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山东检察革新:持续更新检察理念,推动山东检察高质量发展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林平 实习生 田玉
2021-03-08 06:14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新时代检察改革在创新中稳步前行。过去一年里,“理念创新”成为检察业务革新的高频词,一系列法律监督新理念成为深化检察改革、提升办案品质的关键词、索引词。

“十四五”时期,检察事业如何通过确立新的司法理念,把法律监督融入具体个案办理过程,同步提升司法公正与监督质效?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多位检察系统负责同志,以此观察检察业务革新的历程和经验。本期专访嘉宾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勇

谈“四大检察”

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前列,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小案”

澎湃新闻:我们关注到,过去一年里,山东检察工作多项业务数据排名全国检察机关前列。在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发展上,山东检察机关如何作为?

陈勇: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山东检察机关持续更新检察理念,把监督办案作为第一要务,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持续做优刑事检察。履行刑事诉讼主导责任,深化侦查活动和审判活动监督,督促侦查机关立案1731件、撤案1668件,追捕追诉4556人,同比上升91.7%、47.9%、11.2%;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不捕不诉8303人;提出刑事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800件,同比上升27.8%;受理监委移送职务犯罪922人、起诉755人,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40人;对11所监狱开展两轮交叉巡回检察,督促整改问题293个,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2236人。

持续做强民事检察。优先选择群众反映强烈,具有纠偏、创新、进步、引领价值的案件开展精准监督,提出抗诉意见和再审检察建议1068件、审判活动监督意见2288件、执行活动监督意见1583件,同比分别上升44.5%、62.3%、46.6%;抗诉和建议再审“假官司”“假调解”等虚假诉讼案件547件,同比上升67.8%。

持续做实行政检察。充分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的职能价值,开展卫生防疫、市场监管等领域专项监督,提出抗诉意见和再审检察建议62件、审判活动监督意见801件、执行活动监督意见2937件,同比分别上升313.3%、71.1%、125.7%。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活动,会同行政机关化解430件,同比上升1769.6%,实现案结事了政和。

持续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部署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等专项监督,诉前办理3889件,提起诉讼337件,同比分别上升38.6%和35.3%。深入调研群众对公益保护的新需求,办理教育、就业、交通等新领域公益诉讼案件993件,同比上升196.4%。

澎湃新闻:去年10月,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会议指出,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是办理涉案人的人生,都是“天大的案件”。在办好群众身边“小案”上,山东检察机关如何用力?

陈勇:人民之所望,检察之所向。山东检察机关始终扎实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不断解决群众面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一是解决农民工“讨薪难”的“愁事儿”。全省办理拒不支付农民工劳动报酬案件47件、支持起诉1860件、帮助追索欠薪1661万元。比如,安某某等44名农民工被拖欠薪酬58万元,历经7年讨要没有解决。山东滨州检察机关受理申诉后,依法支持起诉,给疫情期间生活困难的农民工送去“及时雨”。

二是解决窨井伤人时有发生的“烦事儿”。督促落实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与住建、发改等14家单位合力开展窨井管理问题大摸排大整治,发现解决各类安全隐患7万处,安装防坠网、“智慧井盖”40余万个,确保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三是解决群众关心的上访申诉的“难事儿”。将心比心落实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实施办信接访一把手工程,受理群众来信2.1万件,全部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重复信访率下降7个百分点。对久诉不息、久访不止的信访“老大难”问题,开展专项攻坚,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全面推行公开听证制度,共办理2961件。

四是解决社会关注的未成年人保护的“心事儿”。山东检察机关三级院共有2041人担任各级中小学、职业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其中检察长170人;建成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取证救助办案区62个,为2034名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508人、起诉2830人;联合关工委、教育等部门开展宣讲、帮教等活动1911场次,覆盖未成年人197.7万人,为孩子成长成才遮风挡雨。

【谈“认罪认罚”】

强化全过程监督,打造量刑建议说理文书样本

澎湃新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施行以来,在具体实践上,山东检察机关有何经验?

陈勇:近年来,山东检察机关主动破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运行难题,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从“落地生根”到“全面深入发展”,总体适用率、量刑建议采纳率、认罪服判率等业务数据走在全国检察机关前列。主要的做法和成效有:一是实施“一把手”工程,省检察院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市、县两级院检察长亲自抓、主动干,全面推动认罪认罚案件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

二是坚持案件规模和质效齐抓共进,定期分析研判认罪认罚案件质量情况,确保认罪认罚案件法定诉讼程序一个不能少,法定证据标准一个不能降,确保从快不降标准、从简不减权利、从宽不纵犯罪,强化认罪认罚案件办理全过程的监督制约,做到精简流程不减监督。

三是积极推动与省法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健全完善诉侦、诉审、诉辩协作配合机制,先后出台《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刑事案件的实施细则》《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适用刑拘直诉机制办理认罪认罚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全面构建起保障制度顺畅运行的四梁八柱。

四是坚持把推进量刑建议精准化、提升控辩协商质量作为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重点。聚焦精准量刑建议难点,研究制定《关于完善认罪认罚案件法律文书量刑建议说理机制的指导意见》,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量刑建议说理文书样本和标准体系,实现量刑建议“量得准、说得清、看得懂”的新突破,全面提升了量刑建议的质效。以破解值班律师保障难题为导向,积极推动在17个市级院、156个县级院全部建成认罪认罚案件法律援助工作站,选任值班律师2000多名,在全国率先实现值班律师保障水平跨越升级。积极承担最高检认罪认罚案件控辩协商同录试点任务,指导济南、青岛、东营、威海、德州等5个试点地市不断完善控辩协商机制,持续深化检律互动,发挥量刑协商的程序性价值,努力打造控辩协商同录试点山东样本。

谈“司法救助”

首次实现全省三级院办理司法救助案件“零空白”,救助规模显著扩大

澎湃新闻:近年来,检察机关司法救助步履不停,亮点频出,山东检察机关如何探索实践这一制度?

陈勇:2020年,我们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创新远程视频核查、电子银行转账等“非接触”案件办理方式,全省办结司法救助案件3964件,发放救助金3500万元,同比分别上升105.7%和78%,办结案件数居全国检察机关第一位,并首次实现全省三级院办理司法救助案件“零空白”。

与此同时,司法救助工作作为检察机关助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结合点,在帮助生活困难当事人摆脱窘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以“一个也不能少”的脱贫攻坚精神狠抓司法救助,救助理念、救助机制持续优化,救助人数、救助金额连年增加,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检察力量。

2020年,山东省市两级院全部与当地扶贫部门建立日常联系和信息通报机制,向411名扶贫对象发放救助金367万元。去年12月11日,我在山东菏泽召开司法救助公开听证会,救助一户因案致贫的贫困家庭15万元,同时我们又主动延伸救助职能,与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实现了司法救助与社会帮扶、精准扶贫有效衔接,切实帮助申请人家庭解决了医疗、居住、教育等方面的现实困难。

澎湃新闻: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后,司法救助工作有何新的考虑和打算?

陈勇:我们将在山东检察机关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不断巩固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工作理念、机制、成效。

一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进一步深化拓展救助对象范围,对进入检察办案环节的五类农村地区贫困和生活困难当事人加大司法救助工作力度,这包括因案致贫返贫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精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对象当事人和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涉法涉诉信访人。

二是主动与乡村振兴部门沟通,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工作联动、效果互促,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同步开展监测和帮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群体开展分类帮扶,持续精准施策,确保检察环节“应救尽救”“应救即救”。

三是在检察办案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司法救助责任,全省各级院将进一步形成全院“一盘棋”的司法救助工作格局,上下级检察机关进一步健全联合救助工作机制,常态化推进消灭司法救助空白点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多元化救助延伸协同衔接机制,积极将司法救助融入社会救助格局,主动加强与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主动加强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工作联系,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对退役军人司法救助案件优先办理。

【谈“法律监督”】

破解检察权制约监督难点,将“案-件比”纳入业绩考评

澎湃新闻: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围绕检察权制约监督,山东检察机关如何作为?

陈勇:2020年,山东检察机关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大力攻坚,通过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对检察权制约监督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

一是强化内部制约监督。修订检察官办案职权指导意见,制定司法办案标准化体系,横向建立各业务条线监督办案线索同步发现、双向移交、协同办理机制,纵向完善重大疑难案件提级办理、异地交办、靠案指导等机制,增强内部制约监督刚性。

二是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汇编下发最新制度规定209项,督促严格落实,先后约谈、函询、诫勉谈话296人,抓早抓小,让第一种形态成为常态;严格落实“三个规定”,对过问或干预、插手司法办案等事项“逢问必录”,填报4476件,真正将从严治检落到实处。

三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省检察院从2019年开始对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意见全部实现当日答复,2020年办结反馈议案、提案13件;省检察院首次实行每两月发布检察业务数据制度;全省举办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551次,邀请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开展监督3064次,公开案件信息14.4万件、法律文书7.5万份,公开率100%,法律监督外部环境不断优化。

四是做好业务绩效考评和质量评价工作。全面推开以“案-件比”为核心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总结推广泰安检察机关“办案强度、业务类型和个人贡献度”业绩评价模式,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检察官真正感受到了日子“不好过”、有压力。

澎湃新闻:在“案-件比”优化上,有何具体举措?

陈勇:山东检察机关刑事“案-件比”从2019年的1.7降至2020年的1.28,相当于少办程序性“案件”3.4万件。办案用时缩短、不必要的环节减少,努力实现司法投入更少、当事人感受更好的效果。

一是严格规范案件退延程序。“案-件比”中“两退三延”数量是影响“案-件比”的重要因素。山东检察机关探索建立“提前介入、退回补查、均衡结案”三位一体模式,有效降低“两退三延率”。出台《关于规范退回补充侦查和延长审查起诉期限的意见》,明确了退回补充侦查和延长审查起诉期限范围,减少不必要退回补充侦查和延长审查起诉期限。2020年,山东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件次同比下降57.2%,延长审查起诉期限件次同比下降77.4%。

二是深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法正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降低“案-件比”的有效措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减少被告人上诉、控制“案-件比”的有效措施。出台了《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刑事案件的实施细则(试行)》等规定12份,解决流程再造、证据标准、文书规范等问题。开展认罪认罚案件法律文书再造强化量刑建议说理试点工作,通过对案件事实、证据、情节以及“法理情”等充分地释法说理,增强量刑建议说理的精准性。2020年,山东检察机关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为91.3%,认罪认罚从宽量刑检察建议采纳率为99%。

三是落实司法责任制。认真落实检察官办案职权指导意见,注重与“案-件比”中涉及保护当事人人身、财产权利的诉讼环节进行有机结合。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退回补充侦查,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不捕/不诉复议复核”“撤回起诉”等办案事项由检察长(分管副检察长)决定,防止退回补充侦查和延长审查起诉期限的随意性。针对上述环节对检察官进行“控权”,有效减少了“案-件比”中诉讼环节,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是着力优化检务管理。积极发挥案件管理部门在优化“案-件比”中的职能作用,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规范化开展。持续加强对影响“案-件比”办案环节的流程监控和案件评查,把指标运用情况作为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专题,定期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将“案-件比”纳入省检察院对市级院业务工作评价和检察官业绩考评系统中,层层压实责任,不断提升办案质效和检察人员综合素能。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