的想法。她的党员登记表中写着这样一句话:“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信念、有理想,为了信念和理想,不怕受挫折,坚持不懈永远奋斗,哪怕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努力。”路生梅对党的热爱是融入血脉的,无论时光变迁、环境变化,她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

路生梅(左一)与同学合影

路生梅不是没有想过离开佳县。她说:“说实话也想过,但是当时我在佳县已经有了家,更割舍不下佳县人民的情意。我已不属于北京,我属于佳县,这里有我的承诺。”路生梅不是没有机会离开佳县。1981年路生梅被选派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1983年,她在陕西省儿科主治医师学习班进修。其间,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她的指导老师和北京的老同学都表示能够帮助她办理到北京、香港等地工作的调动手续。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家人、姑姑希望她回北京享受退休生活。

眼看着一起下乡的同学纷纷回城返京,多次面对走出贫困、改变命运、改善生活的机会,路生梅不是不清楚首都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大城市医生的高薪待遇,不是不想念北京那个魂牵梦绕、生她养她的故乡,不是不知道父母望眼欲穿、盼儿团圆的夙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路生梅一次又一次婉言谢绝了,她说:“这片艰苦的地方,真的太需要好的医生了!” 她的心早已扎根在了佳县,留给了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

路生梅为佳县群众看病

路生梅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信仰,饱含着对党、对人民、对革命老区的无限深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从1961年向党组织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到1984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路生梅历经23年,经受了各种磨难和考验。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她从来没有动摇过入党的决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内各机关、单位、学校纷纷邀请路生梅为党员群众、干部职工讲党课、作巡回事迹报告。只要不耽误给群众看病,路生梅都全力支持。她说:“不管是治病救人、做公益活动,还是作报告,只要党和群众需要,我都愿意积极参与。”她不顾70多岁高龄,四处奔波,仍然坚持亲自提笔写讲稿,坚持每一场报告都单独准备一份手写讲稿,光讲稿就写了几十万字。2016年以来,路生梅参与党性教育、脱贫攻坚义务宣讲100多场次,感动了近10万干部群众。

2020年1月29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已经76岁高龄、退休21年的路生梅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拿出1万元特殊党费用于抗击疫情。她写道:“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这份“请战书”被媒体披露后,引发了众多点赞和大量转载,激励了许多年轻医生主动请缨战疫。

路生梅和同事商议诊疗方案

医者仁心 护佑百姓悯苍生

1944年1月,路生梅出生于北京后海西沿15号的一座四合院里。她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和同伴在后海划过船,在长安街上为毛主席和外国元首捧过花。小时候,路生梅觉得穿白大褂“神气得很”。

1963年高中毕业,路生梅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第二医学院(今首都医科大学)。上大学时,她的作业拿到过99分,这是老师从教以来给出的最高分数。按惯例,作为市属大学毕业生,路生梅被分配在北京本地工作几乎“板上钉钉”。1968年大学毕业,祖国号召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建设大西北、服务大西南”。路生梅也毅然决然地向学校递上一份“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申请书,独自辗转坐了三天三夜火车、大卡车,才来到榆林佳县。

告别了首都舒适的生活,路生梅每晚就蜷缩在破旧窑洞里冰冷的土炕上睡觉,忍受着虱子无休无止的叮咬。喝的是毛驴从山沟里驮回来的浑浊的黄河水,每人每天也只能分到一瓢生活用水。加上饮食不习惯,路生梅经常吃一顿饭要吐上几次,一个月下来就消瘦了十来斤。

当时的佳县人民医院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只有两排老式窑洞, 4个医生2名护士,几乎没有医疗条件可言。由于山大沟深,道路崎岖,日常出诊就靠步行,两个月下来,鞋底就磨出一个大大的洞。最初几年,医院实行“半医半工”,路生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修梯田、修公路,下午收工后接着到医院值夜班。下乡给病人做检查,也常会被传染上虱子,奇痒难忍。

艰难的生存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考验着路生梅,但是,坚强的她选择了坚守。她说:“面对眼前的困难,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但我从未退缩过。因为这条路是自己选的,打退堂鼓不是我的作风。”

让路生梅决定留下来的,是几次难忘的出诊。一次,她赶了一个多小时夜路,来到患者家。昏暗的煤油灯下,破旧窑洞里的半边炕上没有席子,脸色苍白、披散头发的产妇坐在土袋子上,孩子已经出生,一位妇女却一直死死揪住产妇的头发,说“产妇‘血迷’(失血性休克)了,揪着头发就不会昏死过去”。另一位妇女拿来黑乎乎的家用剪刀,准备给孩子剪脐带。路生梅急忙上前抢下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为孩子断脐、包裹。“老乡们哪里懂得,因不卫生断脐引起新生儿破伤风,在那个年代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那一刻,路生梅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和医疗观念。

当时,佳县一些农村群众生病甚至不去医院、不找医生,而是请“神婆”驱邪。路生梅在出诊时无意中看到:一口破窑洞中,土炕上病人已经神志不清、深度昏迷,“神婆”还在念念有词。这一幕让路生梅震惊。她说服家属让她给病人诊治,用针灸使病人清醒过来。此后,“不能把病人让给封建迷信”成了路生梅在山区行医的最大动力。

1969年,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路生梅下乡出诊。因为积雪,不到10里的崎岖山路上,她摔了四五十跤。叫她出诊的老乡实在不忍心了,对她说:“路医生,别走了,我把孩子抱来吧。”老乡是好心,路生梅知道孩子小,又生着病,怎么经得起折腾?为了赶时间,到村口时,摔怕了的路生梅索性坐在雪上往下滑,结果差点掉到沟里。事后有人问起,路生梅说:“时间就是生命,我越快到,病人获救的希望就越大一些。”

患者是个得了麻疹肺炎的孩子,这是一种典型的呼吸系统传染疾病,是婴幼儿麻疹死亡的罪魁祸首。经过治疗,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了。在问诊时,路生梅无意得知村里竟有十几个类似的孩子。凭着职业敏感,她一下急了,果断将患儿集中在一起,阻断了传染源。一周下来,路生梅就住在老乡家,寸步不离地对孩子们悉心医治、直到痊愈。

临走时,老乡拉住路生梅,塞给她一双千层底的棉布鞋。原来,不知何时,老乡悄悄量了她的脚底尺寸,赶制了这双布鞋。看着大姐熬得通红的双眼,路生梅感动得说不出话。路生梅作出了人生第二次选择。她在入党思想汇报中写道:“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我要扎根佳县,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土地。”

路生梅为群众看病

那个年代,佳县地瘠民贫、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乡亲们小病扛,大病也扛。老乡们看病不容易,医生就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当时的佳县,医院看病不分科。哪里有挑选患者的医生?为了做一个啥病都能看的医生,让从山沟沟里赶来的老乡们能及时看上病,路生梅在儿科专业的基础上,一切从头学起,逐步掌握内、外、妇、儿、中医、针灸等多科知识。可供学习的资料有限,就托人从外地买;没有上级医生,就从书本学、向老医生学;每天晚上煤油灯下看书,12点前没睡过觉,很快,刻苦钻研的路生梅就成了医院的“多面手”。当时的路生梅,不仅是佳县,而且是榆林地区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尤其是在儿科疑难杂症方面,是榆林地区的权威。

在路生梅的主持下,佳县人民医院有了独立的儿科科室

1982年9月,从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回来的路生梅立志要为佳县医院创办小儿科,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北京大医院的医疗条件。东奔西跑、四处筹资,在路生梅的坚持下小儿科终于独立出来,路生梅担任首任儿科主任。路生梅为儿科制定了和北京协和医院一样的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各科室会诊制度。

佳县有史以来终于有了第一个专业儿科。在医院儿科医生的眼中,路生梅是“严厉的”,因为她要求医生必须熟记病人情况,写规范的“大病历”;坚持早、中、午三次查房,还要对年轻大夫们的治疗方案和判断进行总结、点评。为提高医疗和护理技术,她送科里所有护士分批进修学习,资金不足时,她就自掏腰包。

路生梅的努力很快见到成效,小儿科成为佳县医院的骨干科室,各项工作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曾在全市医务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和个人第一名。同行们感叹:佳县是榆林地区最穷的县,佳县医院是全地区医疗条件最落后的县级医院,佳县医院小儿科却是榆林地区最好的。路生梅亲手缔造了佳县最好的儿科,亲眼见证了佳县人民医院从一个近似乡镇卫生院的县级医院发展到现在具有一定医疗水平的二级甲等医院,亲自推动了佳县人民生命健康保障水平的蒸蒸日上。

暮年壮心,最美不过夕阳红

1999年12月,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岗位上退休。她拒绝了北京亲人希望她回京安度晚年的建议,拒绝了国内知名医院高薪聘请的邀请,却从不拒绝佳县群众上门看病。她坚持每周一、三、五在佳县医院和佳县中医院为孩子们义务轮流坐诊。患者之间的众口相传,使路生梅的医术和医德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名气也越来越大。黄河对岸的山西,也有许多病人跑到佳县来找路生梅看病。

位于佳县县城街道黑龙庙拐的两间窑洞,是路生梅的家,也是她的“临时诊所”。除了在医院问诊,带着患儿来家里求诊的家长也是络绎不绝。路生梅忙得几乎饭都顾不上做。有时刚端起饭碗,只要看到病人来了,她总是二话不说就开始给患儿诊治。老邻居、老同事常常看见路生梅家里来往的病人和家属三五成群,出来了,进去了,不断头…… 在佳县,路生梅的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几乎无人不知,经路生梅医疗救治的四代人家庭、五代人家庭比比皆是。退休后的21年间,路生梅累计为群众义诊10万余人次。佳县半个县城的居民都找她看过病。“小路”“路姐”“路姨”“路奶奶”……如今,走在佳县街头,随时都有老乡拦住路生梅嘘寒问暖。路生梅用良心、爱心、医术治病救人,用一生无私付出与佳县百姓建立起了心心相印的深厚情谊。

2018年12月,路生梅终于完成了“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儿女劝她年龄大了多休息,颐养天年。可是路生梅说:“我的老师张金哲教授,99岁高龄依然坚持每周去医院坐诊,我决定向我的老师学习!”几近耄耋之年的路生梅又作出了新的承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退休后的路生梅还经常义务看病

在佳县生活了半个多世纪,路生梅深深地在这里扎下了根。她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2016年5月,路生梅组建了“我爱佳县”老年志愿者团队。在她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连续多年为高考、中考的学子送水、送医疗。路生梅组织团队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儿童、关爱军人、保护环境、科学防疫等志愿服务活动。六一儿童节,看望住院患儿并为其送去玩具、图书等;八一建军节,她会买大蛋糕给远离家乡的驻佳武警战士过生日,送去鞋垫、图书、日用品等,还多次组织志愿者、小学生为武警战士、敬老院的老人们表演节目,帮助他们完成一个个微心愿。她多次自筹资金购买医疗器材(比如腰围、暖宝、拐杖、按摩器)以及生活用品米面油等,去看望王家砭镇、店镇敬老院的五保户,给老人们义务检查身体。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因为高龄,路生梅上一线救治患者的心愿未能实现,但她每天都关注着新冠肺炎疫情动态,通过短信、微信把最新消息推送到朋友圈,并反复叮嘱大家勤洗手、少出门、戴口罩,科学防疫、健康生活……看到环卫工人在大街上作业时,她主动跑到县环卫所,为大家讲授“七步科学洗手法”和疫病防护常识……

退休后的路生梅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关爱弱势群体

赤子丹心,无私无我写忠诚

一定要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好病,是路生梅始终恪守的工作原则。花小钱、治大病,杜绝吃拿卡要,是路生梅在儿科工作时定的规矩。直到现在,佳县儿科大夫都是随叫随到,坚持“花小钱治大病”,少用抗生素,不收病人红包,定时查房。这都是路生梅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长期以来,路生梅坚持少花钱治大病、不花钱能治病的原则,无论是在医院工作还是在家里义诊,路生梅为患者开的药,大多数在县城的任何一家药店都能买到。她也从不代售一粒药,只给病人用便宜的药、管用的药、适量的药。她坚持不滥用抗生素、不滥用激素,造福了佳县一代又一代儿童。“佳县地域苦焦,生了病的人就更可怜了,我们怎么能下得了手,从穷人、病人嘴里‘掏食’呢?”路生梅常常以此提醒自己,也教育身边的医护人员。

把方便留给患者,宁可医生跑路,不让患者跑路。路生梅给佳县儿科留下的不只是管理和技术,更多的是切身为病人着想的情怀,是医德传承。当时的佳县,乡村医疗条件很差,很多山里的患者又走不出来。为了提高当地群众的健康水平,路生梅说:“不能守着医院等病人,而要走进农户找病人。”她和科室的医护人员们一头扎进佳县乡村,普及医疗常识、下乡培训医生、入村入户义诊、主动上门送医送药……足迹踏遍了佳县的沟沟峁峁。

为了方便患者就诊,随叫随到,让病人随时能找到自己,路生梅的手机号码20多年没换过。这个号码,是佳县老百姓的免费“急诊热线”。她用的是一部老年机,一直随身携带。多年来,无论白天黑夜,手机从不关机,音量调到最大,她怕的是病人有需要时联系不上自己。50多年来,除了外出培训、回京探亲,她几乎没离开过佳县。路生梅说,“我就是一只拴着线的风筝,无论走到哪儿,只要病人一拉线,我就会回到他们身边。这一点,我别无选择!”

佳县城关镇农民魏来表,常年患有头疼的毛病,经常找路生梅看病。一来二去彼此都成了熟人,路生梅成了他的“家庭医生”。

1987年,魏来表被确诊脑瘤。一天,路生梅正在医院坐诊,魏来表的儿女突然来找她,说魏来表快不行了,希望路生梅能过去一趟。弥留之际,魏来表拉着路生梅的手,断断续续地说:“路大夫,我快不行了,以后娃娃们有个头疼脑热还要靠你照应。”“魏大哥你放心,我不光照应你的儿子,将来还要照应你的孙子!”得到路生梅的承诺,魏来表放心地闭上了眼睛。此后,路生梅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诺言。几十年来,魏家的几代人谁有个发烧咳嗽,都会习惯性地去找路生梅。魏来表的孙女魏娟娟说:“老姨(路生梅)时常会问我们家里的长长短短,我觉得我们已经像亲人一样了!”

“在我工作这么多年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哪方面的病人,我觉得我都做到了问心无愧。”路生梅说,“有愧的就是对自己的亲人们。”

1971年,路生梅的父亲因病在北京去世。路生梅工作忙、回不去,无法见父亲最后一面。她心里很难受,趴在黄河边上大哭了一场,朝着北京方向给父亲烧了几张纸。

有一首小诗,路生梅特别喜欢、经常朗诵:爸爸,我好想早点回来看看您/可女儿抽不开时间/妈妈,我真的好想陪伴在您的身边/可女儿真的腾不出空儿/于是,留下这终生的遗憾/永远,永远……/我可以把自己分成九十九段/但没有一段能回到亲人们的身边……

路生梅为儿童耐心诊疗

路生梅一生清贫。佳县黑龙庙拐她家的两间窑洞,一孔正窑既是住所又是诊所,一孔侧窑兼厨房、饭厅、子女临时住处和卫生间等多种功能。家中一套组合衣柜是30多年前手工打制的,炕头那方她学习和开药单用的小桌子,则是前些年邻居搬家时扔掉后她捡回来的。

路生梅有两条规矩。一是除了工资,其他钱都不能收。退休后,有知名大医院开出年薪20万元的聘金请她去坐诊,路生梅又拒绝了。路生梅坚持义诊20多年,病人到家里来看病,她不收一分钱挂号费。有的患者多次找路生梅看病,心里过意不去,就想硬塞钱给她,但她总是回答:“我不缺钱,国家给我发退休金了!除了这些,其他都不是我的,都不作数。”二是每笔奖金,都要拿去做公益。在佳县,下到几岁顽童,上到古稀老人,都被路生梅的爱心温暖过。2016年,路生梅把 “榆林好人楷模”所得的10万元奖励全部用于购买健身器材、老年人用品和学习用品,捐赠给敬老院的老人和学校的孩子们。之后,每次获得一笔奖金,路生梅都通过做公益的方式捐赠出去。给环卫工人送电暖宝、护手霜、洗手液,给武警战士送生日蛋糕,给贫困家庭送去慰问金……连推不掉的讲课费,她都一笔笔记下来,随时拿出来做公益。

她常教育子女说:“病人对医生的认可,不是通过送钱来体现的。金钱、名利都不是我的追求目标,你们需要钱就自己去奋斗!”

路生梅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医疗事业,把一颗赤诚的心交给了党和人民。她普通而平凡,但她半个多世纪的坚守造福了贫困地区的患者,提高了佳县人民的生命健康水平。

她对党忠诚、坚守初心、坚韧执着、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用自己的朴实纯粹和毕生所学践行了新时代基层医疗工作者的医路初心,护佑了一方百姓健康。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路生梅全心全意为佳县人民服务了一辈子,从韶华到白头,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洒在了荒凉偏远的黄土高原。她说:“生如火花,人的一生有多少能量就释放多少能量。我继续发挥能量,做群众身边的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

文字:崔亚利

原标题:《巾帼荣耀 | 全国三八红旗手路生梅:杏林耀“四心 ” 梅香溢三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