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顾建文委员:推动“互联网+疫苗”服务,探索“电子免疫通行证”

2021-03-08 23: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付振强 人民政协报

截至2月底,中国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达5200多万剂次。随着新冠疫苗广泛接种,这一方式渐成非药物防疫、全民风险筛查和人员流动管理的重要补充乃至替代手段。全国政协委员、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主任顾建文认为,全民接种新冠疫苗至关重要,疫苗接种全流程的管理更加必要。他建议,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新冠疫苗接种全流程管理,助力构建全民免疫屏障。

避免疫苗接种数据的浪费

传染病的消灭,最终还是得靠疫苗。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一般认为,疫苗大概要做到60%甚至70%的接种率,才能建立对全民的保护。顾建文认为,我国有14亿人口,按此比例至少需要8亿至10亿人接种新冠疫苗。“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加强疫苗供应保障,确保疫苗质量安全;另一方面要尽快实现新冠疫苗灵活调配、有效触达和科学有序的‘应接尽接’。”

顾建文的忧虑来自于实地调查研究。他表示,当前对新冠疫苗的宣传科普仍存在欠缺。如疫苗的阻断原理、安全性、防控效果、接种要求、接种后健康监测以及严重不良反应、异常反应的应急处理等的宣传还比较薄弱,难以有效触达民众。“各地疫苗接种数据及效果的信息发布不透明、科普不及时,导致群众不敢打、不愿打等问题,针对老年人也没有合适的、有效的沟通以及服务平台。”

△顾建文

对于已经接种的人群而言,接种数据的部分浪费亦为事实。顾建文指出,各地通行的健康码为主要以流调、通行等数据为基础作出风险等级判断。目前疫苗接种记录尚未与“健康码”的生成机制打通,接种疫苗情况尚未成为风险等级判断的依据,接种疫苗对人员有序流动、差旅规则调整并无促进作用。同时,我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与各地疫苗调拨、接种数据的归集难以打通,且存在时间差异和统计口径差异,精准度和实效性差、效率低,不利于资源的整合高效利用。

“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力量,构建新冠疫苗大数据支持和综合研判的顶层设计。”顾建文说。

△网络配图

疫苗需数字化“全程管”

“疫苗接种应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稳定全国一盘棋。” 顾建文建议,要充分利用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和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形成数据链,让疫苗规划、流通、接种、抗体测试、有效免疫力追踪监测全链条数字留痕,助力新冠疫苗全民有序接种,实现疫苗数字化“全程管”。

实现疫苗接种的全流程监管,难吗?顾建文给出了具体建议。他认为,要大力推动“互联网+疫苗”服务,打造集疫苗科普、接种、有效免疫力管理的国家大数据平台。“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接种管理、统一接种人ID、统一接种后健康随访及不良反应报送的数据标准,做到每一支疫苗的全流程追溯及追溯信息公众可查询。”

打破“烟囱”壁垒,实行“一码全通”。顾建文建议,要探索“电子免疫通行证”的国际化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统筹组织第三方认证和动态管理受种者的个体免疫防护效果,并将有关数据融入健康码。同时,研究建设老人及智障人士的非电子通行证系统,精准化防控,助力人员流动有序开放和社会生产生活的进一步恢复。

建立全国统一的疫苗接种服务与监测管理体系

“不只是新冠疫苗,总体来说,目前缺乏全国统一的疫苗接种服务与监测管理体系。” 顾建文补充道,我国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约15种,每年接种约4亿剂次,建议借助此次新冠疫苗全民接种契机,建立全国统一的疫苗接种服务与监测管理体系,减轻预防接种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发生差错的风险,提升工作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记者:付振强

原标题:《顾建文委员:推动“互联网+疫苗”服务,探索“电子免疫通行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