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科研领域“计划经济”制约了创新积极性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2021-03-08 19:22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从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提交了题为《打破科研领域的计划经济体制思路正当时》的大会发言。

周汉民指出,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但科研领域仍存在“国家组织专家论证规划+科研单位和企业竞标”这种“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厚的体制,制约了创新的积极性,尤其是过去的一年,更暴露出一些“卡脖子”问题。

要解决这些“命门”, 周汉民认为,就要靠科技创新,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体制,让自主创新落地生根。

当下的“计划经济”色彩体现在何处?周汉民具体指出,一是科研规划“不贴肉”。科研规划往往以“跟热点”为主,只知这些所谓的国际前沿和热点,而并不知其形成的土壤,很容易“照虎画猫”,最终变成“空中楼阁”。即使能在别人确定的方向上产生成果,但常会因为没有合适的土壤而难以生根发芽。

二是科研项目“不匹配”。政府设立的各类科研项目一般由专家讨论决定,对于企业的需求和痛点不熟悉、不清楚、不了解,一方面,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课题成果很难与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建立起联系,加上科研工作的评价标准仍以论文发表为主,产学研脱节严重,无法解决实践中亟待攻克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申报科研项目时,出发点更多是寻求由政府部门“认证”的名声和资金支持,把扶持资金直接转化为企业利润,并非去加大研发力度,攻克技术难题。

周汉民指出,反观发达国家,科研课题的源头一般是工业界的某个具体问题。短期的问题是“工程问题”,由工业界解决;中期的问题是“技术问题”,由工业界和学术界共同解决;在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基础理论的瓶颈,即“科学问题”,由工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共同解决。

“科学探索和技术突破会结出很多‘种子’,这些‘种子’落到‘工业’土壤上又长出新树苗,不同‘树种’之间的杂交再产生新物种,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形成完整的生态。

周汉民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将国家的期望、企业的痛点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探索建立“市场化”科研体制。为此,他建议:

第一,在立项环节,更多倾听企业心声。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汇同各行业协会、代表性企业梳理未来5至10年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科学问题,结合国际发展趋势,确定重点科研项目的主题。可面向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公开招标。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信息和项目对接,真正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第二,在评价环节,将企业纳入评价主体。为贴近产业实际,可建立由专家和企业界代表共同参与的科研成果多维度评价体系。重点考量“解决了工业界的什么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取得了什么样的技术突破,形成了什么样的科学成果。成果的评定应由企业代表参与,价值评估应以无形资产与有形产值相结合来多维度评价。

第三,在转化环节,促进市场化科研成果转化。组建科研成果交易平台,供企业购买相关技术或服务,所得收入以一定比例归科研机构或者研发人员所有,并通过减税等方式加强激励。

周汉民最后强调,放宽人才跨平台、跨产业、跨编制流动,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允许人才发挥各自优势,组成不同项目、领域、产业的创新小组开展研发。“以国家搭桥、政策导向、地方政府扶持的方式,鼓励人才创新,既能倒逼企业重视人才,又能避免人才在单一体制下因循守旧、闭门造车,使科技人才动起来、活起来、富起来。”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