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田沁鑫荣膺“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守正创新,笃行致远
“新时代的征程东风浩荡,文艺自当立时代之潮头,化身催征的战鼓和奋进的号角,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继续守正创新,笃行致远,将建设文化强国的‘大写意’绘制成更多精谨细腻的‘工笔画’。”田沁鑫获颁2020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后,感言道。
全国政协委员田沁鑫在今年两会上留影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当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政协礼堂,为20位杰出的委员们颁出“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这是自政协成立以来,第一次颁授该奖项。
20名获奖委员中,有4名女性。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是唯一一位文艺界人士。写给她的颁奖词,短短百余字。提炼了她积极建言文化繁荣发展,推动文艺创作不负新时代、勇攀新高峰的担当和勤勉。
当天会议结束后,澎湃新闻记者拨通了委员驻地酒店的电话。田院长的声音不掩疲惫,却健朗平稳,“今天是妇女节,能得到全国政协授予的这份殊荣,似一份庄严的礼物,在感到幸福的同时,也有压力。我是文艺界别的委员,自当努力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只有潜心创作,守正创新,才能够笃行致远,对得起优秀履职委员的称号。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将以建设文化强国为己任,带领中国国家话剧院用戏剧艺术感染人、用优质创作激励人,自信昂扬地讲好中国故事。”
身心都要进新时代,文艺才会有高峰
2018年,田沁鑫履职政协委员的第一份提案,是加大重视广大群众美育教育工作;2019年,田沁鑫与其他委员联合提案,关注陕西地方戏曲保护;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两会改在五月下旬召开。田沁鑫的第三份提案为建造中国的“影像艺术博物馆”; 2021年,已是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的田沁鑫委员递交的第四份提案是,关于在北京前门东区以“双演”融合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建议。随着逐年提案的经验累积,田委员参政议政的关注点更加具体,具备实操性。
《典籍里的中国》海报
热议的不独于此,还有她所领导的国家话剧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尚书》大年初一首播即成“现象”,随即破圈成为网络爆款:戏里,古今两代读书人撒贝宁和倪大红饰演的伏生执手相望;屏幕前,不少观众洒泪纷纷,连呼震撼。第二集《天工开物》在两会期间推出,“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时空,在沉甸甸的稻花香里把手握在一起,令人思接千载,无不动容。这档节目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堪为前两季《故事里的中国》2.0“升级版”。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日前在署名文章《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中谈及这档节目的初心和使命,“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永远给中华儿女以精神滋养、提醒我们不断进行精神反刍的范本。”田沁鑫深以为然。在她看来盛世修典,正是从“典”的繁荣,看到“世”的昌盛。“《典籍里的中国》是面向过去的传承,是面向未来的开启,是将戏剧的传统美学融入电视创作的积极探索。”通过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深度合作,令更多的观众认识到戏剧的魅力。而用戏剧的形式接续中华文脉,呈现中国精神,正是她作为这档节目的艺术总监,以及国家话剧院院长一贯念兹在兹的坚守。
初心可鉴。自从1999年排出成名作《生死场》,20年来,田沁鑫始终坚持文化品格,热忱家国情怀,坚守人文关怀,尽心讲好中国故事,是戏剧界靠正剧演出一票难求的导演,“《生死场》根据萧红同名小说改编,是我进入国家级剧院排得第一部戏。当年6月份首演,剧场对面是一派繁华的东华门夜市,那时人们似乎都在追求金钱,而西方文艺思潮更是如火如荼。开口闭口不谈个外国人名,不说点外国思潮,就跟不是搞艺术的似的。”田沁鑫当时执意在剧场门口的水牌上加上一行字:向中国现代文学致敬。“可能就是一股子倔强吧,深爱咱自个儿的文化传统,有这个文化自信。这么多年来,我做的都是中国戏。从我血液神经肌肉流淌出来的,都是中国人的生命意识。”
剧本围读会上的田沁鑫
回到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四年来的履职建言和取得的艺术成就,田沁鑫告诉澎湃新闻,正是得益于自己20多年来在戏剧创作上的孜孜以求,2018年,她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在政协的大家庭中,真切感受到了参政议政的神圣职责和融洽、浓厚的学习氛围。令田沁鑫难忘的是,刚当上委员后的第二年,“2019年3月4日,我很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那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驻地,看望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联组会上,我代表文艺界,第一个向总书记做汇报发言。我说,新时代中国取得的成就令人震撼,如果我们只是身体进入到新时代,头脑仍然还停留在过去,创作就无法做到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为我们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
身心都要进新时代,文艺才会有高峰。田沁鑫说,这两句话时刻在鞭策自己。“还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到的‘四个坚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当时,我就坐在总书记对面,认真做笔记,深刻地记住了这‘四个坚持’。”坐言起行,从此,田沁鑫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她先后三次担任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总导演。2021年,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面临许多困难,演员数量一减再减,乐队编制一压再压,在这种情况下,她带领主创团队,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努力以艺术之美,凝聚团结伟力,诠释人民对党的忠诚与热爱,做到了气势不减、质量不降,把“精简版”打造成了“精彩版”。
重大时代命题当口不缺席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大年初二,田沁鑫带领剧院创作部、宣传部、影视部的同事们,协力投入到“抗击疫情,国家话剧院在行动”的线上拍摄和剪辑工作中。随后,她执导献给抗疫勇士的诗朗诵《生命的交响》在线上热播。疫情期间节目的录制,得到了剧院诸多艺术家、明星们的响应,佟大为、袁泉、陈数、段奕宏、刘烨、倪大红、陶虹等34位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声助力的视频,陆续在爱奇艺、优酷、抖音等平台上线。忙活了整个春节长假,田沁鑫又投入到《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的创作中。她对记者说,自己三年没休过年假。还透露说,如果不是接到年初的工作安排,自己一定要去武汉做志愿者。
近年来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抗击疫情,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几乎在所有的重大时代命题的当口,她都不曾缺席,每每作为节目、剧作主创,奉献出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来。
2019年,田沁鑫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晚会,戏剧情景表演部分的导演,情景剧《共和国之恋》中科学家郭永怀的故事让她感动不已——在“两弹一星”的元勋里,郭永怀是唯一的烈士。“我当时想郭永怀先生,在明知飞机即将坠落的紧急关口,没有被对生命眷恋而带来的恐惧意识所支配,而是想到了图纸和重要数据。就在生死一瞬间,有了和警卫员抱在一起,靠身体护住公文包这样壮烈决绝的举动。”田沁鑫说。
2020年金秋时节,由田沁鑫编剧、执导的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先后在广西南宁、北京、上海上演。作品再现了牺牲在扶贫第一线的广西百色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感人事迹,并借此向290多万奋战在“扶贫路上”的驻村干部、青年党员和第一书记们,以及牺牲在扶贫岗位上的770余位一线干部致敬。田沁鑫回忆说,就在黄文秀罹难第十天,她和团队便冒着前方塌方的危险,来到百坭村村支部,“扶贫,扶的是一户户的人家,扶的是一个个的人。我们文艺工作者要用优质的文艺创作,助力脱贫攻坚战,颂扬这一场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
积极筹备“红色演出季”
2020年12月8日,田沁鑫被正式任命为国家话剧院院长。“过去我是艺术家,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逍遥自在任我行,现在作为‘戏剧国家队’的一院之长,要着手行政工作,确实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此次接受采访,她告诉澎湃新闻,自己要把国家话剧院办成艺术家的乐园,“我肯定是要为艺术家服务的。我思考最多的是就是要把明星艺术家们汇聚过来,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他们/她们在话剧舞台上的风采,多出好戏,多出人才。”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话剧院正在积极筹备“红色演出季”。“我们大概会有七个剧目。第一个是反映公安题材的《英雄时代》,这也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第一个连同文艺电影的创作,会有李光洁、辛柏青、倪大红、刘佩琦、韩童生等明星加入;《红色的起点》是同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话剧团合作,根据叶永烈同名著作改编的剧本;第三个戏是根据同名小说《最后的电波》改编的话剧,剧院还会推出一部小剧场话剧《寻找作家的战士》。另外,承接原总政话剧团的代表作《兵者,国之大事》也会重新加工整理,8月1号当天再度搬上舞台。此外,两部复排的主旋律作品,‘反映支部建在连上’ 的 《三湾,那一夜》,反映英模人物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谷文昌》也都将复排上演,一同构成‘红色演出季’。”
《故事里的中国》拍摄现场 与陶虹
《故事里的中国》拍摄现场 与关晓彤
《故事里的中国》拍摄现场 与左兴导演(佩戴口罩中)
2019年田沁鑫获邀成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季播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戏剧总导演。节目第一季,每期以一个新中国经典文艺作品为主题,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艺术形式,坚持“一戏一格”二度创作,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观众重现经典。“《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的侧重点,在于致敬新中国的英模人物,比如‘草原额吉’都贵玛、‘医之大者,为国为民’钟南山、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90后援鄂医疗队等系列英模……围绕这些时代楷模,是没有现成的剧本故事可依的,创作团队需要把相关资料和事迹编成戏,虽然每期节目的戏剧环节只有半个小时,但每个都是一场大戏。”田沁鑫说正是参与这档由国家话剧院和央视联合打造的节目,自己得以认真思考话剧演出的影像化制作和线上传播新课题,“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不可抗拒,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用舞台化的方式,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制作电视节目,相互借重才能打造出当下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来。”
2021年大年初一,继《故事里的中国》之后,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作为又一档重磅大型文化节目推出。首期节目《尚书》中通过一个固定的戏剧舞台、一条书籍传承的主线、一个伏生舍命护书的形象,实现了上下4000年的对话。而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前沿舞台科技的介入,更打造出了穿越历史时空视听场域,让年轻观众“知来处,明去处”,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作为节目艺术总监,田沁鑫告诉澎湃新闻,《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尚书》首播,中国国家话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倪大红老师饰演伏生,节目的样式古今时空对话,迅速从电视破圈火爆网络,“这是中国文化回潮的信号。”
据剧组同事们介绍,大家都叫田沁鑫为“熬”拜,是个“拼命三娘”,从剧本构思到现场排练,再到合成彩排后期制作,全流程一把抓,事无巨细都要操心,却从没在她嘴里说出过“困难”二字。田沁鑫则介绍说,与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一起组建的创作团队,完成了《故事里的中国》头两季艰苦卓绝的创作,彼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感情,“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央视创造传媒总经理过彤是两位才俊型的领导,温文尔雅又执行力极强。两档节目的导演左兴、卢小波战斗力强,从剧本把关到盯现场,几乎不眠不休;编剧张昆鹏扎实创作,全程陪跑,随时调整。有了这样的齐心协力的团队,才创造出人民喜闻乐见的节目。今年我们除了继续制作《典籍里的中国》,还会推出《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