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草原母亲都贵玛:28个孩子28次离别,过往每刻都幸福

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发自内蒙古四子王旗
2021-03-11 17:2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及“三千孤儿入内蒙”等故事。19岁都贵玛和28个“上海孤儿”的故事再度走进人们视野。澎湃新闻记者:王佳珺 实习生:武菲菲 王鉴鑫 编辑:唐燕丽 素材来源:澎湃新闻(06:32)
进入呼和浩特后,沿209国道一直向北,约100公里之外,坐落着一座只有21万人口的小城。

谈及城中的事,小城的人总会说起两件,其一,因地缘辽阔,这里成为神舟系列火箭降落点;另一件则是这里住着一位“草原母亲”、“人民楷模”,名字叫都贵玛。

小城便是四子王旗,长久以来经济条件并不富足,但却在1959-1961年躲过了全国粮灾,在“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事件中,四子王旗接收了28名上海孤儿,由草原母亲都贵玛抚育。缺医少药的年代,在19岁的都贵玛精心照料下,28个孩子无一人夭折,创造一个奇迹。

初见都贵玛,一如大多数公开报道里的形象,戴着亮眼的黄色头巾,身穿蓝色蒙古族长袍,束有腰带,这是她认为最正式的着装。人们能从79岁的都贵玛身上看到大多数牧民的模样,大半辈子的风吹日晒,脊背略有弯曲,僵硬的手指需要不停揉搓。

“我是个受过苦的人,但站在现在回望人生,仿佛过往的每一刻都是幸福的。”只会蒙语的都贵玛说起那段历史,眼神坚定,常露笑意。

今年春节,都贵玛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牧区过年,方圆或远或近的牧民都过来看望,破败的土屋前后站满了人。“身体好啊”“今年雪厚不好挣钱啊?”,彼此之间问候着,牵连着,那一刻,都贵玛觉得这一生值得。

都贵玛   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王佳珺 拍摄

19岁,成为28个孩子的母亲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中国正遭遇为期三年的自然灾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物资匮乏、食物奇缺,育婴堂的米粮眼看就要见底,被政府收养的几千名孩子面临饥饿。

在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安排下,3000名孤儿从遥远的南方来到内蒙古草原。其中28个孩子被分配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那个年代,四子王旗的牧区少有文化人,因都贵玛“上过学,识得几个字”,被选中成为28个上海孤儿的保育员。

顾虑是有的,牧场的羊群怎么办,年迈的姨妈谁来照料,尚未结婚的自己是否有能力抚育这些孩子......双亲早逝,从小与羊群为伴,都贵玛知道失去母羊的羔羊有多可怜,看着眼前嗷嗷待哺的孩子,都贵玛决定,无论如何,先接下这个担子。

19岁时的都贵玛(翻拍)  

“那些孩子太小了,白天哭,晚上也哭,刚开始我也着急,相处久以后就适应了。”都贵玛回忆说,在蒙古包里,她把孩子们的床摆成圆形,自己睡在中间,年龄小的就挨着自己近一些。有时候旁边的孩子哭了,都贵玛又累得起不来,就伸出手轻轻拍拍。

语言成了都贵玛与孩子之间最大的障碍,都贵玛不懂汉语,记不住孩子们的名字,她便为28个孩子缝制了颜色、样式不一的蒙袍用来辨认;孩子听不懂蒙语,要吃饭时都贵玛便把碗拿出来,要睡觉时就把枕头放在孩子耳边,时间一长,彼此之间也就慢慢习惯了。

孩子们也有乖巧的时候,那时周遭的一切都安静下来,都贵玛就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才能长大成人,将来会是什么模样,会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就这样,19岁的都贵玛成为28个孩子的额吉(汉语为“母亲”的意思)。

28个孩子,28次离别

28个孩子中,呼和让都贵玛印象颇深。刚来到保育院的时候,呼和只有1岁多,还不会走路,瘦得像只小羊羔。正是学说话的年龄,没过多久,当呼和叫出第一声“额吉”时,都贵玛的脸一下红了,她抱起呼和,呼和的小脑袋使劲儿往她的怀里钻,两只小手也在她胸前乱抓,都贵玛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了。

1961年春夏之际,当地没有子女的牧民家庭,开始陆续收养这些孤儿。每个家庭来领养孤儿时,都贵玛都要逐个介绍孤儿的身体情况、个性习惯,交待抚养方法、注意事项。

每送出一个孩子,都贵玛都会让领养家庭为孩子准备新衣服,孩子沐浴后穿上新衣走向新的家庭,意味着迈向新的生活。

这时的呼和快3岁了,领养他的家庭确定了下来。一天中午,呼和刚从午睡中醒来,冲着都贵玛叫额吉,她抱起呼和使劲儿亲了亲,对呼和介绍前来的斯仁敖登夫妇:“这是你新额吉和阿爸,跟他们回家去吧!”

都贵玛叮嘱斯仁敖登夫妇:“呼和肠胃不太好,喂牛奶的时候要兑三分之二的水,呼和爱吃肉,可是不能给他吃太多......”之后便跑到保育院后边的山坡上,偷偷抹眼泪。一整个下午,都贵玛不敢回到保育院去。

黄昏时分,躲在山坡上的都贵玛,看着斯仁敖登夫妻俩赶着勒勒车出了保育院的大门,呼和坐在车上,顺着蜿蜒的小路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夕阳下的草原深处。

28个孩子,这样的离别,都贵玛经历了28次。白天,有闲暇时,都贵玛常会骑马到附近的收养家庭,看看孩子过得怎么样。她与孩子们的羁绊是深的,直到现在,都贵玛提到呼和,都会称他为“我的呼和”。

都贵玛  四子王旗委宣传部布赫 摄

亏欠28个孩子,“没能记住他们的汉族名字”

孙保卫再次见到都贵玛是2006年。彼时,逢乌兰夫诞辰100周年,内蒙古“三千孤儿”中有许多受邀参加纪念活动。从其他孤儿那里,孙保卫知道了当初曾抚育过他的都贵玛,便连同几位上海孤儿商定一同去看望。

这是一次时隔45年的见面。远远的,孙保卫就看到草原上的一处土坯房,都贵玛站在门前,手中捧着哈达。这次见面一直持续到夜晚11点,草原的星空下,按照当地习俗,他们放了一场绚丽的烟花。

从那之后,孙保卫便一直和都贵玛保持联系,前些年都贵玛从牧区搬到四子王旗里,他去探望的频率就更多了。

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街景 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王佳珺拍摄

与孙保卫一样,近些年来,其他孩子也陆续与都贵玛取得联系。他们之间建立了微信群,都贵玛像一条情感的纽带,将他们连结在一起。遗憾的是,当年的28名上海孤儿,其中已有三位离世,呼和也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对于28名上海孤儿,都贵玛觉得是有亏欠的:“我没能记住孩子们汉族的名字,前些年有孩子去上海寻亲,都没找到家人,要是当时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寻亲的希望也许更大一些。”都贵玛语气微缓,手指搓磨着掌心。

十几年前,孙保卫曾来到上海,在原“上海市儿童福利院”门口,他驻足很久,养他的地方是内蒙古大草原,但生他的地方在哪,他想弄个明白。只是那次,他迟迟没有进入福利院,在养父母家,提寻亲是禁忌,他只能将念头一点点压下去。

曾经的上海孤儿如今都是过了60岁的年纪,再去寻亲有意义吗?身边总有人对28个孤儿之一的宝德这么说,但宝德还是想去上海看看,“也不一定要寻亲,去踩踩生我的那片土地也成”。

宝德,当年的28个孩子之一。  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王佳珺拍摄

回到都贵玛家中,有一间陈列室,放着不少物件,照片最多,定格了她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有19岁时的都贵玛,那一年她与“三千孤儿”结缘;有与习近平总书记合影的都贵玛,那一年她获得“人民楷模”国家勋章......于她而言,这是她一生的注脚。

白云苍狗,50载岁月洗礼,当年距四子王旗中心区约200公里的脑木更苏木保育院,早已没入无边的杜尔伯特草原,寻不到丝毫遗存。好在草原母亲倾心养育、“上海孤儿”北地重生的故事依然在全国流传,宛如马头琴奏出的蒙古长调,悠扬,绵长。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