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国政协委员饶克勤:建议建立健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制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党委副书记、秘书长饶克勤提交了题为《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的大会发言。
饶克勤指出,新冠肺炎流行导致212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群患病、200多万人死亡,不仅是百年罕见的公共卫生危机,更是人类生命安全,经济社会的重大灾难。过去5年,WHO证实的疫情超过1100件,新发传染病平均每年出现1种。病原微生物变异性增强,同类病毒表现出感染力、致死率、免疫力的巨大差异。这次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感染范围、防控难度都远远超过2003年SARS、2012年MERS。目前,国内疫情控制有目共睹,但全球仍在蔓延加重。
饶克勤指出,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的公共卫生防护网,这次新冠疫情阻击战充分展示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发展的效果。
不过,饶克勤在大会发言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应对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和不足,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我们清楚地看到:公共卫生发展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体系设置和工作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不同层级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相近、上下联动和防治结合还不紧密,职责定位有待优化;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预警不够,多点触发机制、分析研判能力不强;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融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裂痕仍然较大;公共卫生体系内激励机制还不健全,薪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定。过去十年全国CDC专业人员减少3.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为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提供了根本遵循。”饶克勤指出,结合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提出两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公共卫生的宏观治理。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
一是要全面加强党对公共卫生的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二是建立健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制度”,把公共卫生制度、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建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三是规范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职责功能,优化资源配置,把健康中国行动、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己任。
四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受益面及质量,保障全体国民公平享有适宜、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
五是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筹资和支付制度,推动全社会参与公共卫生。
(二)加快公共卫生的体系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是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的重要保障。
一是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CDC和专业防治机构是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的中坚骨干,是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中心、防火墙、灭火队和快速反应部队。要把公共卫生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涵,稳定投入机制,优化职能功能,加快人才培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二是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基层卫生机构是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的网底。这次北方地区出现局部新冠疫情暴发,揭示我们的网底还存在漏洞。要持续加强基层卫生组织建设,强化预防职责和能力,看住人、守好门,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
三是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救治体系是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的重要依托。要优化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和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公立医院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健全分级分层分流救治机制。强化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传统优势。
四是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早期监测预警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明显弱项,更是当务之急。要完善重大疫情监测、多点触发、多渠道预警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以及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
五是发挥科技在防控中的支撑作用。要加大投入完善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建设,补齐我国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短板。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新冠疫苗和新药的研制和使用,争取战略主动。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的科技支撑作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