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她们的生活里全是“新闻”,脑海里全是“报道”

2021-03-23 13: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问一个女记者,你为什么选择干新闻?她淡淡地说,初当记者,从未想过性别,在职业规划中也从未把性别作为一个因素,只是单纯的喜欢。

她们的生活里全是“新闻”,脑海里全是“报道”!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陈安庆(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

2021年1月22日17时许,一名男子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门口持刀致伤7人后,劫持1名人质。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当场击毙,事件致7人受伤,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人质劫持现场,一位女记者站了出来!

在事件的处置中,一名蓝衣女记者的勇敢表现,获得广泛称赞——在疑犯与警方对峙的过程中,该记者在距犯罪嫌疑人不足3米的地方与其交涉,安抚其情绪,为特警击毙犯罪嫌疑人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她是谁!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都市条形码》节目女记者!

当时距离嫌疑人3米的蓝衣女子,劫匪要求见记者,而且必须是女记者!只给10分钟时间。

刚领到记者证的女记者就上去了!

她不停与劫匪说话交流。

稳定了他的情绪!

控制了这个场面!

这位记者当时的勇敢,无疑是值得称赞的。一位刚刚拿到记者证的年轻女记者,在现场却一度被一些人认为是谈判专家,这或许是局外人对其能力的最好肯定。某种程度上,她的表现,和这个行业互致荣光。

小姐姐,好样的!

太勇敢了!

直到传来枪响,该女记者一直在前面和劫持者交涉。在那一刻,她就是真正的勇士,配得上所有的赞誉与致敬。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被几个瞬间定义的,再平凡的人,也会有不平凡的瞬间。

传统观念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依然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认知。

1897年康同薇成为中国第一位女记者,她也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不缠足的女性先锋。不缠足与女记者共同成为开启女性走出家门、进入社会新时代的标志。女记者一词,既承载着梦想,也浸透着艰辛。

当女性勇敢地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她们的每一次公开“亮相”,似乎都备受瞩目。 

她们,认真、吃苦、敏锐、细腻的女性视角,采写打动人心的作品!擅长感性思维,更具有人文关怀!具有天生的柔韧性,更能承受困难等优势!

她们,也有玫瑰铿锵的血性一面。在一些事件中,女记者显示出比起男性更加坚定的意志和超越常人的勇气!

一句话概括女记者特质,那就是“热爱新闻,文笔细腻,拼搏努力”。因为见的人和事太多,找问题是女记者的职业病,“嘴巴、笔杆子太犀利”!

——女记者采访时所独具的直觉、观察力和高度的敏感性,使她们,能够发现男记者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

——女记者的数量显著增加、性别比例不断攀升。

——女记者的职业魅力表现在姣好的外貌、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之上。

最近比较火的一个女记者经常刷屏网络,她就是甜到掉牙的央视最美女记者——王冰冰!

王冰冰是谁?她是扛得住央视无滤镜镜头的90后记者,一则普通的新闻报道,达到五百多万播放量,被网友称为「新晋国民情人」!

工作中,她经常是 5-10 分钟的长镜头解说,逻辑清晰,通俗易懂,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让网友直呼:明明可以靠颜值,非要靠才华 ,真是「宝藏女孩」!

——很多男士原本不想接受媒体采访,女记者一套近乎,被采访者可能就说了。

换成男记者,可能人家就不会说。有的时候为了采访到政府官员,女记者就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守在他们开会前后必经的通道,只要有机会就进行围堵采访,多数时候都能成功。似乎这种时候,女记者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

——做电视媒体的,男记者普遍不太愿意出镜。他们经常做调查、暗访类的新闻,不太方便出镜。

——女记者就比较愿意出镜,形象上也有优势。

——女记者在许多报道中都能脱颖而出。出自这些女记者的作品,不仅能够理性地呈现事实,也为冷冰冰的新闻加入了“人”的因素。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客观与关怀结合,可获得很好的报道效果。

—— 女记者性别的“亲和和细腻温和”,使她们在“软新闻”报道和写作中,极具优势和潜力。

但是女记者也有自己的苦处,她们经常去外地采访,也没有什么男女记者的分别,有了好的新闻线索,不管多远都要去。

但对一个女性来说,很多时候的确挺不方便。特别是去农村采访,住的环境比较差,厕所都是室外的。天黑的时候,害怕不安全,连厕所都不敢去,有时候就整夜憋着,到了第二天才敢去厕所。

许多女记者都要兼顾工作和家庭,长期高负荷运转使她们出现职业倦怠、身体“亚健康”等问题。

女神节前夕,年仅34岁!南通融媒体女记者猝死,生前还惦着给父母换套电梯房。她的同事回忆,今年年前腊月廿九过年祭祖,她提着灯笼,神情放空。表姐杨菁蓉拍拍吴薇的肩膀:“薇薇,你怎么了?”“让我休息一会儿。”可是仅仅就是这一会儿,她起身走了,“我回去了,还有两篇稿子呢。”

30多个部门,她进行“流水线式”采访,成稿速度最快的就是她。

“5年来,我在新闻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时间无序,收入不高,但接到采访任务那一刻,在键盘上敲下一字一句那一刻,依然期盼能尽所能做到最好。”这是吴薇在2018年第19个记者节写给自己的话。她的生活里全是“新闻”,脑海里全是“报道”,她点燃了她的文字之梦,实现了她的新闻理想。

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状态及不规律的生活环境中,女记者时刻“透支”着自己的健康。比如记者普遍会得这几种疾病:焦虑症、强迫症、颈椎病、腰椎病、鼠标手、胃溃疡、甚至肿瘤,癌症!

女记者因病去世,英年早逝,消息传来让同行们无不震惊唏嘘。说新闻从业人员平均寿命只有52岁,可最近猝死的同行多半是三十上下的人啊。

在职场竞争加剧、工作压力增加等情况的压迫下,许多女记者在过了“跑新闻”的年纪后都选择转入较为轻松、稳定的行业,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甚至有人质疑,女记者是不是和空姐一样也是一份青春饭?

这都是刻板印象,女记者哪有那么娇贵!女记者都是这么熬过来的,一头忙孩子,一头忙工作。

—— 记者,这份工作让普通上班族最羡慕的或许就是——不用朝九晚五打卡坐班,多自由啊!

—— 没错,记者这份工作虽然没有规定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但采访、写稿这两件事一忙活起来,弹性工作时间,就被无限拉伸。

—— 记者,过的是每天早上睁眼起、晚上入眠前,为“今天报什么选题”而苦恼的强迫症生活;记者,就是每天都在码字,一年365天写的字加起来过百万,依然焦虑于“今天写什么,明天写什么,后天写什么”。

在新闻现场,女记者往往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女性温婉、柔弱的印象,去掉矜持、餐风饮露。为了“抢占先机”,女记者并不会顾及自己的女性形象,爬到梯子上拍照、跪在地上写稿、与男性被采访者同吃同宿……就像闾丘露薇说的,“我首先是名记者,其次是名女记者”。

女记者本就具有敏感、感性的特点。在采编过程中特别是采访一些突发性事件时,要面对天灾人祸的惨烈现状,女记者身心产生应激反应。体力过度透支,也是造成女记者巨大心理压力。记者工作节奏很快,一些突发事件更让女记者不堪重负,长期快节奏、超负荷工作,会严重影响女记者的身心健康,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

记者这个职业需要随时随地待命,甭管刮风下雨,甭管酷暑严寒,只要接到新闻线索,就像军人接到了命令,拿起包就冲向新闻现场。也使得很多年轻女记者没时间谈恋爱,没有空闲照顾孩子。

带着一身的疲惫,往报社电视台赶。不要说按点下班回家做饭,写不完稿子基本上没人会去吃饭。为赶稿紧张起来有时连上厕所、喝水的时间都没有。遇上重大调查类报道,写稿到晚上九点十点钟后,才能吃上一口晚饭也很正常,写稿到深夜一两点,把宵夜当晚饭也是家常便饭。

更抓狂的是,赶上突发新闻,有线索得马上“走起”,半夜被叫起来的情况不少。保持24小时手机不关机,每天码字不厌倦!

选择记者这个职业,也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硝烟弥漫的战场,选择了一种彪悍人生。如果你希望在人生的旅程中收获一个更强大的自我。那么你就必须要勇敢地和那些更强的、水准更高的事物碰撞。

如果说人生本是一台戏,那记者就是始终坐在第一排的人。在采访过程中,女记者这个职业,能分享到被访者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促使自己快速成长。当自己的新闻作品面世后,得到读者认可,同时也得到社会的尊敬,那种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

接地气,说人话,说真话,不要总是给权贵和官员们,歌功颂德,报喜藏忧,写一篇稿子,尽量多想想读者的感受,多想想老百姓的感受,每个选题也都尽量从生活中切入,用大白话写接地气的真话实在话,说说老百姓心里话。

有一种遇见,不曾邀约,却心有灵犀;有一种目光,不远不近,却一直在守望;

有一种爱,不言相聚,却不离不弃;

有一种幸福,如影随形,细细欢愉;有一种归处,温暖自由,向善向上!

珍惜工作,珍惜家庭,珍惜自由,珍惜快乐,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有几句叮咛要说她们:

第一、不要让自己生病。

第二、使自己愉快。

第三、用脑子。最好养好成一种习惯。

第四、下吃苦的决心,喜欢自己喜欢的,选择自己选择的,坚持到底。

在这个没有固定模式表达爱意的日子,男士们也不要闲着,抢抓机遇,相时而动,便可轻松收获爱情。

可以做点啥呢?伴着温馨的旋律,送朵娇艳玫瑰,共享烛光晚餐。

调皮的调个情吧,证明你蛮有情商和情调。

不同时间的同一套路,也会让她们喜笑颜开,倾吐芳心。

这便是最浪漫的事!女性地位提高,就要从身边的男人抓起。

(传媒智库——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